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财不外露(1 / 2)

加入书签

来富家的愣住。

        小孩很失望。

        ——原来不是每个大人都像爸爸妈妈一样说话算话啊。

        来富家的只顾高兴几分钟就把东西卖出去了,以至于忘了先前的承诺。

        小孩的表情让她想起来了,立马笑着说:“年龄大了,记性不好,瞳瞳别跟我计较。咱们这就去买。”

        小孩不信她,转向妈妈。

        小芳:“大人都说话算话。”

        “是呀。”来富家的伸出手,“走。奶奶带你去买。”

        小孩没有把手递过去,“我知道哪儿有卖的。”

        来富家的配合他,佯装好奇地问:“哪儿?”

        小孩抬手一指,正好是不远处的供销社。

        来富家的立即夸赞:“瞳瞳真聪明。”

        小芳道:“给他买一两就行了。家里还有。”

        来富家的知道小孩不缺吃的,信以为真,可是又不舍得买奶糖——太贵了,硬糖又觉得拿不出手,就给他称一把软糖。

        小孩很想念糖果,只要是糖他才不介意什么糖。

        两个衣兜塞得满满的,高兴地蹦蹦跳跳,大声喊:“妈妈!”

        来富家的慌忙说:“慢点,看着路。”

        小孩慢下来,到小芳跟前猛一跳:“妈妈!”

        小芳佯装吓一跳。小孩乐得哈哈大笑。

        “高兴了?”小芳无奈,“奶奶给你买糖,有没有给奶奶几个?”

        小孩忘了,侧身让来富家的自己拿。

        来富家的摆手:“我不爱吃这东西。”

        小芳才不信,以前方剑平分糖的时候她可积极了,“你拿走几个吧。他天天喝麦乳精,再天天吃塘,要不了多久牙齿就吃黑了。”

        小孩好奇地问:“为什么啊?”

        “因为牙齿里有喜欢吃糖的虫子。你不吃糖,虫子没得吃就死了,你刷牙漱口的时候就把它吐出来了。你喜欢吃糖,虫子在你牙齿里有糖吃,它就不愿意走了。”

        小孩吓得脸变色。

        来富家的忙说:“别吓唬他。”

        小芳:“不是吓唬。吃多了确实有。”

        小孩为难急了。

        小芳:“给奶奶一半。你留一半吃了没事。”

        小孩立即把一个兜里的糖果都清空给来富家的。

        小芳给他戴上手套:“瞳瞳这么乖,虫子肯定不敢吃你的牙齿。”

        “瞳瞳最乖啦。”小孩被夸奖很开心,“妈妈,你也吃。”

        小芳拿三个,“妈妈要一个。爸爸和爷爷一个。”说着放他手里。

        小孩捧着糖果去找爸爸和爷爷。

        来富家的忍不住说:“瞳瞳被你们教的很好。”

        “主要是方剑平喜欢打他,他不敢太调皮。”小芳道。

        来富家的点头:“剑平确实不怎么惯着他。不过小孩子疼归疼,该教训的时候也不能心慈手软,不然时间长了他咂摸出味儿就不怕了。”

        “是呀。该卖完了吧?”

        来富家的踮起脚往两侧看了看,“差不多了。哎,你说咱们下午还来不来?”

        “咱们村两百来户,我大概看了一下这两次差不多四十户,下午恐怕还得来两趟。”

        来富家的说:“应该一次就差不多了。”

        小芳转向她:“老太婆来了?”

        村西头的人都知道“老太婆”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奶奶高氏。

        来富家的先前忙着洗猪下水,到了这儿怕没人买又怕有人来查,以至于压根没注意到高氏来没来。

        小芳这么一说,来富家的稀奇,“对啊。你奶奶呢?她家人多工分多,分了不少肉和鱼。不可能留着自己吃吧?”

        “老小的孩子满月了没?”

        来富家的点头:“满月了。不过没办满月。她先前想办,不知道谁说的,要办就比照瞳瞳那会儿办,否则咱们都不去。后来就没影了。”

        小芳:“那离百天还早?”看到来富家的点头,忍不住笑了。

        “笑啥?”来富家的被她笑的奇怪。

        小芳敛起笑容,“老太婆那么精明,肯定等着确定没事了才会把东西拿出来。比如这会儿有关单位也该知道咱们摆摊卖东西了。中午不去找咱们才算安全。现在没来,多半是还在开会讨论。别看老太婆不识字,大概流程她还是知道的。”

        来富家的点头:“你奶奶那个人,看起来啥都不懂,其实啥都懂。”

        “别聊了,走了!”

