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回 识真身道思现原形 追往事…(2 / 2)

加入书签

阴差阳错,被李德明暗中派来的高手正月金所救。便带着我娘远赴西夏,到了那里,我娘才发现已怀了宋四公的骨肉。

不得已,这才嫁与了正月金。这些年义父对我恩重如山,不是亲生,胜是亲生。

前年,我二人奉吾祖(李元昊)的建议,便潜来上天竺寺寻找道清。”

道思说到这里,却被柳永打断了。

“想那李元昊远在万里之遥,他又是如何晓得上天竺寺有这么一位道清和尚的?”

“起因便是吾祖欲修建一座寺庙,为登基做准备。苦于无有镇寺之宝及高僧住持,便与谋士张元商议。

因张元与姚嗣宗素来要好,自然知道被他救下的那个孩子也即道清师父,便在上天竺寺出家。

因此,便修书一封,让我父子二人拿着姚嗣宗曾经送他的那块玉佩来了此地。

为防止道清中途变卦,我便暗中物色了一个与我身形一般无二的道思,并杀了他。”

闻到此处,众人方才明白,从始至终,这都是张元布下的一个惊天阴谋。

弘基大师此时也才醒悟过来,自己这是完全被人利用了。顿时怒火中烧,问道:

“如此说来,去岁那起盗宝案也是尔等预先设计好的,目的就是为了怂恿贫僧,说服辩才师兄重修观音殿,你说是也不是?”

道思毫无掩饰地点了点头。

柳永一直静静地闻他们将话说完,又问道:

“据本官所知,观音殿与头几月便已修葺一新,你等为何那时不动手,偏偏要拖延至今时今日?便不怕期间露出马脚么?”

“张元大人早有安排,言说正好借着宋夏关系紧张之际,吾祖若上书请求朝觐五台山,宋皇帝自然应允。

届时再转道来这里,他也不会反对。如此,大可堂而皇之地接我等一同回去。

未料想大人居然在此时进驻寺庙,打了我等一个措手不及,逼得我等只好演了一出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你指的可是那六具被烧焦的尸体么?他们又是什么人?”

邵雍冷不防问道。

此时的道思心理防线已然全面崩溃,在他的认知里,大宋官员大多贪图享乐,拿着高额的俸禄不作为。

未料想一位小小的七品县令居然如此勤勉睿智,身边还有三个得力助手。

想到此处,不由长叹一声道:

“自打辩才大师笃定‘舍利木观音’会重新出现在观音殿时,我等便知道事情怕是已经败露了。

而你们之所以迟迟未对使团动手,完全有赖于宋皇帝那张手诏。因此,当即采取行动,打从附近挖出六具刚刚下葬的尸首。

又在辩才大师的茶水里下了迷药,后面的事,想必不用多说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