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1 / 2)

加入书签

白令望浑身发凉,四肢百骸没有一处是温热的。

连流淌的血液都凝结成了寒冰。

明明是春暖花开的三月。

但他却觉得自己犹如坠身于十二月寒冬的冰湖。

巨大的绝望,如同冰冷刺骨的湖水铺天盖地而来。

将他彻底地淹没。

湖水冰凉,让人透不过气来。

他一点点地陷落进深不见底的冰湖里。

无力挣扎。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从身体里流逝。

越来越接近于冰冷的死亡。

白令望双眸泛红,唇无血色,用一种近乎于哀求的眼神看向含章公主。

“殿下,是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事情,所以惹殿下生气了?”

“你告诉我,我一定会改的……”

“是不是因为白天我跟别人说殿下是我的未婚妻,所以让殿下不开心了?殿下,我以后再也不会这么说了,你不要生我气了好不好?”

“殿下,不要赶我走,我真的会改的……”

白令望就像是一个溺水的小孩,拼命抓住含章公主这根救命的稻草。

想要满身狼狈地爬到岸边去。

可含章公主却宛如一位冷血无情的刽子手。

亲自宣判了白令望的死刑。

她将白令望推入更深的万丈长渊,不给予他半丝生还的机会。

含章公主讽刺地看着他:“白令望,你最大的错处,就是不得本宫的欢心……”

“从头到尾,你在本宫心中就只是一个用来逗乐的小玩意儿,本宫之所以会看上你,不过是因为你年轻体壮,可以给本宫一个孩子,本宫想用这个孩子,来修补本宫与驸马之间的裂痕……”

“本宫不爱你,这便是你最大的错处……”

含章公主轻轻地抬起冰冷浓黑的凤眸,用讥讽嘲弄的眼神看向他。

将他的尊严狠狠地踩在脚下,碎成了无数片。

“——这你也能改吗?”

“我能改!”

白令望红着眼眶看向含章公主,脸色惨白如纸,浑身都在颤抖。

面子和尊严他全都不想要。

他只想和含章公主在一起,让她回心转意。

白令望浑身冰冷,通红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含章公主的脸,毫无血色的嘴唇不停地打颤。

“只要殿下肯给我时间,我一定可以改正。”

“一年不够就两年,两年不够就三年,总有一天,我会让殿下爱上我……

“求求殿下不要赶我走,不要扔掉我……”

“不要像扔垃圾一样扔掉我……”

含章公主眼睫轻颤,几乎要落下泪来。

她咬紧牙关,攥紧了拳头。

染着丹蔻的指甲深深陷进了她的手掌心里。

但她却好像没有感觉似的。

浑身上下的力气全都用来强撑出对白令望的厌恶。

含章公主缓缓勾起红唇,露出一个讽刺的笑容。

漆黑冷漠的凤眸里溢满了讥讽之意。

“白令望,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你还像是个男人吗?本宫最讨厌的,就是你这现在这副哭哭啼啼的模样,在本宫眼中,你甚至还不如那些面首来得讨喜……”

白令望的心脏疼得如同被冰冷的利刃穿透,血淋淋的撕裂开来。

他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眼眶里通红一片。

“不是这样的,殿下,你不是这样想的……”

含章公主挪开了视线,声音冰冷无情。

“给本宫滚,滚得远远的,本宫不想再看到你……”

白令望双目赤红,绷起了苍白的俊脸,狼狈而凶狠地看着她。

“我不滚,谁能不能把我从公主府里赶走!”

含章公主冷嗤了一声:“是么?”

她突然抬手,取下发髻上的金凤簪,抵在了自己白皙纤细的脖子上,用自己的性命来威胁他。

那双冷艳漠然的凤眸里没有半丝情分可言,只冷冰冰地看着他。

“你走还是不走?”

白令望被她的动作吓得魂飞魄散,脸色惨白,立刻溃不成军。

“我走我走!殿下,放下簪子,不要伤了你自己!”

最后,白令望慌不择路地落荒而逃,跌跌撞撞地离开了公主府。

明月当空,清风拂来。

白令望失魂落魄地在长街上游荡。

双眸呆滞,空洞无神。

狼狈得宛如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

曲游弦看到了他,吃了一惊。

“令望兄,你这是怎么了?被人揍了吗?”

白令望绕过他,没有说话。

曲游弦道:“该不会是被姑娘甩了吧?”

白令望身子一顿,继续向前走去。

曲游弦看他这副样子就知道猜对了,于是伸出长臂揽住了白令望的肩膀,神采奕奕地说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走,兄弟我带你去喝花酒去……”

白令望被曲游弦生拖硬拽地拉到了青楼里。

三两杯白酒下肚。

白令望突然痛哭了起来。

曲游弦拍了拍白令望肩膀:“哭出来就好了,哭出来再睡一觉,就没事了……”

白令望没有理会他,而是拼命仰头灌酒。

脑袋醉醺醺的。

他很快就不省人事了起来。

世界陷入了飘渺的黑暗,头重脚轻,身体虚浮。

白令望顺着悦耳的丝竹声,来到了记忆中的小时候。

盛夏蝉鸣,天光灼人。

那年他刚满十岁。

当时太后还在世,正值太后寿诞,皇宫里举行了盛大的寿宴。

昭远帝登基七年没有子嗣,太后抱孙心切,便下了懿旨,此次寿宴不仅让文武百官参加,还让文武百官携带家中十岁左右的男孩参加。

白令望便在受邀之列。

小时候的白令望胖嘟嘟的。

他经常被妹妹嘲笑,也没有什么朋友愿意跟他玩。

所以白令望的性格特别自卑腼腆。

那是他第一次进宫。

寿宴在晚上戌时举行,但朝臣们白天就进了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