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花朝庙会(1 / 2)

加入书签

“赐金银项圈二对、凤尾罗二端、玉如意一个……”

宫人按着签儿一份份唱过。

每个人的份礼都由盘子装了呈在前面,轻易就能看出不同之处。

贾府姐妹们和宝钗是一样的,史湘云加了个串珠。

唯独宝玉黛玉多了两柄鸳鸯芙蓉扇,连装着的盘子都是红色,与其他人相异。

待谢礼宫人走后,史湘云捻着自己的串珠,看着同色的盘子,口中唤二哥哥。

“多久没见着了,二哥哥也不打发人来看看我。”

“我近儿读书呢,差点连林妹妹的生日宴都没法来。”

宝玉冲自己从小一块长大的云妹妹笑了笑,说着就看向林妹妹感叹。

“幸而老祖宗让我出来了,不然可就错过这次。”

他看向两个装着一样东西的盘子,对黛玉笑道:“妹妹有什么想要的?从中拿就是。”

“都一样的,还有什么想要的?好哥哥你可别恶心我了。”史湘云直率地笑了声。

她摇晃手中的串珠链子,心直口快道:“若是看上我这珠子还有可能。”

黛玉弯弯眼角瞥过一眼,学着她的模样,露出自己右腕上的链珠晃了晃。

上面绛红色宝石雕刻成圆珠水滴状,颜色更为闪耀。

“今儿刚得一套红色头面,其他的倒也不必了。”

她令人将自己的赐礼收了下去,不再和宝玉的摆在一起。

宝玉好半天没插上话,等她们告一段落连忙解释:“林妹妹若是有更喜欢的,可以直接拿我的凑成两对。”

“我的意思是,那鸳鸯分开了倒显孤独。”他真诚叹了一声。

贾宝玉是个连放风筝,都忧心独一个风筝飞走、落到荒郊会寂寞的人。

所以他一次性要放掉两个风筝。

遇到如此鲜艳的鸳鸯芙蓉扇——尤其上头的鸳鸯还是一对,心头戚戚也不忍分别。

倒没有其他轻薄的意思。

而落在旁人的耳中,就各有各的深意。

史湘云摇晃着珠子直白地皱皱鼻子。

林清才从外边回来,直接就是一句:“大比也要近了,不知贾表哥功课如何?”

宝玉听到大比手心下意识一抖。

他本来描摹大字应付了事还好过日子。

等到北静王一开口,府中书塾也呆不下去了,还要特意去请外头的先生。

那先生瞧着老迈,打起板子来却啪啪作响。

宝玉一想起来就手心疼。

“我那有一副绝好的题目,本在思索,正好和贾表哥一道破题。”

林清看宝玉强行掩饰痛苦之色,嘴角翘了翘,拖着人就往外走,口中还说着父亲也在能一起看等语。

宝玉想到那个儒雅又严格的林姑父,什么鸳鸯扇子孤不孤独的心思都抛远了,脚步拖延被人拉了去。

史湘云瞅着人一路苦着脸拐弯不见了,手中转动的珠子也停下来。

她在心头啐了啐这个呆子表哥,这才转脸看向黛玉。

“既然今儿林姐姐得到了一套绝好的头面,那这些扇子翡翠的林姐姐可还要?”

“宫中赐下的东西罢了。”黛玉看出她的心思,挥手让侍女托着盘子再回来。

“若是云妹妹喜欢什么,挑走就是。”

史湘云听着这话,果真上前了几步,往盘子里打量张望而去。

她眼睛四顾,手心径直领起那个鸳鸯芙蓉扇,搁在手中扇了几下感受风声,“那我要这个。”

黛玉挥手让人拿走,令侍女将剩下的放回库房,平时无需放出来。

史湘云也不转串珠了,光摇晃着鸳鸯扇,在黛玉面前走了两圈笑嘻嘻。

“看这么漂亮的鸳鸯,林姐姐真的舍得?”

那鸳鸯的确是绣得分外漂亮。纯色芙蓉、五彩鸳鸯。

而且史湘云观察过了,这和宝玉的扇子搁在一起,都能直接组成鸳鸯交颈的图画。

贾元春是宫内的贵妃娘娘、荣国府的大姑娘、宝玉的亲姐姐。

赐下这些东西的用意也很明显了。

史湘云虽在常事上大大咧咧直率不拘,可轮聪慧,也是能看出这些门道的。

她不信林府千金会没看出来。

黛玉不甚在意地点点头,心头在想要回去看软绵绵的兔子,没装下一个鸳鸯扇子。

史湘云细细观察过,见她是真不在意,噗嗤笑了声将扇子往前一递。

“我就是开个玩笑,哪能真的拿林姐姐的东西。”

“她们库房都封好了,你拿了就是你的了。”

