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参观(1 / 2)

加入书签

梁好运再想想也不大可能。

        如果是考察团,  门卫不认识他们,肯定认识陪同考察团的副市长和县里的书记。两人可没少往她公司跑。

        “先过去看看。”

        梁好运公司的保安都是退伍军人,不论是当了三年的义务兵,  还是在部队呆了七八年的,  拳头都重。普通人跟他们推搡起来只有被打的份儿。

        梁好运很担心起了冲突,就让小蒋和小杨带着俩孩子留在车里。

        车停下,  众人朝梁好运看过来。

        梁好运推开车门就仔细看看,果然没有市里和县里的领导。

        “请问你们……?”梁好运面露疑惑。

        门卫挤出来:“厂长,厂长,他们非说自己是考察团的。别听他们胡说。考察团来咱们公司干啥?秘方又不能告诉外人。”

        梁好运吃惊:“你们真是考察团?”

        十来个四十来岁相貌差别很大,  衣着相差无几,  都穿着中山装的人同时苦笑——梁好运能把公司干大果然不是没道理的,门卫都跟在国/安进修过似的。

        梁好运摇头:“不对啊。你们省秘书办告诉我有江北县的书记和县长。他们没来?就算没他们,  我们平安县的书记呢?”

        门卫忙问:“真是考察团?”

        梁好运摇摇头示意他别慌,  容她问清楚再说。

        门卫退到梁好运身后,  那架势仿佛为她掠阵一样。

        保安本打算打开大门,  听闻此话也从大门口移到梁好运这边。

        门口这些人来的路上一致认为帝都跟他们县情况很不同,  没有考察的必要。帝都市随便露一点也能养活一个县。

        看到梁好运的食品公司,  这部分人决定先到食品厂,学习办厂的经验要紧。

        梁好运的车通常停在门外,  或门卫室对面,  从外面能看到。平安县的书记认识她的车,  告诉考察团她还没来,一些脚踏实地的人就想去基层看看。于是一个考察团就分成两路。

        梁好运看着这些陌生人,希望他们能解释解释。

        离梁好运最近的人赶忙说:“江北县的书记和县长要去养殖户家里看看,让我们在这里等他们。”

        梁好运越发奇怪:“你们怎么不去?”

        “是这样,从去年我们就听说过您这个公司,  一直很好奇。”

        梁好运总觉得他们没说实话,不过只是看加工流程,他们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你们先进去。”梁好运示意保安开门。

        门卫扯一下梁好运的衣袖,小声问:“真是考察团?”

        “应该是吧。我打电话问问书记。”梁好运一边拿出手机一边朝车走去,打开车门,小蒋和小杨抱着俩孩子出来,电话也接通了。

        书记接通就让梁好运等一下。

        片刻,乱糟糟的那端安静下来,梁好运估计他找个僻静的地方,结果那端的人也变了。变成以前的书记,现在副市长。

        梁好运越发觉得这事透着古怪。

        没让梁好运等太久,那边给出答案,这波人对养殖种植浑然不感兴趣。

        梁好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果然地方也跟人一样,有的人因病致穷,有的人因为先天不足致穷,有的人穷只因为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

        电话那端让梁好运先带他们看一圈,然后同他们汇合,梁好运就端起职业微笑,同他们介绍每个车间的情况。

        在参观团询问一个车间需要多少钱的时候。梁好运没有说以前物价低,以前的钱建两处车间,如今只能建一处。直接按照现在帝都的物价说给他们听。

        这些人果然还有别的目的,参观一圈,就同梁好运介绍他们县的情况。

        梁好运简直想笑,得亏江北县的书记和县长不在,否则能搁心里把他们祖宗八辈问候个遍。

        来者是客,梁好运就笑吟吟说:“实在抱歉,我已经答应江北县。虽然口头承诺,可是人无信不立。你们说是把?”

