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开天辟地,众生为棋(1 / 2)

加入书签

第212章  开天辟地,众生为棋

        紫薇宫。

        玄尘这些年都在闭关参悟法则,有悟道茶叶相助,在法则上的领悟上突飞猛进,偶尔指点下孙悟空修行,倒也乐得自在。

        至于灵素,已经是大罗金仙境界,能指点的就比较少了。

        虽然这些年都在闭关,但对于洪荒的种种事情还比较关注,有天庭镇压三界,洪荒总体还是比较安宁的。

        最吸引人的,也不过是人族五帝之事罢了。

        颛顼归位后,将人族共主的位置禅让给了帝喾,帝喾在位的一万三千二百年里,也是励精图治,做出了不少成就。

        但和少昊和颛顼一样,不过勉强成就准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前辈们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他们能做到也就少了很多,这也就是五帝功德远少于三皇的原因。

        帝喾之师是西方教弥勒,借助帝师的功德,也踏入了准圣之境。

        如今是唐尧执政,帝师是西方教药师担任。

        药师是个悲天悯人之辈,受其影响,唐尧也是勤政爱民,做出了不少功绩,但在其执政末期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洪水。

        滔天的大洪水。

        昔日,巫妖大战之后,天柱折,天河倾,无数天河之水从天穹坠落,虽然大部分被云霄的混元金斗和准提的钵盂收了去。

        但还是有不少落在了洪荒大地之上。

        其中大多数进入了地脉深处,如今随着日月星辰运转变化喷涌而出,给人族,给洪荒万灵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人族受到的影响最大,毕竟人族的人口基数和分布范围摆在那里。

        甚至还有不少上古妖兽出来作乱,但境界都不是很高,被天庭发现,派出后羿就将其一扫而空,就算还有遗漏也不敢出来兴风作浪。

        药师本想请圣人出手,将这些洪水引入四海之中。

        但天道传下信息,这是众生之劫,需要众生自渡,圣人不可插手。

        而且还有个问题,支撑洪荒天地的由玄龟四肢变成了通天建木,洪荒并没有出现那种西高东低的地理环境,水灾估计比原本是时间线上的还要严重许多。

        这让玄尘有些无语。

        只能说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自己以通天建木替代了玄龟撑天,减少了先天灵气的流逝,但没想到,在十余万年后,会造成洪水的规模比原本时间线上还要大上不少。

        玄尘有心出手,但又害怕再引发什么变故。

        再加上神农说既然是众生之劫,也是对人族的考验,他相信唐尧能率领人族度过难关,毕竟现在人族的修士还是不少。

        他也就没有过多干预。

        唐尧任命鲧为治水大臣,鲧想出来用在岸边设置堤坝的障水法,来治理泛滥的洪水,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甚至还从女娲那求来了九天息壤,建造堤坝。

        九天息壤乃是土之祖源、造人圣物,随风而涨,妙用变化无穷,似金非金的黄光展开,黄云膨胀起来,就是黄蒙蒙几亩大小一团。

        用其建造堤坝,转眼间就能建造一座,水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堵不如疏啊,就算是九天息壤,也堵不住日益月累的洪水啊!”

        “看来未来还是需要大禹来治水,人族已经走上了自己的道路,我也不必过多干涉,否则对其发展不利,就当吃一堑,长一智吧!”

        看着人族历史滚滚向前,唐尧依旧采用了障水之法,玄尘心中感叹道。

        即使知道未来的结局,他也并不打算阻止。

        果不其然,又过了九年时间,原本被止住的洪水再次泛滥,而且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积累,更加汹涌,也更加可怕。

        于是,为了平息民众的愤怒,唐尧只得下令处死鲧。

        这就是时代的悲哀,治水不力,总要有人付出代价,而鲧就是那个代价。

        鲧死后,唐尧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因为禹便是那天命五帝的最后一位,帝师的选择权落在了神农的手上,神农便派出了缁衣氏前去教导。

        唐尧自然知晓,这也是为其铺路。

        毕竟,想要成为人族共主,都要有令人信服的功绩,否则难以服众。

        当初,八圣共议三皇五帝之师,女娲以放弃帝师的争夺加上人族圣母的身份,换取了伏羲成为人族天皇的机会。

        所以七位圣人,就一人分得了一个帝师之位。

        而五帝最后一位的帝师,一直悬而未决。

        直到神农证道,为了诸圣的平衡,就将这个名额交到了神农手上,神农作为人道圣人,自然不需要那帝师的功德。

        于是,将其交给了缁衣氏。

        缁衣氏作为人族三祖,最早诞生的先天人族之一,如今也有了大罗金仙圆满的修为,若是能成为帝师,说不定有机会成就准圣。

        禹从小接受缁衣氏的教导,加上天命加身,已经是真仙修为。

        汲取了其父亲的教训,禹认为堵不如疏,率领人族凿山开石,疏通河道,测量地形水位,将洪水引入大海之中。

        再加上龙族前来相助,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还有九尾狐一族也来凑热闹,曾经参与过封神之战的女娇也是率领狐族相助,不过出乎意料的其并没有成为大禹的妻子。

        也许是封神之后,获得了不少好处,已经看不上这点气运了吧。

        不过,玄尘倒是乐见其成。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也不想看到未来的人族领袖体内流淌着狐族的血脉。

        但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情依旧发生了,只是娶的人变成了唐饶的女儿。

        唐饶在位一万三千二百年,然后将人族共主的位置传给了禹,而因为禹属于夏后氏,和治水的功绩,被称为大禹或者夏禹。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中。

        又过了数千载时光,缁衣氏却是来到天庭,找到了玄尘,希望讨要一些首阳赤铜。

        如今人族虽有崆峒印镇压气运,但大禹还是决定划分九州,并铸造九鼎镇压地脉,避免曾经肆虐洪荒的大洪水卷土重来。

        玄尘听了笑道:“九州?格局还是小了一点。”

        缁衣氏听了玄尘的话问道:“你莫非还有更好的主意?”

        其实,大禹划分九州,铸造九鼎,除了镇压地脉之外,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人族,因为人族当中能踏上修行之路上的人还是少数。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凡人。

        事实上,在听元始天尊诉说了天子之道和人王之道后,他便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便对缁衣氏说道:“九州格局还是小了一点,不如你去找神农,让他邀请其余圣人,联手开辟一界,容纳那些凡人居住如何?”

        “这样既可以解决仙凡混居的问题,又能让凡人得到更好的保护,而且凡人依旧可以选择修行,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就可以飞升洪荒。”

        缁衣氏听完大为震惊。

        她本以为大禹铸造九州结界的想法就够胆大妄为了,但没想到玄尘更是异想天开,竟然想要开辟一界供凡人居住。

        不过,若是圣人出手,倒是并非不可能。

        当即,她便告别了玄尘,去寻找神农,神农听后便邀请了诸圣,毕竟他也觉得这想法比九州结界要强的多。

        圣人便可开辟大千世界,九位圣人联手,即使不能开辟出媲美洪荒和幽冥界的本源世界,但塑造一方堪比天界的顶尖大千世界,希望还是不小的。

        而且,当初后土能使幽冥界晋升,人族未必不能效仿。

        说不定就能塑造出第三个本源世界呢?

        很快,九圣齐聚,神农便将开辟一方世界,供凡人居住的想法说了出来。

        太清圣人首先赞叹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毕竟人族当中能踏入仙道的不足一成,长期仙凡混居,必定惹出不少骚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