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贾府上门(1 / 2)

加入书签

“快,快将人请进来。”贾老太君急急呼唤,拄着拐杖就起身,拖着脚步要往门外迎去。

“老祖宗我来搀着您。”王熙凤赶在众人前边扶住贾母,经过一动不动的王夫人时暗暗瞥她一眼。

今儿早上王夫人突然要她去找什么缎子,还是个从没听过的花样。

她念着林府要上门,盘算几下只派了丫鬟去。

结果小丫鬟到现在都没回来。

幸好自己没去。

若是真去了,那现在就会迟到,岂不是白白给敏姑姑没脸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招待不周刻意怠慢呢。

王熙凤心里转着百般念头,面上还是如浴春风的笑。

她亲自掀起帘子,口中犹在奉承取乐“我可要好好看看敏姑姑的。老祖宗天天心里口里念着,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神仙人物。”

贾宝玉也跳下位置连忙跟在后面,伸着头往前边远远张望,想先一步看到神仙妹妹。

“宝玉可慢些。要是摔着了,老祖宗也心疼。”王夫人拉着调子提醒了一句,嗔他不着调。

帘笼被小丫鬟打了起来,接船的周瑞家低着头走在侧边,后面是一个熟悉的面孔。

贾探春。

其余便是府邸里的丫鬟们,并没有其他人的身影。

屋子伸着脖子眺望的众人慢慢安静下来,互相使个几个眼色,口中逐渐停下言语。

贾母不死心地垫着脚往门口远眺,还是好一会都没见着人。

她面色淡了下去,脚步也顿在原地,半饷才转身慢慢往回,挺直的背也弯了许多。

原本叽叽喳喳的王熙凤紧闭着嘴不好多说,有些恨自己手快,扶着老祖宗都心惊胆战。

本来以为是个取巧的宗儿,最后变成拆鱼头了。

“林姑妈呢林妹妹呢没有一起回来吗”

在场人都不出声唯恐被迁怒,唯独宝玉没感受到气氛,还上前拉了拉贾探春衣袖询问。

他不太在意那几个所谓的哥哥弟弟,唯独对女孩子上心。

期待许久都没见着人,实在是挠的慌,心直口快便问了出来。

探春眼看众人从热切到安静,一个个还避开了自己,也有些不快。

她心里有事,连带着面上都热热痒痒的。

近来脸蛋总是发热发痒,照镜又没什么事,探春也习惯了。

她只紧对老祖宗王夫人等行礼问好,又转向贾宝玉。

贾宝玉是原著中第一男主,姐妹堆里上手拉拉扯扯是常态,也没有坏心,只想着玩闹。

而探春是穿越的人,同样不太在意,任由嫡兄的手拉着,低眉顺眼说出打好许久的腹稿。

“敏姑妈被林府的人接去了,林姐姐也一道回去。我们竭力相邀,总是没成。”

贾老太君没说话,重新做回位置上,让大丫鬟鸳鸯锤着腿,从面上看不出什么来。

“是林府二爷,那个林温。”周瑞家的知道自己不能沉默,趁着现在也细细禀告。

“我们说老祖宗念着呢,按孝道也该来。那可林温说了一番听不懂的大道理,到底是把人接走了。”

丫鬟们越发低下头噤若寒蝉,生怕触着霉头。

位置上的夫人姐妹也都不好说话,一个个沉默以对。

一时间周围悄然无声,只有周瑞家的声音在回荡。

明明满屋子都是人,却显得空空荡荡的。

邢夫人看着众人沉默,自己却生出隐蔽的欢喜。

她是大房的媳妇,巴不得二房的人都不高兴才好,火上浇油叹了一句。

“这可是不该了,那林温着实可恶。这些年没看着他走动不说,现在又阻了亲人团圆,是何道理”

环顾了一圈还是没人接话,邢夫人心头也有些生怵。

她想着老祖宗定也不喜林家四兄弟,为讨喜欢她不得不继续,添油加醋叹息“到底是收养的外人,自然是不亲人的。”

她难得说得畅快,一时停不下来,顺嘴又接道“只是小姑到底这么久没见了,也不念着回来看看,难道也要我们三请四请不成”

