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压价(1 / 2)

加入书签

赵新宇得意的哼一声,  “你就欠我的。我可是帮了你大忙。”

        “你嫂子没给你做葱油饼,没给你炸馒头片?”张跃民问。

        赵新宇:“那是嫂子谢我,又不是你。”

        “行,  我没有。现在?”张跃民问。

        赵新宇早饿了,  只是当着老两口的面,不好意思:“爷爷奶奶一起?”

        张奶奶喜欢孩子,  俩人闹着玩,张奶奶瞧着挺高兴,笑呵呵道:“我们就不去了。你们年轻人去吧。”

        “走吧。”张跃民忽然想到他爷爷奶奶还没吃过烤鸭,“听说烤鸭挺大,  还有面饼,  我们吃不完打包回来就变味了。”

        赵新宇:“对!我开车来的,一块去。嫂子呢?”往四周看去。

        “她中午不回来。”张跃民说。

        赵新宇可惜:“晚上一起吃火锅好了。”

        “早上买的菜咋办?”张奶奶担忧。

        张跃民把肉放冷冻,  “蔬菜明天吃。走了,  走了,  再不去就没了。”

        张奶奶问老伴儿:“真去啊?”

        “也不是吃不起。”张爷爷起身道,  “这顿我请!”

        赵新宇慌忙摇头:“不用,  不用。”

        “不用跟他客气。”张跃民瞥一眼他爷爷,  “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买,日常用品衣服鞋袜你嫂子买。他俩一年花不了十块钱。有钱!”

        张奶奶笑了:“对,  有钱。”

        “不好吧?”赵新宇嚷嚷着张跃民请客,  是跟他没大没小惯了。让两位老人出钱,  这事被他爸妈知道,两口子能给他来个男女混合打。

        张奶奶撑着拐杖起来,“走吧。”

        “我开。”张跃民道。

        赵新宇难得有机会开他爸的车出来,先一步跳上车。

        张跃民无语,到门口瞧着前后胡同全是人,  很是奇怪,怎么比好运登上报纸那天人还多。

        老两口出来看到这么多人也奇怪。然而没容老两口发问,邻居就指着赵新宇说:“这个小伙子,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张爷爷想笑:“你没见过就怪了。跃民的师弟。”

        “怪不得。”邻居恍然大悟:“早几天跃民家包饺子,过来吃饺子的是你吧?”

        赵新宇:“是我。咋了?”

        邻居起先没看到赵新宇,听人说有军官来找张跃民,也以为张跃民犯了什么事。可是张跃民一个学生,能犯什么事啊。

        邻居奇怪,跟大伙儿在外面等着。现在知道大伙儿误会了,放心下来也有心情问别的:“你这个车是真的吗?”

        “车还有假?”赵新宇好笑。

        张跃民听出来了:“真的。不过是部队领导的车。他爸今儿休息,开他爸的。”

        “你爸是当兵的?”建国以来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感官一直很好。听闻这话都不约而同地围上来。

        赵新宇点头,想到来之前他爸说的话:“我只是借用一下,用多少油让我师兄给他加多少。”

        张跃民想生气又想笑:“这是你爸的车!”

        “谁让我现在还是学生。”赵新宇特光棍,“婶子,让一下,师兄带我们去吃好的。”

        邻居推到墙边:“吃啥好的?”

        “烤鸭。”赵新宇道。

        邻居羡慕:“你可得多吃点,他们家好运现在特有钱。”

        “您可别胡说了。”张跃民赶忙说:“那个食品厂又不是她自个的。她也就赚个工资加年底分红。办厂的本钱还没赚回来,今年分的钱也是我们以前找人借的。”

        有人问:“你还要找人借钱?你以前干倒爷赚的钱呢?”

        先前张跃民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周围人瞧他年轻,以为他用父母的钱。后来知道他无父无母,都好奇他哪来那么多钱。

        张爷爷和张奶奶不知道十八万,更不知道六十万,就说他干倒爷赚的。

        张跃民:“那钱都用来弄房子了。北边那个厂几乎是找段总借的。”

        这边的人也认识段老三,问道:“那个倒腾电脑的?”

