第1055章 王鸿涛的“疫情”日记(2 / 2)

加入书签

显然,“封城”之后的江城,疫情之下的鄂省,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秦省与鄂省比邻而居、休戚与共。如今,站在一起,共渡难关,共盼春来。

所以,秦省就像哥兄长一样无私的照顾着生病都“兄弟”,袍泽之谊让江城、鄂省感动不已,王鸿涛更是被鄂省人视为“自己人”。

不管是江城,还是鄂省,在这次疫情中都表现非常不尽人意,上级多次点名通报、批评。临阵换将是大忌,但是鄂省和江城的主要领导必然要承担责任,这是公认的。所以,不知不觉从鄂省传出一个声音:请王鸿涛省长主政鄂省!

慢慢的,竟然变成了鄂省人民共同都心声、呼声!

无数鄂省网民在王鸿涛的斗音账号留言,就一句话:王省长,来鄂省吧,鄂省人民需要您!

这种声音逐渐蔓延到全国,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秦省都网民直接翻脸了:我们可以送人、送物资、送钱,但是你们不能做的这么绝,直接断我们的根基!秦省委书记虚位以待,就是给王鸿涛省长预留的,其它人来四千万三秦儿女不答应!

晋省人默默的来了句:永结秦晋之好,我们两省不分你我,王鸿涛省长,来晋省吧,这里更需要你!

浙省呼吁:来我们这吧,浙省的舞台更大,更能发挥王省长的才干!

桂省人、云省、甘省……太多的省份加入了“抢夺”王鸿涛的行列,这几年谁不知道秦省、长安大刀阔斧的改革,受益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这样的领导谁不想要?

忽然,豫省网民也来凑热闹:王省长,来豫省吧,带领真正的十三朝古都崛起!

于是“秦豫”骂战顿起,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引起其它省加入战火,一般人根本无法灭火。

王鸿涛看到了“纷争”,没有理会,是无需理会,有些事哪能说清楚,不能打击任何一省人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大灾面前尤需担当,大难面前更显担当。疫情前后,秦省终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关键时刻冲上去、危难关头豁出来,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称得上是全国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王鸿涛的作用和担当尤为明显,做出的贡献堪称伟大,不仅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更让上级领导侧目,加之群众都呼声。所以,关于王鸿涛进一步使用的没有任何分歧,或者不得不用,唯一有分歧的是用在哪!

陈家忠部长的态度是,王鸿涛已经主持秦省工作,直接转正最省事,群众基础好,工作可以说是无缝衔接,秦省各方面工作都会更上一层楼,经济发展必然会保持高速的增长。换一个人去,谁能把秦省全国前五的名次保持住?

陈部长态度鲜明的支持王鸿涛就地上位,同样给想去秦省的领导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毕竟经济这玩意,谁敢保证?秦省从十几、二十名,短短两年冲到了全国第一方阵,这岂是人干的?万一干砸了,还不得被秦省人民骂死?所以,但凡有选择,一般人是不会去秦省。

但是,另外一种声音支持者也不少,就是调离王鸿涛,明里暗里表露出来对“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的担忧。从政以来,王鸿涛从最基层开始,干到了省长,官声极佳,做了非常多的实事、好事,受到全省人民的拥戴,门生故旧几乎遍布所有的重要岗位,可谓是一言九鼎。虽然暂时没看到什么端倪,但是这样的环境非常不利于干部的成长,长此以往容易让王鸿涛刚愎自用、迷失自我。

本着对干部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对王鸿涛这样优秀都干部,培养要慎之又慎,否则出了差错我们损失不起!

两种声音都有很多支持者,导致领导们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所以,王鸿涛的使用暂时被搁置了,但是秦省也没有配人,继续由王鸿涛主持省委工作,党政一把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