王夫人和薛姨妈低头不语,只当没听到她这个话。

宝玉倒是张了张口,有心为敏姑妈说话。

虽然没见过姑妈,可他一直听老祖宗说姑妈何等风采,也是心生向往姑妈定和平常的庸脂俗粉不同,不会结婚了就变成死鱼眼子。

再说还有一个林妹妹在。

可他抬头看看周围,又念着邢夫人到底是长辈,口中的话饶了两圈,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敏姑妈到底是当家主母的人了,自然是以前不一样的。”

在众人都不好发声、沉甸甸的一片静谧时,薛宝钗重复了遍贾母之前的话。

宝钗之前一直安安静静坐在位置上,并不随意妄言。

直到现在邢夫人出声,她细心观察过老祖宗表情,才整整衣袖温和开口。

“我想敏姑妈心里也是念着老祖宗的,只是刚上京,事又多又忙。等忙完了,自然会第一时间来看望老祖宗。”

薛宝钗贞静平和、言辞清晰,说起话来井井有条都是道理,让人不自觉信服。

贾老太君这会才正眼瞧了她一眼,缓慢点了点头。

看贾母表态的意思,众人心里有了底,连忙接话起来。

附和簇拥的言论层出不穷,就像之前安静不存在似的,重新回到热闹时候。

“对对对。”

“宝姐姐说得有理。”

“到底是薛姑娘,就是要比别人更通透些。”

邢夫人听耳边一连串的声音,面色倏然难看起来,知道自己又做错事情了。

她掩饰得粗糙,直白白的心思在众多追捧中更是明显、格格不入。

“宝丫头说的对,林府回京事情也忙。”王夫人面色如常,犹如没看到邢夫人扭曲的表情,抬起桌上茶杯晃了两下。

“老太太先前可是最疼小姑的,小姑自然也想着念着老太太。只要忙过这一阵,肯定会上门的。”

语毕她端起茶水抿了一口,借着茶杯遮掩,侧眼瞥向贾探春。

在林府船只上京前,她就接到了自己这个庶女的来信。

最近这庶女机灵了许多,也有了几分用处。

贾探春注意到王夫人的眼神,下意识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她是粗略知道剧情的。比起生母那个粗野的赵姨娘,当然更愿意讨好巴结嫡母王夫人。

毕竟自己婚事是掌握在王夫人手里。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果然也得到了好处。

若不是王夫人看自己忠心,怎么会将下扬州的任务派给自己

想到这里,探春紧紧手心微微喘口气。

“探丫头怎么突然站起来了敏姑姑不来也不至于罚你呀。”

王熙凤惯于调节气氛,点着探春取笑起来,又引其他人一起发笑,好将前头沉闷气氛冲走。

“敏姑妈不来,的确有我的错处。”

贾探春掐掐指尖让自己面色变得沉痛苍白,不敢看众人视线汇集,只飞快开口。

“前些日子敏姑妈重病,问我为何府里没人去看她。我一时没答好,日后敏姑妈就对我淡淡的了,也不常再提起老祖宗。”

探春话说得很是巧妙,就是知道实情的,也没人能说她撒谎。

而众人听着这意思就不对了。

难道贾敏因为贾府没人去看望她而生气失望,故意不上门来拜访了

若她真一病死了,的确是有一番道理。

可现在她不仅没死,活得好好的,还因抱怨不上门,那就是另一番道理了。

“探丫头果真是个孩子,说话这么不仔细。”

薛姨妈也听出话锋,嗔怪了一句,摇摇头反驳“我也常听老祖宗和小姑之间感情深厚,哪会因为这一点小事就心起隔阂的定是你淘气了。”

探春低头两只手绞着衣袖,露出一副不敢说话的模样。

“好了,归根结底也是我的错。”王夫人将茶杯放下,配着素净衣裳,越发显得慈眉善目。

“也是我无能,女儿的事情要劳烦老祖宗出手,这才耽搁了去看小姑。”

