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1 / 2)

加入书签

冯嘉幼怯怯地问:“不知崔少卿何意?”

        “我是想你留在大理寺。”崔少卿走进来时仍有些薄喘,应是从二堂出来,一路追着沈邱,“可毕竟你又不是犯人,有权自己做决定。”

        话是说给沈邱听的。

        冯嘉幼似乎真在思考留在何处,精心修剪的两弯柳叶眉蹙成奇怪的形状。

        谢揽早在玄影司衙门口见识过她控制表情的能耐,心道两人互换身份,她去潜伏敌营定比自己混得要好。

        “民女想回家。”冯嘉幼绝不去玄影司,谁知道沈邱安的什么心。也不能选择留在大理寺,不然是在打沈邱的脸,“民女觉得,自己若被各位大人保护的太好,这凶徒或许就再也抓不着了……”

        沈邱“哈哈哈”大笑几声:“不愧是冯阁老的孙女,有胆识!”没再多说一个字,转身离去。

        崔少卿躬身送他。

        沈时行本想叮嘱冯嘉幼几句,门外沈邱喝道:“还不走?”

        沈时行唯有追出去,待追至大理寺门口,瞧见裴砚昭带着凌涛几人骑在马上,正守着沈邱的马车。

        沈邱几乎是将沈时行整个提起来,扔上了马车:“去太医院!”

        一路上沈邱脸色极差,沈时行满头雾水。

        抵达目的地之后,十几名太医围着沈时行扎针放血,忙活半天,最终由太医令做出判断,沈时行并未中毒。

        离开太医院之后沈邱的脸色更差,再一次将沈时行扔上马车,自己却抢了裴砚昭的马。

        他高居马背,扬鞭指向裴砚昭,冷肃的命令:“从此刻开始,你需寸步不离的保护公子,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属下遵命!”裴砚昭躬身抱拳。

        等到沈邱绝尘离去,沈时行探身出来:“裴千户,据推断这下毒之人不是我的爱慕者么?”

        为何父亲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仿佛他也是凶手的目标?

        裴砚昭跃上马车,坐在驾驶位:“回衙门!”

        “裴千户我在问你话。”沈时行正色,“你们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线索?”

        骑马护在一旁的凌涛竖起耳朵,心中也好奇的紧。

        指挥使大人听闻冯嘉幼与廖贞贞都曾中过一种名叫赤鎏金的毒,神色瞬变,立刻问起小公子人在何处,慌着就往大理寺跑。

        活像再迟一步,小公子也会死于非命。

        众人面前裴砚昭不得不回答,但语气敷衍到极致:“大人或许是在担心对方因爱生恨,连您也杀吧。”

        “大哥!”沈时行面露恼色。他在外喊声大哥也无妨,裴砚昭原本就是父亲的“义子”。

        裴砚昭一记冷眼杀过去。

        沈时行蹲下来,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大哥,你是知道我的,你不告诉我,我会一直烦着你。”

        “凶手是冲着爹来的。”裴砚昭平淡讲述,“毒杀两名与你有关系的女子,或许是想敲山震虎,也或许是猫戏老鼠,旨在告诉爹,他来了,下一个要杀的就是你。”

        沈时行瞠目。

        裴砚昭讥笑:“你震惊什么,这些年被寻仇的还少?”

        不一样,沈时行摇头:“来寻父亲报仇的一般不是冤有头债有主,就是将‘父债子偿’挂在嘴边。此人为了戏弄父亲竟滥杀无辜女子,我不敢信。”

        裴砚昭:“不信也好,反正我是猜的。”

        “……”

        “你非得问我,我又不知。”

        可沈时行知道大哥不会胡乱猜:“冯嘉幼回冯府去了。”

        他原本认为无妨,冯嘉幼这些年被大哥逼的处事极为谨慎,有防备的情况下,凶徒很难再得手。

        但如今发现方向错了,连他父亲这般杀伐决断、处变不惊的人物都绷紧了弦,对方的来头必定不小,“大哥,你得派人,不,你得去亲自去保护她,你也不想她就这么死了吧?”