        他们心里不这样想,也不敢直白的说出来。

        梁好运也没等他们搭话:“之前跟我们县书记联系的时候,他让我过去。你们带队的领导想见见我。”

        “那我们快去吧。”一众人立即转变态度,比梁好运还着急。

        梁好运越发觉得这些人处处透着古怪。

        叮嘱小蒋和小杨看好孩子,有事打她电话,就前面开车带路。

        平安县以前路不好,县财政有钱,又不是特别富裕,于是选择修山皮石子路,一直修到村里。每个村至少有一条石子路。

        下雨下雪车能进去,市里卖蔬菜的二道贩子自然乐意过来批发。各村也可以自己组织车队前往批发市场。

        风雨无阻,久而久之名声就出去了。

        话又说回来,路平坦,梁好运十来分钟就到了。

        周边村民也认识梁好运的车,没容她停稳,梁好运就听到有人喊:“梁厂长来了。”

        蔬菜大棚里出来一群人,最前面的不是旁人,是帝都市领导。

        看到熟人,梁好运露出真心笑容:“老书记,好久不见啊。”

        老书记伸出手来:“好久不见。我来给你介绍介绍。”

        “您好,梁总。”没容他介绍,比他慢了一步,五十左右的男人伸出手来,“我是许东来。”

        表姐夫给梁好运弄了不少档案,但都是些大人物。县长,镇长这些人的资料到不了这边,所以梁好运对江北县领导班子一无所知。

        梁好运张了张口,不知该庆幸对方给她面子,还是该庆幸来的是个副的,不是一把手,  “……许书记?”

        “您知道我?”对方显然比梁好运惊讶。

        梁好运不能说,我看过你们的档案。

        “我打算去河东省办分厂的时候特意找人打听过。”话说到这里,官场上的人精就明白什么意思,发现河东省领导班子还不错。

        许书记笑了:“不行,不行,在经济这方面,我得向梁总学习。”

        梁好运不好过谦,毕竟人家都来到跟前了,“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咱们相互学习,相互学习。”赶忙给平安县前后两任书记使眼色。

        老书记笑道:“对,对。不过我们还是先看看再说。”

        来的路上江北县的两位代表又把梁好运同他们说的话详细说一遍。许书记觉得她说的太笼统。不信整个平安县就梁好运一家大型企业。

        一路行来,确实看到不少大院子,但负责讲解的同志向他们介绍,哪里是养鸡场,哪里是养猪场,哪里是屠宰场,哪里是他们县搞的批发市场。

        许书记不得不信,除了国企,大型私企就梁好运一家。

        老书记这么一说,许书记想起一件事。

        许书记为了验证梁好运的话,是她提议发展农产品的。跟老乡聊天的时候,佯装不经意地提起梁好运。老乡恨不得把梁好运夸出一朵花来。许书记顿时确定梁好运在平安县威望极高。

        许书记对平安县前书记道:“我们此次过来除了考察,还想跟你们学学,也不知方不方便。”说完却看看梁好运。

        梁好运失笑:“瞧您这话说的,都是同胞,哪有什么方便不方便。今天我们帮你,明天我去江北县办厂,您就不帮我了?”

        许书记当然知道他们不敢拒绝。但是不拒绝不等于倾囊相授。

        老书记也听出他的担忧,笑呵呵道:“梁总说得对。许书记,太客气了。想学什么,直接跟他们说。”看向大棚的主人。

        乡下人没什么见识,也不清楚河东省在哪儿,更不会给老书记面子,因为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赚到钱搞大棚种植的人是梁好运。

        此言一出,农户们脸上写满了犹豫,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老书记奇怪。

        梁好运整天跟这些人接触,她们眼皮一动,梁好运就知道他们想什么:“这些都是从河东省来的。知道河东省哪儿?离这边没有两千里,也有一千五百里。”

        “这么远?”农户惊呼。

        梁好运点头:“所以别一个个瞎担心,不说你们教他们,就是你们过去帮他们种,也不可能跟你们抢生意。蔬菜送到这边早坏了。”

        梁好运来之前,许书记问过农户,如何种植。农户说的含含糊糊,许书记以为他们只知道这样种,说不出为什么。

        许书记好笑地摇头。

        老书记顿时觉得脸上无光,指着几人,无奈叹气:“你们啊。”

        梁好运笑着打圆场:“也是您老没说清楚。河东省啊,大伙儿可能以为在咱们东边。离得这么近哪能教啊。大伙儿说是不是?”

        农户们小人之心了,也不大好意思,露出羞愧的笑,道:“是的,是的。”

        老书记瞪一眼他们:“我记得你们当初种的时候都有个小册子,回头给咱们这些同志。”

        梁好运摇头:“不行。那个册子我看过,不全。再说了,咱们这些同志也不会种地。”

        许书记很是赞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