        张支书的声音传过来,小芳起来,就看到斜对面她八婶已经收拾好盛肉的盆和装蛋的篮子。

        小芳道:“爹,你载着瞳瞳先走吧。我和方剑平走着回去。”

        小孩立即跑过来伸出小手。

        小芳下意识问:“怎么了?”

        “抱抱啊。”小孩说的理所当然。

        方剑平过来拎起他,“跑来跑去不嫌累,让你回家你要抱抱了。不用你走着回去,坐车。”

        小孩使劲摇头:“不要坐车,不要坐车。”

        张支书看到胖丫过来:“让你胖姨抱着你,坐她腿上。”

        这个可以有。

        小孩立即朝胖丫招手。

        胖丫已长成大姑娘,瞳瞳还是个小不点,单手抱他都能抱住,空出的那只手朝他屁股上一下,“这时候知道我是你姨了?”

        “我知道啊。”小孩歪着小脑袋承认。

        胖丫戳戳他的额头。

        小孩皱眉。

        胖丫连忙把他放车上,就怕慢一点他闹着要妈妈。

        “哎,等等,等等!”

        小芳等人停下,回头看到一群五十来岁的老太太正往这边跑。

        “难不成又是来买东西的?”

        方剑平看过去,她们衣着整洁,头上也没有包着毛巾,都是戴着唯有去商店才能买到的帽子,“这个年龄的人都退休了,不可能是有关部门的人。”

        “哎,我说,你们这么着急走干嘛?又不是倒卖商品,谁还能不让你们卖啊。”率先跑过来的小老太太撑着腰喘着粗气说道。

        小芳笑着说:“您误会了,我们卖完了。”

        “不不——不是刚拉来?”

        小芳点头:“东西不多,很多人不敢卖,只有十几户,一家一两斤肉哪经得起卖啊。”

        “那听你的意思,你们还有?”

        小芳:“有是有,可能得下午。”

        “为什么?”随后过来的人看一下天色,“这也没到中午啊。”

        方剑平:“回去给那些怕摊上事的村民做思想工作。”

        “这样啊。那你们下午几点?”

        小芳:“两三点吧。”

        “那是两点还是三点?你总得给我们个具体时间吧。”

        方剑平笑着说:“做思想工作哪说得准啊。”

        几个小老太太想想也是这个理。

        率先过来的那位就说:“你们回去告诉他们,卖自己家的东西没事。”

        张支书听她说的这么笃定,忍不住过来:“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我儿子就是分管这一块的。”老太太知道农村的鸡蛋富裕,可她家没有农村亲戚。邻居家里有,让亲戚送过来她去买,还得等天黑。搞得跟特务接头似的。

        现在不用担风险,还比找邻居买的便宜,老太太就没瞒张支书,“我儿子的领导说了,没人卖东西不行,上面过来查看解释不清楚。要是买来转手卖,又容易担风险。像你们这样卖自家种的最好。你们历史清白,根正苗红,有人想找事都没法找。”

        此言一出,张支书踏实了。

        张庄众人也踏实了。

        小芳也踏实了。

        虽然她知道世道越来越好,可道路是曲折的。可以说九二年之前,在除了经济特区以外的城市,经商这条路上都充满了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轻则一年,重则能判十年。

        小芳道:“那我们两点过来。我们村只有学校有表,时间可能不会那么准。”

        “你们来晚了没关系,可千万别来早。”

        小芳笑了:“怕你们来晚了东西又没了?”