        玄影司一行人自大理寺离开以后,冯嘉幼也坐上返回冯府的马车。

        这下,谢揽终于不用在想着如何搬出大理寺。

        但他回东厢的路上始终紧锁眉头,沈时行口中的女郎中是姚姑姑无疑,他虽不知姚姑姑被流放的原因,但她是南疆人,精通医毒,他常吃的小麻丸正是出自她之手。

        怪不得赤鎏金三个字听起来耳熟,定是从她口中得知的。

        姚姑姑嫉恶如仇,若赤鎏金是她仿制而成,必定不会将方子交出去,以防止他人作恶。

        那赤鎏金为何突然出现在京城?

        谢揽穿过游廊,刚拐入垂花门,脚步倏然顿住。

        世间姚姑姑只信得过三人,一人是他父亲,一人是他,最后一人则是他二师父,十八寨的二寨主方栾。

        半年前,他二师父留书一封,离开北地,说是寻到了仇人的线索,要前往中原报仇。

        谢揽没当回事,聚在黑水城的那帮老家伙们,多半是些流放犯,身上没个血海深仇都不好意思出门。

        就连谢揽自己,除了他和他爹,一族几十口人全部死在流放路上。

        有件事他追问几年,他爹口风极紧,始终不肯说实话。他上京闯架格库,正是来翻家谱的。

        谢揽离开北地之时,二师父尚未回去,赤鎏金出现在京城,莫非和他有关系?

        二师父竟敢违背城规滥杀无辜?

        “少主?”松烟见他站在垂花门下发愣,小跑过去,“听说冯嘉幼已经走了?确定走了吧?”

        谢揽蓦地转身,朝府衙正门疾奔:“我得去找她!”

        留下松烟站在垂花门下接着发愣。

        ……

        “快点。”冯嘉幼趴在软垫上,心急如焚的催促车夫。

        马车剧烈颠簸,珊瑚见她疼的面如白纸,劝道:“小姐,不急于一时。”

        冯嘉幼不听:“再快点。”

        上午那架马车被她吐了血,车夫又回冯府换了一架,同时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她母亲从城外的庵堂回来了。

        应是听说她遭了麻烦,回来探望她的。

        她抱怨:“为何挑了辆最慢的。”

        府中单是马车就有十几架,装饰各不相同,全凭冯嘉幼出门时的心情。

        冯家并无这般财力供她挥霍,家中产业绝大部分出自她母亲的十里红妆。

        她外公是江淮排行前三的富商,膝下有一子一女。她母亲比她舅舅更善于钻营,原本打算找个入赘的郎君,陪着一起操持家业,奈何秦淮河畔与她父亲一见钟情,那双拨算盘的巧手,从此红袖添香。

        清贵最厌铜臭,一名商户女竟妄想嫁给书香官宦人家的独子,爷爷岂会同意。

        但父亲执意要娶,不行就去入赘。爷爷被逼的没法子,只得咬牙应下来。

        谁也料想不到,她出生才半年,父亲从郊县忙完公务回来,再也没回来。

        爷爷查了一辈子案,到死也没查出父亲的下落。

        其实大家心中都明白,那几年世道乱得很,父亲早已不在人世,只不过寻不到尸骨,不愿承认罢了。

        而母亲是最不愿承认的,丢下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去了城外庵堂清修,为父亲祈福。

        往常冯嘉幼想见她,也是要挑时候的。如今她回来探望自己,哪能不着急。

        ……

        天色渐暗,马车迎着落日余晖一直驶入冯府的花厅门外,冯嘉幼下了车,三步并作两步走进花厅。

        一声欢快的“娘”欲要脱口而出,待瞧见母亲的神色,她转为小心翼翼:“娘?”

        冯夫人江绘慈坐于客座,常年茹素的她过于清瘦,原本一张圆润的脸早已瘦脱了相,生气时更显凌厉:“跪下!”

        冯嘉幼赶紧后退几步,躲在门框后面。

        “夫人,小姐现在跪不得!”珊瑚替她下跪。

        女管家也跟着劝:“夫人,小姐才遭了一场大罪,若有错,也等她养几天再说?”

        花厅内外的其他侍女大气都不敢出。

        江绘慈没有松口的意思,似乎冯嘉幼再不肯跪,她就会请家法。

        冯嘉幼不服:“娘,女儿为何要跪?”

