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团伙作案(1 / 2)

加入书签

六人当即愣住。

        刘向东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能听懂,  合成一句话却很难理解。

        “没听懂?”刘向东急急地问。

        张跃民的眉头微蹙:“我如果没记错,车上有警察吧?”

        “什么警察?”段老三下意识问。

        张跃民解释说:“帝都发往俄国的班车上有警察,好像还配枪,  谁那么大但敢在车上抢/劫?”

        段老三一时没听懂也是他清楚地记得国际班列上有警察。

        刘向东点头:“对,  咱们这段是有警察,但到了边境线,  咱们的警察就得下车。那些土匪就趁着咱们的警察在车上这段时间,跟车上的人套近乎,弄清谁带了多少货,有多少钱。警察一下车,  他们就开抢。”

        张跃民的师弟忙问:“俄国警察呢?”

        “毛子那边没配警察。”段老三接道。

        四个小年轻吓得目瞪口呆。

        张跃民愣了愣,  反应过来跳上车。

        “你干嘛?”刘向东忙问。

        张跃民:“报警!还能干嘛?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对啊,  我要是没记错,  那辆车此时还没到终点站,  更别说回来,  谁告诉你的?”段老三很是好奇。

        刘向东:“我一个朋友,  火车刚进蒙古他就被抢了。他怕那些人杀人灭口,  吓得趁天黑跑下车,借当地人的电话给家里打电话,  他家人告诉我的,  问我咋办。我一年多没去过,  签证过期了,我哪知道咋办。跃民,这事咋办?”

        “还能咋办?”张跃民想也没想,“先去报警,然后要求毛子那边在车站等着。”

        段老三摇头:“他们没那么傻。车速不快,  他们完全可以在车到站前半小时跳车。”

        张跃民:“那也得报警。万一有几个猖狂的就坐到站呢?”

        “对!”刘向东点头,“车站人多还乱,他们往人堆里一钻就能躲过去,根本不带怕的。”

        张跃民:“那还等什么?走了!”

        段老三坐上车,看到四人跟上来:“你们看店!这事就当不知道。”

        “对对。”刘向东赞同,“都是咱们这边的地痞流氓,不能让他们知道你们知道。咳,跃民,我还没说完,你开慢——”

        张跃民打断他的话:“你闭嘴吧。耽误一分钟可能就是一条人命。”

        刘向东倏然住嘴。

        张跃民直接开去市公安局。

        火车上有小偷,警察都知道。可是在国际班列上动手,这么大的事,超乎公安人员想象。何况那班火车此时还在路上。

        张跃民一把抓过刘向东和段老三,往公安跟前一推:“这个是向东服装批发市场的刘向东。这个是龙腾电脑的段海军。一个身价一百万,一个身价两百万,吃饱了撑的拿你们开刷?”

        公安的脸色变了变,有些难堪。

        段老三笑呵呵打圆场:“没,没那么厉害,顶多也就一百五十万。”

        “闭嘴!”张跃民瞪他一眼,看着公安:“你们领导呢?你们不管,我现在就去公/安/厅!”反正离的也不远,开车几分钟就到。

        其他公安连忙拦住,“我们回头就核实——”

        “回头?”张跃民皱眉。

        公安赶忙说:“现在,现在,可是车在半道上,俄国不知道,蒙古也不清楚,我们找谁核实啊?”

        “这是你们的事。我们只管报案。”张跃民道。

        公安同志噎了一下,心说,那你还威胁我们去厅里。

        张跃民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公安同志被他盯得头皮发麻,立即去找领导,联系外交/部门,请他们赶紧联系俄国方面。

        报案的人是三个地痞无赖,不论哪个部门都懒得搭理。然而,两个百万富翁,外交那边觉得不太可能,还是慎重对待此事。

        市公安的领导看着张跃民:“同志,能做的我们都做了,你看是不是……?”就别去厅里了。

        张跃民不满意:“我要是你们现在就调动全市警力,排查所有犯过事的地痞无赖二流子,然后去他们家和车站蹲守。”

        市公安的领导眉头紧锁,这小青年怎么有点蹬鼻子上脸啊。

        “同志,我们——”

        张跃民:“我言尽于此。”转身就走,想起什么,脚步一顿,回身道:“提醒你们一句,不论人民报社还是青年报社都有我朋友。”说完,一手拽着一个,大摇大摆走出市公安局。

        公安局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室内安静的令人窒息。

        有人受不了,就问:“那小子什么来头?这里是公安局,又不是他们家后院。”

        有人接道:“左手一个一百万富翁,右手一个两百万,他没个五百万,俩人能由着他跟拽孩子似的被他推来拽去。”

        “可是,可是不像啊。我看了一下他开的车。破的顶多三万块。现在的富翁都这么低调?”

