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章 大事初定(2 / 2)

加入书签

……

时间飞快,四月很快到来。暮春时节,京城已经一片繁花似锦,树木葱郁,生机勃勃的景象。几个月来,朝廷政局起码在几个月内趋于稳定的状态,所以京城百姓们的心境也安稳了下来。街市喧嚣热闹,一切正在向好。

李徽这段时间组织了几次宴饮,带着张彤云和阿珠在京城游玩了几日,算是弥补了新春没能春游的遗憾。三月底的时候,李徽去了一趟覆舟山探望葛元道长。道长的住处已经大变了模样,住处和储存各种原料的地方已经分开建造,并且为有毒的挥发性腐蚀性的各种物质单独在山壁上挖了洞穴储存。

一座单独的冶炼室已经建造完毕,接下来便是几座炉子的建造。

葛元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大为改观,收了两位百姓出身的小道童之后,身边有人侍奉。李徽供应的钱物又充足,每天有酒有肉,日子过的滋润的很。以前每天穿的破破烂烂,邋邋遢遢的样子,现在也穿着簇新的道袍,踩着布鞋,打扮的人五人六的。

唯一不变的是,这道长吃的好住的好,但却依旧瘦得跟猴子似的。酒肉仿佛只是穿肠而过,完全没有被吸收进去。李徽猜测,葛道长可能是长期痴迷于冶炼各种物质,其中有些是剧毒和有害之物,身体受了损伤所致。他可不希望葛元身体出什么问题,因为之后的许多事情还需要他来帮助自己。

火药虽然得到了配方,但火药可制作的东西多了去了,各有各的用途。

比如李徽希望未来能制作烟雾弹,闪光弹,信号弹等各种火药相关的物品,用于不同的用途和作战之中。所以,必须要根据各种制成品来调配火药的比例,增强或者减弱其威力,增加各种新的原料以便达到目的。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葛元来一一找到合适的比例的,这样的事只能让葛元来做。

从覆舟山回来之后,李徽更加感觉到需要找到一个赚钱的门路了。没有钱财的支撑,一切计划都是空想。但这赚钱的门路在哪里呢?李徽苦恼的是,即便到了现在,自己还不得不考虑赚钱的问题。

这一次,定要找到一个稳定的,财源滚滚的路子,以便解决未来财务上的窘迫境地,为自己增加实力的筹码。

四月初五午后,应谢道韫之约,李徽前往东园为她演示炒制绿茶。

清明前后,李徽命人出城在周边的茶山上买了一些茶芽亲自进行炒制。十几箩筐的嫩芽最终只炒制出来了不足半斤明前绿茶。

谢道韫回来之后,李徽送了一两新茶,谢道韫尝了之后便彻底的爱上了新茶的滋味。这之后不断的请求李徽再给她弄些清茶。

李徽从吴兴回来之后,谢道韫按照李徽所说的,命人京城周边的茶山上大肆收购采摘下来的茶叶,今日硬是叫李徽来为她演示如何炒制绿茶。

不过李徽看到她买来的茶叶的时候,忍不住笑出了声。她买的几乎全都是老的叶子,根本没法用。最后不得不发动众人一起挑挑拣拣了许久,才得了一堆嫩茶叶。

炒制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后世李徽的家乡便出产茶叶,父母和周边邻居个个都会炒茶,李徽耳濡目染便也学会了。在铁锅里,温热的火上,在李徽纤长的手指的搓揉和不断的翻动之下,茶叶被烘干脱水,卷曲成条。

目睹这过程的谢道韫和张彤云在旁连连赞叹。当茶叶炒制完成之后,便迫不及待的沏了一壶,品评起来。

绿茶当然很好喝,但和明前茶相差太远了,谢道韫也感觉到了这一点。李徽便跟她们科普清明前后的茶的不同,以及春茶秋茶的滋味的不同。

有那么一瞬间,李徽忽然心头念起,觉得要是自己做这茶叶生意似乎也是一条来钱的路。但很快李徽便笑自己愚蠢。大晋朝都喝煮茶,甚少有人喝清茶。更别说是这种炒制的绿茶了。要做这茶叶生意,首先还得培养大晋人的喝茶习惯,那可也太难了。

可不是人人都和谢道韫一样爱喝清茶的。谢道韫的号召力也无法影响到其他人的饮食口味。要说穿衣打扮的品味,用的什么扇子戴的什么饰品,这些是有人效仿的。吃喝方面,却很难引领潮流了。

就在三人说说笑笑的时候,谢玄匆匆前来,带来了一个令人惊愕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