        江绘慈指着她:“你可真厉害啊冯嘉幼,敢孤身前往玄影司门口认罪,未曾出阁,被判了杖刑,打了屁股,你还有脸问我为何要跪?”

        冯嘉幼争辩:“若非如此,隋瑛姐弟俩吃得苦头更多。”

        “隋思源吃了苦头,出来还是镇国公世子,隋瑛吃了苦头,往后照样嫁入王公贵族,你呢?”江绘慈气的微颤手指,“你知不知道,你受杖刑的事儿已经传开了?说你受不住杖刑晕过去,被那位新来的大理寺司直抱回了他的房间!”

        冯嘉幼解释:“女儿是中了毒,当时情况危急……”

        江绘慈打断:“还有传的更离谱的,说被几板子打到吐血,必定是除衣用的刑,说你是光溜溜被那位谢司直抱回他房间里去的!”

        呵,冯嘉幼被气到发笑,不过才一下午的时候,满京城都知道了,这其中无人推波助澜她是不信的。

        不知是裴砚昭干的,还是那几个素来与她不和的死丫头!

        “清者自清。”冯嘉幼才不管。

        “你清什么?你是没被打板子?还是没有当众被男人抱回房间里去?”江绘慈骂她,“不要和我说什么情况危急,你若在家中老实待着,不出去逞英雄,能给别人构陷你的机会?”

        夜幕降临,廊下早已燃起灯笼,冯嘉幼眼底的光芒却在逐渐暗淡。

        她想解释自己中毒和逞英雄无关,却料想母亲会说:若非你自己不检点,与沈时行私相授受,会遭人下毒?

        母亲厉害得很,总有办法从她身上找出错误,非得让她相信自己遭遇的所有不幸,全是自作自受。

        真可笑,她怎么会以为母亲是回来安慰她的?

        自从去清修之后,从小到大不是都对她漠不关心的吗?

        数一数,在此之前母亲一共从庵堂回来过两次。第一次是爷爷病逝,母亲作为儿媳回来操办丧事。

        第二次便是她及笄当晚,因与沈时行结伴郊游一事传的沸沸扬扬,母亲回来教训她。

        那天她被裴砚昭欺辱,受尽惊吓和委屈,眼泪止不住的流,很想扑进母亲怀里哭诉。母亲却只说她这副哭哭啼啼的样子成何体统,毫无大家闺秀的模样。

        这才几年,她就将这些忘记了?

        江绘慈见她仍倔强着不肯认错,痛心疾首:“我一直以为你早慧,不必我操心,如今却落得个声名狼藉,哪天你父亲回来,定会训斥我教女无方!”

        冯嘉幼紧抠门框,想讥讽一句“别担心,他回不来了!”

        知道不应该,但一直以来,她内心总有几分憎恨父亲。从未给过她关爱也就罢了,还抢走了母亲的全部心思。

        “女儿知错了。”冯嘉幼心灰意冷,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不去顶撞她。

        母亲虽没给她几分疼爱,却给了她许多银钱。

        她往前蹒跚几步,缓缓跪下认错,“女儿往后一定谨言慎行。”

        无论她是不是发自内心,江绘慈都觉得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不再像之前那般咄咄逼人。

        冯嘉幼跪着听了会儿训,江绘慈又问了她一些关于“谢司直”的事情。

        随后她被管家和嬷嬷拉了起来,江绘慈也没拦,容她回房间先歇着。

        等回到自己房中,冯嘉幼侧坐在镜前,凝望铜镜中略显憔悴的自己。

        “小姐……”珊瑚替她委屈,想着安慰她几句又不知该说什么,“这次是夫人过分了。”

        “其实爷爷也有责任。”冯嘉幼托着腮,手指轻轻点着镜子里自己小巧挺翘的鼻尖,“他总嫌弃我娘是满身铜臭的商户女,我娘受了爷爷、也受这世俗影响,总认为自己配不上爹爹。我骨子里怎么烂都无妨,名声上必须过得去,不然她怕旁人戳她脊梁骨,说是她这商户女,脏了清流冯家的血液。”

        所以说,人真的不能用情太深,容易迷失自我。母亲活脱脱就是个列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