        张跃民点头。

        段老三第一次出现在张家就是开着老贵的桑塔纳,戴着大金链子,咯吱窝夹个包,手里拿着大哥大。大金链子可以说是假的,大哥大和车千真万确。

        大伙儿都当他土豪。

        有人禁不住说:“那个段总,有钱!”

        “有钱!”张跃民点头附和,示意赵新宇赶紧走,否则能跟他唠到天黑。然而张跃民走了,这些人也没说谁回谁家,谁找谁妈。

        张跃民西边的邻居就忍不住对张跃民东边的邻居说:“你说他一个小年轻,怎么这么多朋友?还个顶个的有钱。”

        东边的邻居说:“过两年你会发现,小年轻的朋友个顶个有本事,随便一个都是行业大拿。”

        “说笑呢?”西边邻居乐了。

        东边邻居道:“他可是帝都大学的学生。咱们这边毕业的没毕业的,满打满算才几个?”

        西边邻居掐指算,近十年也屈指可数。

        东边邻居道:“人家的好日子刚开始,《青年报》算什么,说不定哪天就能上《新闻联播》。”

        大伙儿想象一下,正在家看电视,突然看到自家邻居,顿时惊的无法想象。

        张跃民没告诉赵新宇,也是觉得《青年报》不值得大张旗鼓昭告天下。然而除了他和梁好运,其他人都不这么认为。

        张跃民东边的邻居嘴上这样说,闺女从学校回来,依然忍不住跟闺女显摆,他们家邻居上报了。

        好运公司的十个跟梁好运一起登上报纸的员工,更是让梁好运买二十份,她们带家去。

        梁好运纳闷,“你们要那么多报纸干什么?”

        “二十份不够。”张桂花嚷嚷,“厂长,最少一百份。”

        梁好运没好气地问:“糊墙?”

        “收藏!”张桂花忙说。

        梁好运拧着眉头问:“收什么?”

        “收藏啊。”

        梁好运:“你又没上报,你收藏什么?”

        “我姑在报上。”张桂花说着就找她姑,“姑,你跟厂长说,你是不是想要两份,一份收藏,一份给你们村的人看?”

        车间最初选人跟梁好运一起照相,选中了张桂花。

        张桂花觉得她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反正也没人知道她哪来的自信。于是把这个机会让给在食堂做饭的姑。张桂花的姑不如她泼辣,虽然手脚麻利,但老实巴交。

        很早以前这姑就要跟人一起来市里打工,家里从老人到小孩都不放心,端的怕她被人骗了。这个厂厂长不是梁好运,家里人也不敢让她来。

        老实的女人被张桂花点出来,羞的脸通红都要哭了。

        梁好运也是吃软不吃硬,道:“五十份。跟我一起上报的一人两份,其他人你们猜拳头也好,点兵点将也好,随便你们怎么分。我现在就去买。”

        “不少钱吧?”有人问。

        厂里没有订《青年报》,家里也没订,梁好运也不知道价几何:“可能得十块钱。”

        十块钱对工人来说是大钱,好几天工资,对梁好运来说是小钱。

        张桂花催她:“你快去,我们五点得回家。”

        梁好运:“回家?不把车间收拾干净,谁也别想回去!”瞪她一眼就去开车。

        而梁好运一走,其他人就忍不住数落张桂花,“你咋跟厂长说话?没点礼貌。”

        “厂长又没生气。”张桂花不以为意,“只要我把活干好,甭说报纸,我想吃烤鸭,她也给我买。”

        众人嗤笑一声。

        “一个烤鸭能一箱方便面,咱们得做多少才能赚一箱?想得倒美!”

        张桂花想到传说中的烤鸭的价格,是不便宜,讷讷道:“那我,回头让她给我买冰棒。”

        “你想的真美。咱们厂连个冰箱也没有,买了放哪儿?专门开车去市里给你买一个?还不够油钱。你可别穷烧了。”

        张桂花道:“那我也得跟她建议建议,夏天要来了,这么多人,没个冰棒可不行。”

        众人只当她想一出是一出。然而梁好运回来,张桂花当真向她建议弄个冰箱,就放食堂里,按批发价卖给她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