众人大都暗中摇头,叹王夫人果真是念经念太多了,越发佛性了。

贾大姑娘入选女官可是一等一的大事,关系到贾府的未来。

别说是一个外嫁女病了,就是府中的人病了,都没那么深精力护着。

周围虚虚应承劝解着,气氛私下又重新凝结起来。

“哈哈哈。”在这个时候,王熙凤咯咯笑开了,“要我说,这可全都是老祖宗的错。”

她这话说的大逆不道,而熟悉的人却不吃惊,都知道这定不会如此莽撞,必定还有后手。

贾母看她满面笑容,和其他愁眉苦脸的不同,也知她机灵,有意逗着她问“噢我倒要听听这不是了。”

“都因为老祖宗以前太疼爱敏姑姑了。敏姑姑这么大的人,就是外头做了主母,心里也还当自己是老祖宗最疼爱的女儿。

“这会一有不顺心,难免要撒娇做出些张致来,好让老祖宗记着继续疼爱。”

王熙凤一车轱辘的话说完都不需要停顿,只管咯咯咯笑着盖过众人,又拿自己举例。

“就是我那大姑娘,平时稍有不上心的,就要大哭大闹,好哄着我陪她。想必和敏姑姑是一样的道理。”

她这一席话说得生动,听得贾老太君是笑逐颜开。

贾母连连点头跟着一起笑,笑完又指了指王夫人对众人道“看看,还是这凤丫头讨巧。毕竟是有女儿的,懂得我这颗心。”

同样有女儿的薛姨妈和王夫人不敢说话了,只答应着“是”。

众人忙忙应和,知道老祖宗这是一心要护着贾敏了,顺着话配合一齐笑起来。

“来,平时你也多在意些大姑娘。可怜她有些单薄,我这里有新得的佛经,你替她拿了回去。”

贾母随手赐下礼来,喜得王熙凤连连奉承,只说自己沾了敏姑姑的光,又引得老祖宗笑了一回。

屋内气氛消融,而外头通报声及时响了起来。

“林府让人送东西来了,整整好大几车呢。”

2

王熙凤知道老太君定会喜欢,亲自出去瞧了,又快快回来笑道。

“我的话再没错的。老祖宗你可是没瞧着外头,那么大的车箱、那么多的礼物。”

她手上夸张比划着,也不要人催促,径直念起礼单来。

几箱的瓜果、几箱的土仪、几箱的上好珍珠。又是连排的人参,又是成串的佛品。

源源不断的礼物名从她口中流淌而出,听到后面大厅众人都蒙了,王熙凤也掌不住咯咯笑了出来。

她一转手中的帖子,拍拍上头的厚度笑道“这都是敏姑姑的一片心呢,她也是惦记您的。”

贾老太君早就喜的无可无不可,心头柳暗花明,从一开始就连连开口笑着应好。

又有身边人连着恭维,说姑奶奶怎么怎么孝顺,怎么怎么在心里念着,听得老太君更是大悦。

贾母心中欢喜,也要众人一起欢喜,吩咐今儿月例多加一倍,又派人取大把大把的铜钱往外发喜气。

一时气氛更是融洽、笑盈满面。

王夫人由着众人奉承取乐了一阵子,停了好一会儿也顺着前话接了句,“之前是媳妇想岔了。既然这样,我也想着,先让探丫头上门送个礼如何,也好道歉亲和亲和。”

说着她便将头转向了贾探春。

探春只连连应是,说母亲的话不敢违背等语。

略有脸面的嬷嬷们都没应声,依旧在说热闹虚言,心想着王夫人孝顺太过了。

特意上门道歉哪有娘家派人回去道歉的道理。

她们心底想的明白,面上却不显,只等着看老太君的道理。

若是老太君说好,那自然是好的。

若是老太君不喜,到时候再开口也行。

贾母正让鸳鸯锤着腿,让她手上多用些劲儿,别是没吃饭没力气了。

说完又端起茶杯慢悠悠抿了口。老年人动作本来就慢,老太君又更慢,等得众人都屏息起来。

她好不容易喝完茶,将茶盖落在杯子,在周围众人衬托下,显得吧嗒一声越发清脆。

这声犹如是砸在了王夫人心口,让她心头一跳。

“这倒是个好主意。”老祖宗缓缓开口了,连声音也是慢慢的。

不等其他人恭维应话,老太君又自己接了下去。

她的声音不大,在府中却是格外有分量“道歉却是不必,就让三个丫头和宝玉去看看吧。记得先递拜帖,别直眉楞眼就打扰。”

