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78章谈妥了……(1 / 2)

加入书签

谈妥了慈幼局的事情。

乔庭渊总算是放下了心,这起码有一阵子不用再管文化事业的发展了。

凭心而论,经济的发展反而要比文化发展容易得多,而一般文化发展都在经济之后,一旦人富裕起来,文化风气就需要正确的引导。

这个引导才是最耗费时间的。

乔庭渊懒洋洋的坐在靠椅上,手下面压着的还是一卷卷的案子文书,他正在仰着头放松心神,但是脑子却还没有停下来。

眼下毛衣正式卖的火热的时候,但是很快就彻底入冬了,毛衣的销量可能还会直线上升,但是趁着冬季,乔庭渊还是想让县城的百姓们多挣上两笔。

冬天的时候老百姓们也大多都在家里,田地里都是等待着收获的种子,没有什么好忙碌的了。

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做些事情,挣挣钱。

乔庭渊正想着,安穗递了封信来,还是前阵子乔庭渊给雯娘写了信,眼下正是雯娘的回信。

雯娘现在也能写一写基础的字了,虽然字体秀气、没有多好看,但是够用是够了的。

雯娘的大意是赵沛做事儿稳妥,已经找了县令把一直闹事的外地亲戚赶走了,以后也不用怎么担心的。

她现在也很好,就是家里的两个老人,爷爷奶奶的身体似乎不大好了,经常的请大夫。

雯娘上门看望了好几次,两个老人都是卧病在床,恐怕是身体虚了。

一旁的吴衣水正抱着小碗,小口小口的喝着红枣水,脸色红润,她看见了乔庭渊皱着的眉头,随即询问了来龙去脉。

“上个月我铺子里还送了两根人参来,品质不错,拿来补身体最好了。”

“还有鹿茸,熊掌的,这些咱们吃了也补得太过了,给祖父他们是正好的。”

“再找点贴身的绸缎,都是丝缎的,老人家穿着舒服。”

吴衣水很快在乔庭渊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把老人家的各方面补品都安排好了。

若不是老人家住在大伯家,不好插手贴身照顾这样的事情,吴衣水说不定还要送两个细心、精通医术的仆人过去。

乔庭渊看着忙碌的吴衣水,淡淡的一笑,总算是心情好了一些。

希望他还能是有机会再多见几次老人家,在这个通讯见面不便的时代。

主要是他有皇命在身,轻易在这里是不能走的。

不幸运的话,恐怕要见上一次,就是生离死别的事情了。

想到了上回见面还是带着吴衣水回去那一次,又觉得这当官没什么意思。

好不容易辛苦考上了,当了官,却还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一面。

乔庭渊心里有一些不算舒服,一直在心口有这个事儿堵着难以入睡,直到了第二日还是蒙蒙亮的时候,他就被后院里养的鸡鸭鹅的出来觅食的声音吵醒。

“嘎嘎嘎”

