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晋江独家(2 / 2)

加入书签

他笑了一下,抬头望着豆芽菜:“从来没有什么完美好人的存在,我是想做些好事儿,给大家提供便利,一是大家都不容易,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另一个就是给咱们家积累些福报,让崽崽以后的路更宽些。机会都只有一次,若是没人承情,还产生了升米仇斗米恩这种情况,那这些好事儿就没必要做了,反正损失的不会是咱们就是了。”

林元心道相公在他心里就是最完美最好的,不过他没有说出来,而是伸手摸了摸他俊朗的脸颊,嘟哝:“都瘦了!”

沈岳抓住他长了些肉的手指,低头在上面亲了一下:“也就这两天

了,明儿个从应聘的秀才里面挑出来两个,叫他们接手学务这块的事情,平常卢秀才和周路忙的时候,也可以由他们帮忙代课。”

“另外就是食堂和学生宿舍管理这块,陈老头识字又懂账务,明儿个把他叫上熟悉一下流程,带一带,以后这块就交给他管了。”

陈老头是陈婉的爹,在被土匪抓住前,他曾做过十几年掌柜。

被土匪抓了后,他有时还被土匪们拉着去算账购买物资,基于这个原因,他才没有像其他男人一样,不是被杀就是被折磨致死。

“还有……”他道:“你再问问村里的哥儿或丫头们,有没有愿意跟着陈老头打下手干杂事的,有的话就让他们过来,招三个人,一人一个月半两银子,包三顿伙食,若是干的好,以后会酌情提升薪资。”

他们家买的这批人,有四个做了厨娘,食堂和林家各分了两个;六个做了杂役,三个地方到处跑;还有一个做了车夫,剩下的全去种地去了,能用来在家里、学堂、沈园周转的人太少了。

他打算以后学堂的杂役就聘用村里人,村里学生多,两厢可以相互监督,不好用的话就解聘,再重新招。

家里的话,他们其实很多事都是自己做,留两个杂役,日常打扫卫生,干些杂事,给王大娘和陈婉两个打下手就行了。

沈园里留四个,打扫卫生,侍候来往的客人,若是后续人还不够用,就可以考虑再买人,或者是从林家村里招人。

外村的人他是不会用的。

信不过。

“好。”林元懂他的意思,“我明儿个问问。”

然后第二天一问,在林家干活儿的几乎所有人都举起手:“我家哥儿可以!”

“我家丫头可以!”

然后没过一会儿,大家就争起来了:“你家哥儿马上出嫁了!”

“你家丫头乳臭未干,盘子碗都端不稳。”

“你家哥儿不会做饭。”

“你家丫头笨手笨脚。”

……

林元无语了好一阵,只得开口喊了停,说道:“识字懂算账的优先。”

他道:“学堂里干活儿,这两样都是基本技能,都得有。”

话一出,现场顿时不吵了。

有人开始后悔当初林家学堂招哥儿或丫头的时

候,怎么没把家里的大龄哥儿或丫头送到学堂里。

众人纷纷感叹,确实后悔了。

林元道:“现在还有机会,若是想把孩子送学堂,现在就可以送。”

柳婶子惊讶:“现在还可以吗?早上过来的时候,听人说沈园和学堂里都挂了告示,住宿生招满,就不会再招生了。”

“而且束脩……”陈婶子有些迟疑:“要五两银子吗?”

其实大家早上听到消息的时候,都有些懵了,不知道自家娃娃下一年要上学,是不是也要交这么多的束脩。

五两银子?

以现在的条件,不是出不了,而是出了之后,手里攒的银钱就全没了。

众人都殷殷切切地看着林元,期盼他否定这个说法。

林元也没让他们失望,笑了笑:“先前发生了那样的事,外村的孩子纷纷从林家学堂退学,家长也在外边说些不三不四话,叫我家相公寒透了心。但林家村人是不一样的,村里人还依旧相信学堂,相信我相公,就冲这信任,我相公在一日,林家村的孩子们读书束脩都不会变。”

“男娃娃半两银子,女娃娃三百文,不变?”柳婶子确认。

“是,不变。”

林元有力的话语让众人都松了口气,相互对视了一眼后,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庆幸与幸灾乐祸。

谁不知道,那些外村人先前骂林家学堂的时候,也没少连带着骂他们林家村人,说他们这些人软骨头,喜欢巴结林家人,眼皮子浅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以后迟早会后悔。

但实际上,他们早上来的时候可看到了,说他们眼皮子浅的人现在正在沈园里求人呢。

是的,外村人确实在沈园里求沈岳呢。

当然,说求也不太准确。

“哎,当初也是家里忙,所以才让孩子退学的,后来发现孩子极爱读书,就觉得无论如何都要供他读书,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是啊,我们村的孩子也是,回家之后抱着书本不放,天天练字到很晚,家里觉得既然喜欢读书,那就咬牙供到底吧。”

“我们知道学堂束脩涨了,我们也不愿意叫学堂吃亏,这样吧,我们都出三两银子,沈小哥,你看看怎么样?”