这样一来,就从贾府娘家要低头,变成疼爱外嫁女给足面子。

众人都赞老祖宗说得好,王夫人也垂头应是。

而贾宝玉是其中最为欢喜的一个。

他搂着老太君的脖子猴在她身上,开开心心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这就去看看林妹妹。到时候让林妹妹也住进来,姐妹们一起才好呢。”

“好孩子,那是当然。”贾母搂紧了这个凤凰蛋,笑眯眯赞了一句。

“老祖宗的主意自然是好的,宝丫头要不要也去看看。”王夫人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儿子,听他一口一个林妹妹的叫,笑意不变一指宝钗继续。

“宝丫头来时也路过扬州,想必也是缘分。”

宝玉顺着她的话看向宝姐姐,心头欢喜非常。

自家三个姐妹都是好的,新来的宝姐姐也是精灵神秀。若是能一起出去玩当然最好。

“老祖宗让宝姐姐也一起去吧,多热闹啊。”宝玉搂着老祖宗摇晃,扭股糖似的撒娇,秀美面上都是讨好。

“这孩子,可别晃了。”贾母被闹得越发开怀,拍着他肩膀哄道“你宝姐姐上回说的扬州事情正是有趣,我可舍不得放走,还要留着多听听。你们先去吧,林妹妹还等着你们的。”

宝玉还要撒娇弄性,就听得宝钗含笑的声音平静响起。

“老祖宗说的是,我也要准备宫中陪侍选取。等回来了我再看也是一样的。”

听宝钗都这样说了,宝玉只得歇下这股劲,转念将心思移到没见过面的黛玉身上,又重新欢喜起来。

他恨不得立马就飞奔出门,好直接见到林妹妹。

黛玉可不知道贾府中人正在念叨自己。

林府在京城的府邸早就收拾过了,而属于自己的院子更是处处都好。

她这一圈走下来,哪哪都合自己心意,少不得叹一句还是二哥做事作为妥当。

“姑娘,二少爷在门外等候。”

她刚刚想起二哥,二哥就出现了。

黛玉莞尔笑了下,出门往外间大厅走去。

林温正坐在最下首,门窗开得大大的,光亮映照在喝茶的人身上,透出温暖的色泽。

“二哥。”黛玉亲亲热热唤了一声,跳着脚步两三下就要上前。

“可小心些,别摔着了。”林温放下茶杯起身,让人将黛玉扶到椅子上坐好。

黛玉被搀扶着在主位坐了,眼睛还是跟着二哥。

这会见到久未逢面的哥哥心生喜悦,声音清脆问好“我刚刚还在念着二哥呢,二哥就出现了。”

“哦因为上次自己跑出去生病睡好几天的事情念着二哥吗”林温笑了一下,好相貌非常适合蓝色,透着温文儒雅的好相处。

就是说出的话太一针见血了。

“哎哎哎。”黛玉伸手挡住脸庞,五指放开露出眼来,眸子溜溜达达转了一圈。

早知道就不在二哥面前说话了。这下好了,被旧事重提了。

若是三哥在跟前还能和二哥稍微抗衡一下。

现在就剩下四哥和自己,怕是一起被打包卖掉的份。

“好端端的叹什么气。”林温不为所动,看妹妹在指尖后露出的灵动眼眸,撑了一会还是起身。

“哥哥找着了翠玉糕,正好端来。外边有小亭子你去坐着歇歇,别老是在屋里。”

“京城也有翠玉糕呢。”黛玉内心暗喜,知道这一遭算是过去了,面容乖巧顺着话转移话题“四哥在哪呀,都没瞧着他。”

林温微微一笑,“我看四弟清闲,给他找好了先生,让他上学去了。”

林温笑起来分外好看,活脱脱像话本里温和有礼的翩翩公子。

而在黛玉眼中,那张好相貌背后都是四哥含泪的苦恨。

一上京就被揪去读书,她都能想象出四哥一把鼻涕一把泪背书的场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