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2 / 2)

加入书签

        丁护院是江绘慈娘家那边的家生子,不敢为了冯嘉幼在她面前说谎话。

        冯嘉幼原本是去报平安的,江绘慈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却是:“你要不再考虑考虑,我看这姓谢的靠不住。”

        “原本您找他说亲,也不是看他靠得住吧。”冯嘉幼指着茶几上的请帖,“再说都到这份上了,现在悔婚我岂不是更被人笑?”

        她远在江淮的舅舅和表哥,早两天就动身上京来了。

        江绘慈一副烦得要死的模样:“我只提醒你罢了,还是那句话,自己挑的自己受,往后别来找我抱怨。”

        冯嘉幼:“女儿明白。”

        江绘慈又道:“我今日从早起来,便觉得心里堵得慌,估摸着都是给你筹备婚礼闹的。清修多年,实在懒得管这些琐事,还是你自己看着办吧。”

        冯嘉幼微微楞,说“好”。

        江绘慈嘱咐:“一切从简,不要太铺张。”

        冯嘉幼:“女儿知道了。”

        她本也不打算大肆操办,从奢从简意义是一样的,从奢累得慌。

        谢揽应也喜欢低调。

        最重要的是好东西得藏着,以免被贼惦记。

        冯嘉幼从江绘慈住处离开之后,连着几日都在忙自己的婚事,顾不上书楼,没有睡懒觉,也不去管谢揽。

        这些年家中的大小事务,名下的商铺田产,全都是冯嘉幼操心,操办起来也不觉得繁琐,凡事井井有条。

        然而等婚礼前一天晚上,冯嘉幼突然想起来自己少发了一张请帖。

        给程令纾的。

        上次在青云观门口斗气时答应过。

        冯嘉幼赶紧去写好,派人送去给程令纾。

        真讽刺,她在京城一共两位好友,一个蹲在大理寺监牢里还没出来,一个身边跟着裴砚昭不能来。

        最后请来观礼的竟然是她的死对头。

        茶馆二楼靠窗的位置,程令纾看一眼手里新鲜的请帖,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往桌上一扔,继续喝茶。

        眼风扫过窗外下方的街道,忽被一个男人吸引了视线。

        此人穿着中原人的衣裳,但从面相上来看,似乎是北戎人?

        程令纾的父亲镇守西北,她刚在威远道待了三年,那里地处几方交界,时常能见到外族人,多少能分辨一二。

        大魏与北戎并不交好,若真是北戎人,潜入京城想做什么?

        程令纾留了心,仔细观察他,发现他似乎正在盯梢,目标是前方一名牵着马匹、作书生装扮的男子。

        一副极为畏惧,却又必须紧盯的模样。

        程令纾立刻下楼去找巡城军,管他是不是北戎人,鬼鬼祟祟的总之不是什么好东西。

        刚走出茶馆,却发现那人不见了,莫非是发现了她?

        程令纾拢起眉,朝着前方被跟踪的书生走去,想作个提醒。

        那书生恰好停了下来,询问旁边卖糖葫芦的小贩:“请问这位小哥,大理寺怎么走?”

        听到这令她魂牵梦萦的声音,程令纾脚步顿住,愣在灯火之下。

        玄影司内,沈时行也在拿着请帖,同时偷瞄裴砚昭手中的画像。

        “你确定这是谢揽的画像?”裴砚昭始终不愿意相信,但这画像里的人的确是大理寺的谢揽。

        约摸是他十二三岁时,除了眉宇间颇为张扬,五官差别不大,应是同一个人。

        凌涛抱拳:“这是书院里曾经教导过谢司直的先生所绘。”

        裴砚昭沉眸不语,怎么会?不可能。

        他急了,沈时行见时机成熟,立刻凑过来道:“大哥,我早说你去蜀中调查他是没用的,有胆子来冒充京官,肯定万事俱备,能让你随便抓到纰漏?你听我说,办法只有一个……”

        裴砚昭紧盯着画像,不等他说完:“好,我想办法送你去大理寺。”

        不只裴砚昭急了,谢揽也在着急。

        他紧张。

        可能比他真成亲前夕还要紧张。

        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松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面前满满当当的点心上,琅琊酥糖、状元糖、芙蓉糕、酥油鲍螺、糖蒸酥酪……“少主您真不吃?”

        见谢揽摆手,他开始大快朵颐。

        冯嘉幼问松烟谢揽喜欢吃什么,松烟说甜食。

        没撒谎,他家少主小时候最喜欢吃甜食,但老爷不准他吃。

        也不准少主养柔弱的小动物,送了只秃鹫给他。

        少主虽然平时经常和老爷对着干,恼起来还会动手,但老爷从小给他立的几个硬规矩却极少违反。

        在松烟看来,天高皇帝远,还守着老爷那些旧规矩做什么。

        往后是和少夫人在京城过日子,少夫人的规矩才是规矩。

        “少主,中原人常说既来之则安之,您着急也没用啊。”

        “这没办法则安之。”谢揽这几日琢磨来琢磨去,终于琢磨懂了那天冯嘉幼为何会生气。

        他还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以为两人之间是有默契的,成婚之后,不过是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日常相处还和现在差不多。

        瞧冯嘉幼的态度,她不是这样打算的,她想来真的。

        这哪里行。

        成婚只是权宜之计,往后会让她背个寡妇名声,谢揽都纠结了许久。

        必须赶紧想办法。

        “不如我明晚装醉?”谢揽抱着手臂坐在窗台上。

        “您信我,您骗不过冯小姐的。”松烟含糊着说。

        “有了。”谢揽跳下窗户,将心一横,“明天拜完天地,你去挡在洞房门口,就说收到家书,我爹死了,我要守丧。”

        松烟一口松饼险些将自己噎死,脑海中浮现出老爷提刀夜奔三千里来砍少主的场面:“您是不是忘记了,您现在是谢举人,他父母早亡。”

        谢揽面如死灰。

        瞧他一副上刑场的模样,松烟真觉着他身在福中不知福,起身走到自己包袱前,抖开,散出十几个药瓶:“小的有种药,是从师父那讨来的,兴许能帮您。”

        他师父正是姚姑姑,谢揽走过去:“什么药?”

        刚问完,他示意松烟先别开口。

        不一会儿响起敲门声:“谢司直,您有位也姓谢的同乡登门拜访,此刻正在花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