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完美示范(1 / 2)

加入书签

第366章  完美示范

        “T型救援,是解救被困于峡谷或者河流中间的沙丘、孤岛人员的一种救援方法,主要适用于两岸高度差小、救援深度不大的情况!

        如果是山涧,我们通常利用树木作为两端支点,城市则是梁柱。

        第二个,就是位移系统,分横移和纵移……”

        讲解的过程,十分枯燥。

        但,对于每个消防兵来说,都是新东西,保命的东西。

        准确的说,是保别人命的东西。

        一个新的技术,或许能够让他们进入以前他们进入不了的空间。

        但在知识入脑的方淮看来,这套传统T型救援还是有许多缺陷,虽然节省装备和人力,但效率也要低一些。

        而且,安全装备少得令人发指,明明需要一条绳负责横移,一条绳负责纵移,专业的金属分力板也没有,横移和下坠的绳索,竟然是通过一个绳索打成的四蝴蝶结来担任分力作用。

        方淮很是无力吐槽。

        既要搞先进的T型救援,又要搞这种土地雷。

        没有双绳保护就算了,还得防着绳套往下拉多了会打结,下面还要用担架拉个人上来,主打一个小飞侠是吧?

        合理的救援系统,能用装备替代,就该用装备替代啊!

        不过,方淮心里也清楚,这些装备完善,大概还要许多年,只能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解决安全问题。

        真遇到事了,就跟当初只能用磨裆的三套腰结来充当保护,该上还得上。

        这年头的消防员,苦啊。

        我国的消防救援队伍的绳索技术起步较晚,在2000年左右引入上世纪日本的螺旋绳技术,开始填补国内消防绳索技术的空白。

        一些操法上,也开始学习。

        但是那玩意儿,真是拼技术啊,主打一个简单,装备少,保护少,什么东西都是靠绳来解决,需要的熟练度很高,新近的保护方式也是采用SRT(single,单绳保护)为主。

        没有协同的保护,不能出错,否则就是拼八字硬不硬了。

        一直用到了这两年,才由香港领头,开始接触西方的绳索技术,但是,DRT(double,双绳保护),多人协同作业,也还是缺乏经验。

        日本和西方的绳索技术理念,就像日系车和美德车的对比,一个轻便省油,一个安全扛造,你不能说轻便不好,但是真特么要撞了,心里还是会后悔没多买一份保险。

        主要还是缺装备。

        DRT保护,装备一大堆,昂贵,需要人员也多,但是,安全,容错高。

        别小看那些绳索器材,很精密,好东西也很贵,真到救援的时候,一个锁扣出错,立马会出大问题,器材消耗也较快,需要大量库存。

        而且,我国的救援的绳索技术培训机构纷繁杂乱,技术类别各有不同,缺乏对培训机构教员资质严格规范。

        起步晚了,大多用的都是别人的东西,用还不行,还得花钱请人来教。

        设计思路是人家的,里面很多东西人家有专利,有些培训费不花不行。

        不过,今天好歹没有苦到底,把救援背带给带来了。

        说实话,就绳子这东西,普通人把个鞋带打顺溜了都难,要是摸到这么复杂的绳索系统,一般人别说打了,看明白都是个问题。

        但是好在这么多年了,毕竟是保命的重要装备,也是考核项目,大家摸得多,对绳索的领悟能力不算差,很快把整个系统拆解成了保护,牵引,制动,围着一个做好的T型系统,一个个研究。

        然后,自己拿着绳索和各种锁扣,滑轮,一个个打。

        听课的时候,锅里全是老鼠屎,一到了实践,就成了好学生。

        方淮就不同了,他是那种要考清华的,一下课了就喜欢拿几道自己精心挑选的难题,去为难老师。

        “渡鸦,这个输送绳的一端制作双股八字结,挂好用安全钩,要与分力绳靠近对岸一侧下方的孔进行连接,在分力绳相对应的孔内用安全扣连接单滑轮对吧?

        上面这个锁扣,是不是用自锁的好点?”

        渡鸦:“嗯,可以,自锁的也有,去车上拿吧。”

        “既然是单绳保护,分力板…分力绳,上面,是不是可以再加一把主锁?”

        渡鸦:…

        你丫好像有点找碴。

        “主要以了解原理为主。”

        方淮:emm…

        “原理的话,你也少讲了一些安全细节,一个是ID在进行放绳时必须加摩擦唇,一个是架设生命线时每根绳索都要余留,方便挪动位置,这个操法过于复杂,可能还不止这些,我也不是太清楚,安全注意事项太多了,我建议搭建注意事项得出个册子。”

        渡鸦:“……也行,可以做个册子给伱们。”

        “嗯,你做了我帮你看看,补充补充。”

        渡鸦:???

        你不是不太清楚吗?

        “要不你来示范一遍?”

        旁边的胡培洲终于开口了:“1号先示范,我已经定好了。”

        方淮左右看了看:“你们的器材箱在哪?我去找找,看看能不能加点防护设备。”

        周围的都特么麻了。

        他指导教官就算了!

        好复杂一套东西了,让他们一晚上学会,没个十几二十次操作,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就这,他还要加!

        ……

        “我擦,这么快?”

        所有人都在惊叹。

        方淮的操作,不仅是快,还跟他们刚才学的不一样。

        “我擦,你这个三倍力系统,怎么比我们的复杂这么多?”

        方淮一边笑呵呵试绳。

        不做点你们不会的,这B怎么装?

        “这是五倍力系统,增加一个锚点,三倍力的基础上,用鸡爪绳加一个滑轮,3加2,就是个五倍了,五倍力也不难打,还有两种打法,如果有双滑轮,就要简单得多,而且鸡爪扣也有机械的了,全套机械,搭五倍力没这么麻烦。”

        “搞这么大干什么?你怕拉不动?”

        “三倍力系统是不到三倍力的,绳走过滑轮和ID,力都会有摩擦损耗,而且损耗不小,有条件,做大一些,更方便。”

        方淮说罢,慢慢打出了一个四套的蝴蝶结,系统知识是用分力板,这个结,算是唯一他现学的东西。

        很快,T型绳桥全部搭好了,所有锁扣也全部上架。

        “嗯…”渡鸦在一旁淡定地点了点头,内心其实十分惊诧。

        但,就是想挑他的毛病。

        “速度挺快,全对,就是这个蝴蝶结,打得有点丑。”

        方淮嘴歪了歪,想骂人。

        尼玛,我怎么知道你们连特么个金属分力板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