乔庭渊磨了磨牙,推开窗户,身上穿着毛衣,看着那群跑来跑去的胖白鹅,心里忽然一动。

这么冷的天,不来一件羽绒服可惜了。

羽绒服的填充物基本上都是鹅绒或者是鸭绒,绒毛基本都是长在脖子到胸腹之间不含羽梗的毛。

因为像是鸭子与鹅都是能够在水里游泳的动物,所以绒毛很厚并且保暖的同时还能够防水。

乔庭渊想到了这件事便很快的找人来负责此事。

先前面霜加工厂里已经固定好了一批人,而毛衣加工厂里也是,在这些工厂会对工艺不熟练的人进行筛选淘汰,现在乔庭渊一说要让衙门组织开办一个羽绒服的工厂。

虽然百姓们还不理解什么意思,但还是非常踊跃的报了名。

像这三个工厂,目前是由官方开办的,也就是相当于国企,等到了后期,乔庭渊会渐渐的把这个股份转让一些出去,让私人也参与进来,提升变革革新的可能性。

又保证这三个工厂不会对整个县的经济发展产生坏的影响。

毕竟乔庭渊也有老的一天或者是调走的一天,他也没有办法在那种时刻能够越过其他人来管制工厂的发展。

不过眼下这个迈入冬天的时候,鸡鸭鹅什么的绒毛能够收集到的也少。

一时之间鸡鸭鹅的宰杀量剧增。

乔庭渊还顺便便宜享用了几顿清汤的鹅火锅,烧花鸭、烤鸭。

但是这种禽类的毛发带着的味道不是很好闻,需要进行一番处理,经过多次水洗处理清洗还有漂洗、脱水的工作,再进行高温的消毒处理。

因为条件简陋的关系,高温的条件也很简陋,但是只要能够达到去味、去除一些细菌就足够了。

如果有条件的话,再用香水进行一番熏制就可以了,只不过这一批货的价格会自然而然的往上抬了。

“一定要在第一场雪落之前做出来。”

“光是运输,现在都要个四天的时间。”

这还是沈家陆续在路上建立起来了相应的补给站的关系,所以把刚开始的那种六七天的速度已经加快了很多。

“还要做宣传。”

乔庭渊正在翻阅着手册,因为衣服肯定要适应朝代的关系,乔庭渊适当的给了两种选择的羽绒服。

一个是贴身款的,款式与现代相似,但是更为的紧身,这种是能够外面再套一层轻便的罩衣。

一个是直接把羽绒服做成了康朝服饰款的,上面还绣了花,而后方便人们在里面套衣服。

所以这两个的工序上,价格又是天差地别。

乔庭渊心里寻思着,绣花的也就做个精品推销出去,再配上熏香,做到极致的一条龙服务。

至于贴身的就大量出厂,分个熏香与不熏香版本,挣个量产钱。

在加紧羽绒服的销售过程之中,羽绒服的推销,乔庭渊也没有忘记。

索性现在冬天,乔庭渊给自己两个好兄弟送过去羽绒服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远在京城的查松、还有平老将军以及谭知府,照例是给清黛阁放上一些。

都是兄弟的家长。

乔庭渊合计着,眼下是与沈家的稳定合作,沈家也多次想试探乔庭渊的口风,把臻园县的生意一口揽下来。

尤其是这款羽绒服推出来的时候。

“大人,听闻您对字画对诗的研究颇有造诣,这是先代画家遗留下来的传世之作,市面上难能可见,还有当代的清贵文豪的题诗。”

“您看”

这就是乔庭渊看着沈家人一脸郑重的从箱子里拿出来的东西。

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说是乔庭渊喜欢字画、吟诗。

乔庭渊面上自然还是笑嘻嘻的模样,只是心下皱了皱眉,这应该是被人坑了。

不过乔庭渊也不会指明,反正乔庭渊也不打算让沈家把臻园县的外贸出口生意全包了。

那到时候,等到沈家把货源全拿了,岂不是说多少成本价就是多少成本价了,任人拿捏。

乔庭渊还不打算让沈家这样就把一个县城里刚刚发展起来的第二产业的根子就撰在手里,于是笑眯眯的打着圆场。

眼下羽绒服的货虽然是要运出去,可前不久县城里来了许多的生面孔,其中就有其他商会派来打探情况的人。

于是沈家也不敢和乔庭渊闹掰,只好笑呵呵的说“乔大人从前都一直照拂着咱们沈家,沈家也不忘记旧情,所以想和乔大人叙叙旧而已,这字画只要大人满意就行。”

这就是一手感情牌。

又隐晦的提醒着,从前沈家可也是帮了乔家不少忙。

乔庭渊见他没有明说,这事儿也就当做没有听懂。

当年固然是有恩情的,乔庭渊也不是这么不念及旧情的人,所以才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把面霜香露的生意以及后来毛衣的生意都给了一份沈家。

既然沈家还说乔庭渊不念及旧情。

乔庭渊这个小心眼微微一笑的表示,他这个事儿记下了。

等这事儿过了,沈家又赶忙拿着羽绒服去卖货了,虽然事儿没谈妥,但是钱还是要赚的。

乔庭渊怕他们搞鬼,又派了两个人和沈家的人一起,虽然画面一度有些的尴尬。

羽绒服便在全县城的殷切的目光之下,在马车笃笃声之中迈向了代表着众人富裕春节的京城周边各省。

县城里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着过年的事情了。

眼下的花儿也该枯萎的枯萎了,盛开的花儿也少,所以香露面霜的厂子里也都暂时给一部分的人解放,回家安心准备过年的事情。

至于毛衣厂里,本县的羊毛都差不多收取干净了,还从隔壁几个县城里收购。

乔庭渊还因此收到了宁涣之的来信。

“好兄弟,听说你现在搞得毛衣什么的很需要羊毛这些东西,要什么统统给我说。”

