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新年(三)(1 / 2)

加入书签

沈绘没想到沈母会这么快就接受两人的关系,她以为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沈母才能够接受这种与众不同的身份,站在她的角度,自然看得出来,沈母说这话的时候,或许有刻意讨好的成分,但更多地,是发自内心地看好两个人。

而赵新苗自不用说,当听见沈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双漂亮的眼睛就被无意识的瞪大了,露出了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惊愕表情。

新年夜她们是在S市的烟花声中,共同举起手中装满雪碧的玻璃杯,在浓郁的火锅香味当中,一起度过。

做一桌子的年夜饭,对于这个只有三个人的家庭来说,未免太过于形式主义,既不实用,麻烦且寂寥,能够围坐在一起涮肉烫菜的火锅则恰到好处,彼此之间的距离挨得很近,火锅的热气冲散的冬日的寒意,汗水从额头密密麻麻的渗出,笑容都比往日多了几分畅快。

“好辣好辣……”

沈母不是能吃辣的人,平时在家里煮饭的时候,也特别强调饮食健康,少油少盐,味道难免寡淡。

但沈绘提议吃火锅的时候,她没有反对,倒是筷子在红锅里夹得飞快。

以前她总觉得,人要自律,要克制,要规划好每一分钟的时间,循规蹈矩的走出每一个步子。

但当热辣的红油入口,燃烧的感觉从胃部一直烧到心口的时候,她忽然觉得,以前自己坚持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没什么意义,她以为自己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面,其实不过是做了一个旁人眼中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提线木偶,压抑着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情绪,只为了塑造一个完美的人设。

庆幸她现在清醒过来,还不算太晚。

人生还有改错的机会。

若是死到临头的时候,再后悔自己的一生,从未有一刻钟的时间,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那她才会真的感到遗憾和悲哀。

“阿姨,快喝点牛奶,牛奶解辣,您不能吃辣,可以吃清汤里的菜,红锅吃多的伤胃。”

赵新苗拿了一个干净的碗,将清汤里涮好的菜放了进去。

沈母夹起里面鲜美的羊肉一口咬下,热气熏的她的眼睛微微发热,“好,好……”

……

过完年,沈绘抽出时间,陪沈母回家办了离婚的手续。

这件事情说轻松不轻松,说难,倒也不难。

说不轻松,是因为自从沈父发现沈母是咬定了离婚后,发动了各方亲戚的攻势,两家人一起上阵,劝和不劝分,上到年逾八十的长辈,下到牙牙学语的侄孙,基本上都被派了出来,不过沈母很坚决,又有女儿站在自己身边,不管别人劝多少次,把话说的多难听,都充耳不闻,只坚持一件事情,她就是离婚。

亲戚走了,她抓住女儿的手,笑容有几分苦涩,又有几分释然,“棍子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觉得疼,说什么我这把年纪了,离了婚不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谁说我离婚以后就一定要再找了,你爸我处了几十年都靠不住,难道再找一个男人就靠得住呢?难道我离了男人就活不了了吗?!我就要让这些人看看,离了你爸,我只会活得更好,更潇洒,更漂亮!”

说不难,是因为沈父到底是学校里的老师,不好纠缠,亦不敢将事情闹得太难看。

沈母声望在外,既是女性,过错方也不在她,若是事情宣扬出去,大不了被人指点两句,但舆论的脚跟,始终会站在她的这边,至少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一个独立自主的女老师,远好于一个背叛家庭,花心好色的男老师。

何况沈父爱面子,哪怕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家人就是表面关系,实则早已经分崩离析,他也不肯让人知道,自己是那个背叛了妻子和女儿的人。

两人的房子,最终被过户给了沈绘。

沈父在外的女人不愿意他把钱都留给沈母,沈母也不可能让他把自己挣的钱带走,几番扯皮下,最终决定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他们的女儿,沈父的情人对此很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她生的孩子,不是沈父的亲生孩子,说得难听一点,沈父就是个接盘侠,供养这个孩子,已经算他老实,还想算计原配的金钱,就是沈父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

因为父母离婚的事情,沈绘背了不少骂名,微信里的亲朋好友中,隔三差五就有人用教训的语气发来语音,无非就是你当女儿的怎么这么不懂事云云,正如沈母所说,这群人就是刀子不落在他们的身上不知道疼,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点风云也不嫌弃冷,沈绘也懒得解释,如果是沈父那边的亲戚,来一个拉黑一个,如果是沈母这边的亲戚,就直接删除。

沈绘回到S市,随着季节的回温,她的事业也渐渐开始起步。

垂直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分享,难点无非是两个,一是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二是人脉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前者沈绘工作多年,自身又是名校毕业,只是稍作复习,就整理出了大量的干货,后者她虽然离开了公司,但属于自己的人脉毕竟掌握在手里,行业内的许多东西都很闭塞,不少年轻一辈都很乐意看到沈绘搭建出这么一个平台来。

沈绘的生活也从一开始待在房间里面,变得忙碌起来。

前期的资料整理完毕后,就到了更进一步的时候。

租办公场所,装修工作室,招聘新人,创办公司……

忙碌的同时,在职场被消磨的活力,又重新被沈绘找了回来。

最妙的是,在招聘的时候,她竟然收到了好几个来自前公司同事的简历。

都是受不了傻逼领导怒而离职的人。

这头,沈绘的生意蒸蒸日上,那头,赵新苗的小面包房,也开得如日中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