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回 宋皇帝借古训韩绛 教天子…(2 / 2)

加入书签

仁宗也不阻拦,见他打累了,方才缓缓言道:

“光武帝刘秀与严光、昭烈帝刘备与诸葛亮,唐肃宗与李泌,

他们之间除有君臣之名,尚有兄弟之宜,师生之情。食同桌,寝同榻,本不稀奇。

你若日后学得满腹经纶,有本事让朕向你求教时,未尝不可效法古人行事。”

三公子捂着火辣辣的面庞,连连点头称是。

仁宗双手扶起他,语重心长道:

“我认得你,你是韩参知家的三公子韩绛吧。

你爹爹可是朕所倚重的宰辅重臣,据说他对你们兄弟要求异常严苛。

你二哥韩综于天圣八年中进士后,初入馆阁任职,你爹爹便写家信告诫他‘惟上感君恩,次答知己,外但服勤职业,一心公忠。’

如今你如此不思进取,许是物极必反使然。

今日你能自醒,也不枉我亲自教训一回。日后须做出些模样来,莫让朕枉费唇舌。”

仁宗的一番话,讲的振聋发聩。让在场的学生莫不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之路当如何前行。

韩绛更是发自肺腑地感激仁宗的一番教导,遂举起一只手,对天发誓道:

“小子今日有幸得官家棒喝,恰如久旱之逢甘霖。

至今往后,必收回狂野之心,努力钻研圣学,以不负官家信赖。”

言罢,望着仁宗平和的微笑,又小声补充一句:

“不敢欺瞒官家,我也仅是过过嘴瘾罢了,并未真的做过什么出格之事。”

说到这里,不免要插一句,韩绛后来果于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

又与皇佑二年(1050),侦破了真假太子案。此为后话。

仁宗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遂对大家言道:

“今日我与诸位一样,仅是一位学生,故无需拘束。且听邵雍先生宣讲胜道之学。”

此时邵雍的位置已被抬到天子之师的高度,几十双殷切的目光齐齐落在他的身上。

但见他此刻目光莹澈如水,朗声言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与至善即为天道,欲引天道入人道,需正心、诚意、修身、律己。

当诸位宛若明珠般璀璨时,方令周遭之人在汝德性之辉照耀下,弃旧因新,摒恶扬善。

能齐家,方可谈平天下。此便是我今日要将曾子之《大学》单独提出来宣讲之缘由所在。”

但见邵雍面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直讲得在座的众人心潮起伏。

人人皆在心中产生了不做圣人,枉活此生的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