        “是呀,是呀。”

        小芳点头:“行。”

        “你当家吗?”有个小老太太忍不住问。

        来富家的说:“她是我们村支书的闺女。”指着张支书,“这个就是我们的村支书。”

        一群人放心下来,就催小芳等人赶紧回去给乡邻乡亲做工作。

        不需要小芳出面,来卖东西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主儿。

        比如王秋香,比如一枝花,比如来富的媳妇。

        她们这些人回到村里就宣传,卖自家的东西没事,有关部门的同志的老娘亲口说的。

        上面要是追查起来,第一个就得查那个同志。

        有人在前面顶着,有关部门的家属还找他们买东西,村里那些怕担责任,只想占便宜的人立即找张支书询问,什么时候还去。

        大家有钱了,心气顺了,村里的矛盾少了,张支书这个一把手自然也能轻松一些。

        张支书也没瞒他们,下午两点一起出发。随后让人把驴送去养牛场喂,他去分猪下水。

        原本想回家收拾东西的那些村民一听分东西,立马跟上张支书,恐怕慢一点分少了。

        王秋香忍不住嘀咕:“这些人可真行。有事不露头,一听有好处都出来了。”

        老九干咳一声。

        王秋香:“感冒了就去吃药。”

        老九气得大步追上张支书。

        王秋香冲瞳瞳拍拍手:“走,咱们也去看看。”

        “看啥呀?”

        王秋香乐了:“啥呀啥的,真当自个是小农民啊。你可是城里人。”

        小孩听糊涂了。

        小芳:“别跟他说这些,他不懂。”转向小孩,“养猪场有好吃的,你爷爷去分了,咱家也有。等一下妈妈,妈妈去拿盆。”

        方剑平:“我去吧。你们先过去。”

        小孩冲他妈伸手。

        王秋香朝他屁股上轻轻拍一下,“我身上臭啊?”

        小孩搂住妈妈的脖子,冲她哼一声。

        小芳:“你们别动不动打他,他就跟你们玩了。”

        小孩瞪着眼睛看着王秋香,“咦——妈妈,快看!”

        王秋香顺着小孩的手指看过去,高氏拄着拐杖正往这边来,“她又想干嘛?”不由得站直,如临大敌。

        胖丫道:“肯定是嫂子回去说上面允许咱们卖东西,她想卖什么东西呗。”

        王秋香不待她走近就问:“是不是要卖东西?下午两点,西头集合,大伙儿一起去。”

        “我不找你。小芳,你爹呢?让你爹出来。”

        方剑平从屋里出来,边锁门边说:“叔在养猪场分猪下水。你去他也没空搭理你。”

        分东西的时候人多的能挤扁头。

        高氏立即说:“回头再找他。”

        王秋香故意问:“你不去?”

        “我不去他敢少我一两?”高氏嚣张地反问。

        王秋香被问住。

        张支书不敢,他还想过个好年呢。

        高氏见她答不出来,像得胜的公鸡似的,哼一声往家去。

        王秋香小声嘀咕:“你四爷四奶奶的身体都快不行了,她居然啥事没有。”

        小芳:“你是真不怕她打你。”

        王秋香倏然住嘴。

        方剑平过来接过儿子,对她说:“别人都可以说她,唯独你不可以。”

        “你说啥呢?”王秋香反问。

        方剑平:“你娘家人是谁吓唬走的?”

        王秋香偃旗息鼓。

        胖丫好奇:“娘,你有几年没去过姥姥家了?”

        “自打那次就没去过。不过我见过你姥姥。”

        小芳忍不住看她。

        怎么没听她说过啊。

        王秋香被看得不自在,干咳一声,“有一次冬天去澡堂洗澡,不巧看到她和我一个侄女在一块,也不知道是买东西还是洗澡。我想着多年不去,就把身上的钱都给她了。”

        胖丫惊呼:“你还敢给?”

        “总共没有五块钱。”

        小芳:“还行。毕竟是你亲娘。后来呢?”

        “后来就让同村的人来找我,说她在农场等我。不过我没去。”

        方剑平问:“最近两年的事?”

        “不是。那几人垮台的那一年。”

        小芳忍不住问:“他们不会还不知道大胖考上学了吧?”

        这点把王秋香问住了。

        胖丫点头:“肯定不知道。因为你和姐夫考得好,显得我哥一般般,咱们村的人教训小孩,都是说向你们学习。跟外人说肯定也是说你们。”

        王秋香听她闺女这么一说,忍不住看向小芳和方剑平:“你姥姥舅舅也不知道?”

        这话把小芳问住了,“谁知道。回头问问我爹。咱们先过去吧。”

        几人只顾聊天,结果到养猪场分的差不多了,好些人准备回家了。比如张来富。

        张来富看到方剑平,忍不住说:“你可算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