……

这些是最先退学的那些

孩子的村长,三四个老头儿一脸遗憾,纷纷说着孩子多爱读书,不能读书就是此生遗憾。

沈岳扯着嘴角,皮笑肉不笑:“我家学堂不招走读生了。”

“不招走读生?”老头儿们一愣,面面相觑:“什么意思?”

“招的学生除了林家村的孩子们,都得住学生宿舍专心读书,休沐的时候才能出学堂。”

沈岳接着道:“住宿费、伙食费一年下来差不多是四五两银子。”

再加上束脩,得七八两银子了,村里人哪肯干啊。

老头儿们顿时急了:“能不能通融一下。”

沈岳摇了摇头:“走读太浪费时间了,学生们应该把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才能进步更快些。”

郭家村村长不解道:“学堂不是还要求学生们回家干活吗?这难道不是浪费时间?”

“学堂这个要求,是让学生们体验父母的辛劳,知道父母养育他们的不易,进而知恩感恩,而不是让他们闭上眼睛死读书,不知礼不懂礼,把别人的一切好心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受人之恩却不知感恩,行那白眼之举。”

四个老头子的脸刹那间五彩缤纷,精彩极了。

沈村长叹了口气:“哎,是老头子目光短浅了。”

沈家村人虽然是最后抛弃林家学堂的,但也是唯一和林家学堂撕破脸皮的。

他昨儿个没脸过来,就叫沈王氏过来问问。

原还想着大不了叫村里人多出些束脩,哪成想今儿个早上,刚到沈园就见到了外边贴的告示。

告示上说学堂不再招收走读生,贴出来的时机还那么凑巧,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昨儿个叫沈王氏来询问,林家这边猜到了他的用意,连夜想出的应对之举。

想来是不愿再叫他们这些附近村里的孩子来林家学堂了。

沈村长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沈岳却好似没看到他的脸色,轻笑道:“哪里话,沈村长是我最佩服的长辈了。”

他道:“目前学堂就这么大,先生就这么多,能招收的孩子有限,所以就先紧着住校生来了。以后若是学堂扩建了,会多招些学生的。”

“说实话,十里八乡的孩子们来读书,学堂自是欢迎的,毕竟附近要是能出个人才,还是从学堂里出去的,

也是学堂的光……”

几个老头儿听到这里,脸上已经红了青,青了紫的,难看极了。

因为各个村里都在传林家想巴结他们,讨好他们,所以学堂才会收那么低的束脩,就是想在他们村里的孩子考□□名之后,占他们的光,占他们的便宜。

现在沈岳说这个话,显然是已经听到了那些中伤之语,反过来一遍遍地挖苦他们呢。

老头儿们觉得脸都没了,顿时待不下去了。

不过事到如今,他们已经不敢去撕破脸皮了,只能勉强撑着脸皮,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等以后学堂扩建了再。”

“好。”沈岳笑了笑,站起身来:“那我就不留诸位了,客厅里还有人等着,我去看看,诸位慢走。”

说完,提起衣摆,就先出了门。

老头儿们脸瞬间黑成了锅底。

郭家村村长怒道:“欺人太甚!”

“他也不怕把人都得罪了,在太河镇混不下去。”李家村村长道。

沈家村村长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站起身道:“上几个私下放话让他混不下去的人,一个已经被砍了头,还有两个现在还在牢里受审呢。”

几个村长一愣,瞬间觉得背上发寒。

沈村长继续道:“他一个林家村村长,只要林家村服他,听他的话,凭着他占有一千多亩地,上面都不会动他。”

“更别提……”他叹了口气:“现在传言,学堂里致仕的老大人是京官,还是进士出身,来投到他座下的,除了六个举人,还有十来个秀才,有这些人在,你们觉得有些话还适合说出口吗?”

“这些人又不是冲着学堂来的。”郭家村村长嘴硬。

“是啊,不是冲着学堂来的,但老大人他在这里,还放任林家学堂为他招生啊!”

一句话说的几人鸦雀无声。

半晌,一直没说话的王家村村长叹了口气,站起身往外走:“回去都约束着村里人,有些话少讲的好,不然你都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什么人。”

“什么意思?”郭家村村长赶上他。

“你说老大人为什么不去府学,不去县学,偏偏来了什么都没有的林家学堂呢?”

众人一机灵,回过了味。

突然之间有人想起了一件事:“林家人虽然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