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连扇自己几个耳光(2 / 2)

加入书签

可真正成为了军人,身上肩负的责任跟使命又不同了。

四人做过盘算,最终才决定来凤城。

身负军职,他们没有随意选择的权利,“凌局,我们服从组织安排。”

凌局没再多说,“很高兴你们能来,让我们建设更美好凤城。”

营地上千人,除了几十个火种计划员,还有小部分是其他基地的军人,绝大部分是普通幸存者。

跟有基地跟部队保护的幸存者不同,流浪在外组队的全是优胜劣汰,无论年龄,智商,或是体能等,他们都更具优势。

所以这帮人抵达凤城后,别看个个瘦成排骨精,却上演市政跟军部抢人的热闹戏码。

大建设时代,到处都缺人。

市政各部门齐出动,到招待所举行面试招聘专场。

军部不甘落后,再次举办征兵入伍。

短短两三天,上千人就被哄抢过半,剩下的那些也不愁没工作机会。

开荒扩土,种树育林,砖厂,煤厂,食品厂等等,再不济政府还能给你划块地。

只要气候稳定,手脚勤快,饿不死人了。

这里跟新大陆比,简直就是天堂跟地狱。

放松下来,很多幸存者反而精神恍惚,感觉一切都那么不真实,更像是濒死前的美好的梦境。

有激进的,连扇自己几个耳光。

疼得半边脸发肿,然后又哭又笑的。

反而是身负军职的郑伟丽等人,需要静等上面安排。

其实他们倒不慌,论功行赏不可能安排得太差,但能不能安排到自己想要的职位,那就不好说了。

四人没出去逛,反而将她迎进帐篷,“阿宁,火种箱带回来了吗?”

很多人都已经找到工作,挤帐篷的人少了,于是四个人分到一顶。

没有鬼哭狼嚎的风沙,没有经常手持武器出没的鹰酱,倒是睡了几天安稳觉,身体跟精神都好了很多。

“带回来了,在港口等开箱交接。”

想到半年的游击抗战史,四人不禁心生感慨,跨越重洋几千里,它终于回家了。

姜宁开口道,“箱子里全是太阳能发电装置,一旦安装利用起来,极大程度解决了电力的匮乏。”

万家灯火,有他们付出的血汗。

提到火种箱,郑伟丽叹息道,“当初为了保住它,还牺牲了几个人,他们再也没有回家的机会。”

不止他们,还有那些牺牲的火种计划员。

都没有自己幸运,起码等来了希望,成功抵达新家园。

“生死无常,牺牲的那些军人,你们可以往军部报,到时会刻在烈士纪念碑上的。”

话题太过沉重,姜宁连忙岔开,“你们来几天感觉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缺的?”

“没有,这里比我们想象中的好万倍。”

来了几天,哪怕没有刻意打听,四人就已经知道姜宁现在的身份。

首长的亲女儿,哪哪都是她的事绩。

讲真,他们到现在还是懵的,姜宁怎么就突然有了个大佬爹?

身份悬殊太大,而且分开太久,三人有些拘束,倒是陆雨没心没肺的样子,“宁,你真是首长的女儿?”

关于她的身份,张超陆雨还真不清楚。

他们住进新城别墅区时,宋雅玲母女早就已经离开。

哪怕后来在军方基地重逢,姜宁也没提过这茬。

一块长大的,姜宁没有隐瞒,“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