        市公安局领导干咳一声:“现在不是讨论他的时候。”

        “真把所有人都派出去摸查?万一只是一两个小偷?”有人小声问。

        市公安局领导道:“人家是实名报案,不查也得查。”

        “可是这个笔录上,他们没签字……”记笔录的公安小声说。

        “什么?”众人齐声问。

        小公安期期艾艾地说:“他们走了,你们也没阻止,我,我以为不用签……”

        几个领导顿时气个仰倒。

        有人道:“那就不管他!”

        “万一真像他说的那么严重,团伙作案,烧杀抢掠,回头他跟记者一说……”说话的人看着领导们,他们这些小鱼小虾没关系,领导们背个党内处分之类的,这辈子可就到头了。

        领导忍不住骂:“那小子从哪儿蹦出来的?!给我查!我看是哪家太子爷!”

        “现在查?”说话的人看一眼没有签字的笔录。

        领导的眼睛发晕,咬着牙道:“以后!现在立即通知全市派出所所长速来开会!”

        会上市公安局的领导没法说他们接到一个报警,且没签字的报案。只能说最近帝都治安非常乱,上面很恼火。

        十年前帝都很乱,严打一次安分了几年,这几年又开始了。光天化日,单身女子都不敢招摇过市。除非身上没有任何首饰,也没带钱包。否则多半会被抢去。天黑下来,单身女子再出来,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市局领导的这个理由,没人任何人怀疑。

        散了会,全市民警先查有案底的人员。

        市领导并不希望张跃民说的是真的,开会时特意强调,五点前上报排查结果。

        帝都很大,一个辖区的结果递到市局并不能看出不对。所有人递上来,市公安局的同志立即发现不对,在各辖区挂的上号的二流子,甚至留有案底的人员都不在帝都。

        公安局的同志不由地想起张跃民提到的四个字——团伙作案!

        公安干警立即报告领导。

        市局领导看到这个结果意识到事情不同寻常,立即联系铁路警察。又担心嫌疑人不坐通往帝都的列车,而改别的,比如从东北,从西北入境,又跟那边的警方联系。随后派民警潜伏在可疑分子家附近。他们要躲出去,不可能不跟家人联系。

        按照时间,列车明天抵达终点站。今晚跟家人联系的可能性不大。然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他们进入俄国就下车,不到莫斯科,可能此时已经在回国的列车上。

        各地区民警立即行动。

        晚上,可疑分子的家人没有任何异常,公安干警也没得闲。抓到许多小偷小摸不说,还抓到几个拦路抢劫,甚至强/奸未遂的人。

        天蒙蒙亮,各地派出所皆有收获。

        上报至市局,市局领导不敢信,帝都的治安如此之乱。

        市局领导也一夜没合眼。清晨,没收到消息就是好消息,都回办公室补眠。

        一觉醒来市局领导觉得虚惊一场,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市局领导惊了一下,意识到大惊小怪,摇头笑了笑,接到电话笑不出来。

        火车抵达终点站,终点站有警察,车上的乘客立即报警,寻求俄方的帮助。

        俄方此前已收到询问,不过并未重视,因为他们并没有收到铁路工作人员的报告。现在成千上百人找他们,俄方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立即上报。

        上面立即联系外交人员。外交人员自是第一时间打到最先收到消息的市局。

        市局领导挂上电话久久不能回神,看着桌子上的大檐帽,脸色极为复杂。不过也只是片刻,他们就布置抓捕行动。

        十天后,但凡回帝都的涉案人员全部抓获。

        这个数字报到上面,上面都不敢相信,如此迅速。

        实则那些人在明,公安干警在暗,猫捉老鼠,一抓一个准。

        六月十四日周一清晨,市局附近的市民就看到非常异常且少见的一幕。很多人拿着锦旗,一个挨着一个走进市局。

        第二天这奇怪的一幕登上帝都日报。

        张跃民懒得看帝都日报,张爷爷爱看,梁好运就给他订一份。张爷爷拿到报纸就同张跃民和梁好运吆喝:“快来,快来,早几天上《新闻联播》的那个‘列车大劫案’侦破了!”

        “怎么可能?”梁好运不信,“听说主犯就有六七十个,加上跑腿放哨的上百人。”

        张爷爷拿着报纸去厨房:“真的。你看,受害人都给市局送锦旗了。”

        梁好运勾头看去:“抓了一部分吧。否则公安局肯定会通报。”

        市局也想,而他们还是太天真。

        张跃民同他们强调团伙作案,市局也从外交部门确定这一消息,起初以为顶多五十人。岂料越抓越多,市局拘留所根本塞不下,只能放分局。饶是如此还有躲在境外没回来的漏网之鱼。

        市局要派人过去,还要提审,人手不够,离结案早着呢,哪能对外通报。

        张爷爷想想那多人,全市公安干警不眠不休,也不可能这么快结案,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指着报纸上的锦旗。

        张跃民道:“您老没发现?最近到处便衣。”

        “咱们这边也有?”张爷爷震惊。

        张跃民想笑:“你这边特殊咋地?”

        “咱们这边住的不是老师就是学生,要么是工人,怎么还有?”张爷爷还是不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