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1 / 2)

加入书签

丝丝缕缕的水线沿着琴叶榕提琴状的叶片脉络滑动,于尖端汇成一颗圆润剔透的水珠。

  水珠越来越大,最后叶片承受不住“啪嗒”一声坠落在苏璃手心,四分五裂。

  而新的水线又会开始慢慢凝成小水珠,苏璃就这样含着满[kou]牙膏沫,蹲在阳台呆呆地玩了许久,直到楼下响起汽车喇叭声。

  苏璃勾头往下看,对上了苏衡催促的视线。

  她回了句“马上”后就快速漱[kou]洗脸回了房间,前两天发工资后苏璃就去商场给祁家长辈买了礼物,之后又去花鸟市场抱回了几株绿植放在阳台。

  所以这两天早上苏璃总喜欢跑到阳台上洗漱,想着顺带浇浇水。但后来发现她多想了,买回来的第二天雨就没停过,也是应景了清明这个节[ri]。

  苏璃快速的换好衣服带着礼物下了楼,行至楼下就碰到刚从外面回来的肖卓。

  “肖队?你今天也休假吗?”

  苏璃今天穿了一件黑[se]过膝长裙,裙身利落剪裁恰到好处,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挽成一个丸子头,额前碎发也被她松松地别在耳后,越发衬出她明艳的面庞。

  与以往她身穿警服或者便装时的清冷慵懒感不同,如今多了些端庄气质。

  肖卓看着眼前的苏璃,眼中闪过一丝惊艳,摇头道:“等下去警局,你这是?”

  “嗯,要去......”

  “苏璃!”

  苏璃听到苏衡的喊声往外看去,苏衡抬手点了点手腕处的表盘,示意她时间不多了。

  “我要来不及了,先走了。”苏璃说完就错开几步往外走。

  肖卓问道:“早饭吃了吗?”

  苏璃回身迟疑了片刻,肖卓便将手里买的包子递了过来。

  “拿着吃吧,早饭还是要吃点。”

  苏璃刚要拒绝,肖卓直接上前将早饭放到她提的礼品袋上,对她摆手道:“去吧!”

  苏衡又在外面摁了声喇叭,苏璃也不再纠结,道了谢便往车停的地方跑去。

  肖卓注意到苏衡在车内一直注视着他的视线,笑着和他点头打了声招呼就转身回了家。

  苏璃上了车,苏衡就启动车子扬长而去,一路上苏璃都在安静地啃着包子,肖卓买的包子有点多,她吃饱了还剩下好几个。

  苏璃瞅了瞅旁边认真开车的苏衡问道:“哥,你吃早饭了吗?”

  苏衡嗤的冷笑一声:“吃不完才想起来问我?”

  苏璃:“......”

  “吃不吃啊?”

  “不吃。”

  “......不吃拉倒。”苏璃将包子又用油纸包好放在了包里。

  苏衡皱眉道:“他怎么住在这里?”

  “不清楚,我也是搬过来后才知道。”

  “呵呵!那你们还怪有缘。”

  苏璃听着他这[yin]阳怪气的话一阵无语:“是你让我搬过来的吧?”

  苏衡没有回话过了半晌又问道:“你和他很[shu]吗?”

  苏璃挑眉,[shu]吗?她也不知道。

  前世她应该算是只见过肖卓一次,当时她才7岁,被他从[yin]暗[bi]仄的地窖中救出,他对她说了三个字:没事了!这也是他们唯一的[jiao]流。

  再就是三年后了,小苏璃立在灵堂前,同许多陌生面孔的年轻人一起祭拜,她久久地凝视着那副黑白照片上身穿警服一脸肃穆的男人。

  而现在来到了这个年代,遇见了年轻时的他,成了他的下属与他共事,现在还是上下楼的邻居。苏璃想,这应该是[shu]了吧。

  “嗯?问你话呢?”苏衡许久没听到苏璃的回答,又出声问道。

  苏璃回神将飘下的鬓角碎发又捋回耳后:“还行,毕竟是我领导。”

  两人没再聊天,一路安静到陵园,陵园是舅舅祁建宁为了其父亲和妹妹亲自跟进开发建设的。

  苏璃打着伞走在苏衡身后,没一会就看到了外婆和舅妈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站在前方,苏璃跟着苏衡一一打了招呼。

  祁外婆对苏璃招手:“小璃快过来,让外婆好好看看。”

  苏璃到了面前后祁外婆又拉着她左看右看,然后对着苏衡不高兴道:“瘦了!小璃都瘦了!你这个大哥怎么照顾的!”

  苏衡习以为常的点头:“对对对,是我不好。”这些年只要他带着苏璃来见外婆,都会有这一出。

  苏璃有些不好意思:“外婆,哥挺好的,前段时间还帮我搬家了。”

  舅妈陈云惊讶道:“小璃搬家了?”

  “嗯,哥正好有套房子离我上班的地方近,就搬过去了。”

  祁外婆:“搬出来好!”

  陈云也点头随后担心道:“是的,搬了好些,就是小璃一个人住会不会不太安全,也没个人照顾,要不搬到家里来吧?”

  陈云和苏母自小玩在一起,两人都[xing]子温婉,苏母在世时两人处的很是亲密,这些年对苏衡兄妹俩也特别上心。

  苏璃见外婆也面露担心立马笑道:“舅妈,我现在可是警察,坏人见到我才该害怕。”

  陈云被她的话逗得笑开:“就你贫!”

  站在陈云身旁的祁蓉好奇问:“那表姐抓到坏人了吗?”

  “当然,我已经抓到过两个了!”

  祁蓉兴奋:“两个!好厉害啊!”

  祁家一开始是不想苏璃做刑警,都认为太危险了,但耐不住她的坚持,最后还是顺着她的心意让她读了下去。所以后面苏璃有机会出国留学,祁家也是出了很大的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