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良心企业(1 / 2)

加入书签

张跃民点头:“我媳妇儿无所不能,  我相信你可以!”

        梁好运拧住他的脸。

        张跃民痛的龇牙咧嘴,依然不低头。

        梁好运累得手疼,“条件!”

        “半个月。”张跃民道。

        梁好运坐起来:“是不是想离婚?”

        张跃民脸色微变,  不敢歪缠,  “媳妇儿  ,你是男人,  一走半年我也不担心。上面要是严打,我也不担心。问题是现在流氓团伙猖獗。我前几天有事去公安局,听说一个回家探亲的军人,被他们那儿的流氓活活打死——”

        “胡说什么!”梁好运瞪他。

        张跃民就知道她不信,  半真半假道:“这事都在公安系统传开了。”这点倒是真的,  否则张跃民也不敢说,“南方多高山,  人家把你弄起来,  往哪个山头上一扔,  我上哪儿找你去。”

        梁好运打量着他,  “真的?”

        “我敢拿你发誓!”张跃民举起手来。

        梁好运不得不信,  “那怎么办?明年说不定比今年还猖狂。”

        这点张跃民无法回答。

        梁好运:“我们都带上刀呢?”

        “非去不可?”张跃民问。

        梁好运摇头:“今年不去明年去。早晚得去一趟。”

        “那还是非去不可啊。”张跃民想了想,  “去村里找些人,让他们跟你们一起?只是你们几个,  我不放心。”

        梁好运:“保栓他们六个,  我再带四个,  加上我十一个还不够?”

        “忘了‘列车大劫案’?”张跃民问。

        那次一共有两个团伙,加起来上百口子。

        梁好运被他说的很不安。

        张跃民道:“费用你包。我记得你之前说,没人懂模具。挑两个机灵的,让他们在那边学模具,跟他们签合同,  回来就去你公司上班。”

        “这个办法可以啊。”梁好运想想,“我找人问过,瓶子简单,三个月能打产品。瓶盖麻烦,单单雕刻、螺纹就得弄很久。”梁好运前世那个年代快,二十天能出货,这个年代的加工工艺,梁好运算过,得小半年。小半年足够一个学徒工出师。

        梁好运:“那就这么办。过了春节就去。”

        “不是年前去?”张跃民惊讶。

        梁好运道:“年前过去的话,我们回来,他们肯定也要回来。年后过去,签了合同,给了预付款,模具厂也能好好的教咱们的人。”

        张跃民想想,是这个理,“睡觉!”不待她开口,拉灭电灯。

        梁好运不去也不得闲,她翌日到厂里就把做八宝粥的水换成山泉水,然后又去印刷厂订一些礼盒,做成过年送礼的精品。价格自然也涨了一点。不过,在第一批山泉水做的八宝粥出货前,梁好运特意请一些美食家品尝。

        八宝粥的加工流程一样,里面所用的食材也一样。两者确实有些许不同,偏偏又吃不出来。

        美食家们纳了闷了,就问梁好运是不是有什么秘方。

        梁好运早就准备好两杯水,给每人倒一点,让他们尝尝有何区别。

        帝都山不少,有个美食家早晨锻炼,都会顺便接一些山泉水煮茶。山泉水入口,那位美食家就喝出来,不敢相信:“这个八宝粥是用山泉水煮的?”

        梁好运点头:“从淘米洗杂粮,一直到出炉,全部用山泉水。”

        “这边山上的水?”有人问出口,没等梁好运回答,自顾自说:“你们这个山不像有山泉水的样子啊。有一年我上去过,里面没水。”

        很多山里都有湖,深十几米,依然清澈见底。这座山上除了树就是荒草,整座山都看不到一汪水,所以县里想开发旅游资源都没法搞。

        梁好运:“我们食堂后面有个泉眼。不过很少,所以只能用来做成礼盒装。”

        众人懂了。

        这时候的美食家都是真正的老饕,体面人。梁好运最初跟他们约时间的时候,承诺车接车送,后又提出劳务费,这些人都觉得被侮辱了。

        梁好运就借段老三的车,她和厂里的司机一起把人接过来。现在他们这些人尝过,山泉水和井水煮的粥不一样,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梁好运给每人四箱山泉水煮的礼盒装八宝粥。

        众人以为梁好运这么做是希望他们出一篇美食评论打广告。然而直到家门口,梁好运也没讲。特别要面子,不好意思收礼的就问梁好运,是不是忘了什么。

        梁好运被问住。

        美食家主动提出写美食评论。梁好运哑然失笑,随之拒绝。并非她清高,而是不需要。

        礼盒装不多,她完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梁好运据实已告。收到礼物的美食家心下大安同时佩服梁好运办良心企业。