黛玉摇摇手指头拒绝了扇子,口中念着要去看看雪兔,强行让湘云收好。

“我真的带走了?”湘云见此反而踌躇起来,临走时还强调重复问了一句,展示出扇上的鸳鸯。

“拿走拿走,一个扇子,也值得这样问?”黛玉眼眸澄澈直视她。

等贾府姑娘们都告辞后,黛玉急急回了书房看到雪兔,眼眸都弯了弯。

扇子哪有雪兔可爱。

小小只的兔子老老实实蹲在桌上,叽叽叽叫唤着,长耳朵立了起来。

它被黛玉搂到怀中,一起听着千金们送上的贺礼。

下头侍女念出一个个单子,念到第二个甄千金时,被叫了停。

“前面不是有一个甄千金的礼了吗?”黛玉捏捏兔子短短的小腿,抬眸联想起前话。

兔子舒舒服服躺着,红眼睛微眯,长耳朵左右撇开。

侍女没有黛玉这么好的记忆,往前边单子翻了翻,才发现出不同来。

“之前是京城中甄千金的礼,如今这个是姑苏的甄千金送礼。”

“许是分家之故。”侍女给出一个猜想。

姑苏那么远,能打听到林家生辰再送礼上门,实在是过分有心了。

黛玉让人将礼呈了上来,发现不是她以为的金银珠宝之类,而是一个绣着竹林森森的锦囊。

这锦囊十分精致,郁郁葱葱,竹节青叶小石子栩栩如生,一针一线细细勾勒。

青青翠翠之色,瞧着就让人喜欢。

黛玉爱这一抹青翠,让人将癞头和尚送的种子移了来,正好放在这锦囊之中。

她往腰间系了系,对着镜子照了下,分外的妥帖。

“玉儿在看什么呢。”贾敏从屋外进来,含笑看着自家女儿。

黛玉给她展示了锦囊,又指了兔子给母亲看:“母亲,我也想养这样的兔子。”

“这不是北静王的?”贾敏一眼看出它来历,熟练地顺了顺兔子。

雪兔没有面对外人的避让,乖巧地叽叽叽卖着好,圆溜溜眼珠转着,趴着好好的给摸耳朵。

“这可是宫中的独一只,外头很难找着,母亲去给你打听打听。”

这话一出口,雪兔红宝石般的眼睛都睁大了些,毛遂自荐般叽叽叽大声了点。

它绕着黛玉指尖一圈圈转,试图让自己留下。

黛玉看出它的意图,揉着兔子软软的短毛笑道:“这是谁家的不好,偏偏是北静王的。能留的一时,也留不了一世。”

兔子伤心一摆首避开手指,往窗外帘子处窜了窜。

它回头嘤嘤嘤了一回,见没人留下自己,哼唧一声飞快消失了。

黛玉习惯了它的离开,踮起脚尖看白箭一般的雪兔溜走。

她一挥手,剩下的礼单也不听了,让人全部收到库房中。

“宫中赐下的东西也收好了?”贾敏随口问了一句,看女儿点头,便了然。

“日后有宫宴,那贵妃许会有别的小心思,玉儿不必和她太亲近。”

她在闺中时身为唯一嫡女,和嫂子王夫人相处得只是淡淡,并无深交。

因而对王夫人的大女儿也没什么交情。

贾老太君自她上京头一回见面,就提过想要联姻,被她直接拒绝了。

自己女儿定是要嫁个专一的。

如宝玉那般多情怯弱、北静王那般风流专横,皆是不可。

“这就是三殿下送的书?果然有心了。”贾敏看到桌上书籍,转了个话题。

她之前也替女儿打听说书籍的下落,可惜没有音讯。

如今三皇子这一出手,既然让黛玉喜欢,那林府中人也会一起喜欢。

“他倒也是个好的,这次还送了我东西。”

贾敏想起三皇子后院的寡淡、为人的高雅,揉揉女儿的脸玩笑:“这算是借着玉儿的光。”

黛玉鼓鼓脸颊,问是什么,难道也是书籍?

三皇子不会将书籍到处送人吧?

“是人参王。的确是有心的。”贾敏重复了一遍评价。

之前她在扬州大病一场,对外宣称都是人参王治好的。

在京中也有类似传闻,说是人参王能治百病。

人参王难得,如今三皇子还特意送了个品相皆是上乘的,称得上体贴入微。

“不过我冷眼瞧着他也是体弱,和我当初有些相像,难得他还能出来行事。”

黛玉依偎在母亲怀中听着话,口中下意识接道:“是呢。我第一次见三殿下,也是这样想的。”

她在诗会上初见三皇子时,也和母亲一般感叹对方毅力。

那病和自己曾经相似。若换到自身,定是要卧床歇息的。

幸而现在母亲和自己都病愈了。

黛玉想到这里,脑海中灵机飞快窜过,模模糊糊的念头闪起。

她沉默地用心想了会,也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颦眉有些安静。

“玉儿可是累了?”贾敏心思都放在女儿身上,很快抛开三皇子,劝着黛玉去歇息。

“晚间郊外还有花灯会,让哥哥们带你去瞧。现在先歇歇为好。”

黛玉点着头回了院子,脑海中思绪一回,还是一无所获。

她在昏沉沉的思索中睡去,一觉无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