        八宝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便宜,四箱礼盒装的八宝粥对一个中产家庭而言也不便宜。

        美食家们弄这些八宝粥回去就被家人唠叨,死贵死贵的东西,买一箱留着春节走亲戚就行了,弄这么多做什么。

        美食家一说梁厂长送的。家人不唠叨,转而问梁厂长怎么那么好。

        面对家里人,美食家自是实话实说,这个八宝粥好啊,全是山泉水煮的。

        这话无人相信,拆开尝尝,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

        梁好运的好运八宝粥作为先行者打开帝都市场,自然有人跟风。因为早年当倒爷的多,像段老三一样赚了不少钱的也不少。

        自打“列车大劫案”一出,大大小小的倒爷都不敢再往俄国去。这些人手里的钱怎么办?办厂呗。短短两年,帝都出现了不少方便面和八宝粥厂。

        美食家们让家人去小卖部买一瓶别的牌子的八宝粥。

        梁好运真材实料,而今用的水也好,做的又干净,味道自然非常不错。

        有了对比,会过日子的主妇也不得不承认,好运牌八宝粥贵有贵的道理。

        最有钱有权的那波人,春节送礼送什么?送茅台。中产春节送礼送什么,自然是送“好运。”

        梁好运的山泉水八宝粥面对的消费群体就是美食家这类中产家庭。现在离春节还有二十多天,足够这些人口口相传。

        梁好运又在报纸上登几天广告才把礼盒装八宝粥送往各大百货公司。

        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个小孩儿。人家有啥他们也得有啥。

        梁好运担心家里两位老人看到人家买八宝粥,也跟风买。于是从百货公司弄四箱。两箱留张奶奶回娘家上坟,给娘家人带去,两箱拆开,留着他们招呼前来拜年的亲戚。

        年初二,张跃民开车把张奶奶送去娘家。年初五,周日,都放假在家,舅爷一家坐公交车回拜年。

        舅爷一家进门,大姑奶奶一家来了,紧随其后的是张跃华和张悦芳两家。

        人多热闹,张爷爷张奶奶特开心,老两口一个端着花生瓜子,一个端着糖果盘,招呼亲戚。

        一众人相互打了招呼,张爷爷就拿起他一早放在桌上的八宝粥跟舅爷显摆,“喝不喝?沙发后面有个炉子,炉子上有热水,我给你烫两瓶。”

        “不不不。”张奶奶拿去娘家的,舅爷都没舍得拆,留小辈走亲戚。因为舅爷听说八宝粥很贵,赶上牛奶的价格了,“过会儿就吃饭了。”

        张爷爷继续显摆:“我跟你说,这是用泉水做的。好运为了春节特意做的。过了春节就没了。”

        张悦芳闻言转向她爷爷,很想说商家的噱头你也信。话没说出来,张奶奶跟着说:“特好喝。好运每天都会从厂里弄几桶山泉水,留我们烧水做饭。”

        张悦芳赶忙把话咽回去。

        张跃华问:“好运那边还有山泉水?”

        “好运其实一开始也不知道。”张奶奶道:“就是突然有一天,山上冒水了。最先发现的还是食堂做饭的人。”

        张爷爷直接说:“我给你们烫几瓶,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梁好运是女主人,家里来这么多客人,自然是她准备午饭。张跃民不可能让梁好运一个人忙活,就帮她一起弄。

        张跃民来堂屋拿赵新宇早两天送来的干木耳和干银耳,进来正好听到这句:“爷爷,他们喝什么都一样。”

        “不一样!”张爷爷其实也没喝出这个八宝粥跟他以前喝的有什么不同。但是梁好运说了,美食家说不同,那就不同。

        张跃民:“您倒是说说,有何不同。”

        “好运的这个好喝。”张爷爷道。

        张悦芳忍不住吐槽:“您这不等于没说吗。”

        舅爷的小儿子忍不住说:“这个确实好喝。”

        张悦芳想问,你喝了?忽然想到他就在食品厂上班。

        “你老板做的东西,你肯定说好。再说了,你也不敢说不好。”张悦芳道。

        舅爷的儿子尴尬了。

        张跃民:“你去街角小卖部买两瓶比这个稍稍便宜点的,她就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了。”

        舅爷的儿子当即起身。

        张奶奶反倒想起一件事,只顾招呼亲戚吃东西,忘了给小辈压岁钱。

        亲戚来的多,孩子也多。张奶奶准备了一沓红包,每个里面都装两块钱。小孩子有,大孩子里面不上学的都没有。

        手快的小孩把钱掏出来,长辈们一看是两块,就觉得太多了,给一毛两毛是个意思就行了。

        张跃民接道:“正好,拿去买八宝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