“我最近日子过得是真惨啊。”

“连吃口肉都难啊,这个县城里要什么、什么都没有。”

“那城里的人还有个完整的衣服穿,乡下的人都是拿树叶子当衣服穿。”

乔庭渊也听说了宁涣之那个县城的事情。

现实情况就是宁涣之的那个县城和乔庭渊所在的县城从前比较富裕,因此也被土匪们侵占的比较厉害,遭受的灾难也就更多。

所以在恢复经济的时候,都考验着县官的组织与判断能力。

宁涣之在乔庭渊看来,胆识与能力都是有的,所以既然宁涣之这么开口说了,乔庭渊也打算把两个县城里的商业贸易也开通一下。

毕竟随着臻园县的名声越来越火爆,东西越来越火,也就意味着原料的缺失,联合周边的地区也会更加有利与臻园县的经济发展。

不过眼下乔庭渊先和宁涣之商量好,乔庭渊这边再让主薄他们做好去那边商谈的准备,就可以在冬天这个最需要保暖衣物的时候,有着源源不断的羊毛和绒毛供应。

臻园县的冬天来得晚,但是到底温度也降下去了,街上的人身上大多都穿着毛衣,款式肯定没有卖出去的那么精致,都是花纹。

但肯定都是实打实的保暖。

“大人,山上的那批人也都陆续的搬下来住了,但是总是不太遵守秩序,闹出来事情。”

乔庭渊心里哼了两声,“闹事的人都直接记在名单上,第三次就直接关进地牢里冷静两天。”

这群一直固执在山上的人,基本上就是给乔庭渊筛选出来的搞事情的人,基本上的身份都是几个部落里的头头、领导的人,就是干部这一类。

乔庭渊后续的一系列措施,已经让绝大一部分都能够放心这位新知县不会乱搞,便能够让大家从山野老林之中回到平地上安心居住了。

更别提还有后面挣钱的事情,就这样都没有办法让那些住下来,基本上都是证明着,这些人是吃到了混乱时期的好处了,成了掌权的人,一直放不下。

现在闹事,也不足为奇。

乔庭渊也不打算安抚,闹事就抓起来。

“还有大人,慈幼局也已经建成了,书局的人也已经把您说的那种教材都送到位了。”

主薄手里拿着工作手册,这都是跟乔庭渊一起工作之后养成的习惯,因为乔庭渊问事情问的很仔细,各方面都要顾及到位,主薄索性在册子上把事情一件件记下来禀报。

“嗯,开春春收之后就准备开学吧,现在慈幼局先让那些孩子们住着,过年的这段时间,经常让人去街上转转,把无父无母的孩子都捡回去。”

主薄唰唰的在手册上记下,转而说起下一件事,“大人,最近一直有许多其他地方的人来打听羽绒服的事情,咱们县的人都守口如瓶,瞒得好好的。”

“就是这个大家都听说羽绒服卖出了高价,都心急的想要拿到自己的那份酬劳。”

“快了,等两天应该就有钱回来了,你们先把发钱的册子再对一边,免得忙中出错。”

主要也是这些钱是整个县城的收益,所以加在一起的收入可想而知的多了。

这么多钱,在重重山路之下,想要带回来,还需要派专门的马车运送这一箱箱的银子。

就连这一阵子陆续入住到臻园县的各大商行,都是一箱箱的把银子运过来,还派送了专人护送。

而且羽绒服的盈利几乎是毛衣的三倍之多都有,就这样的销售价钱,在京城一片还是供不应求的地步,连着又让沈家送来了几千份的订单。

沈家的人似乎为了赚这一笔肉眼可观的钱,连过年都没有打算好好过了,一路颠簸在路上。

乔庭渊沉吟了一下,没有多说,“最近一定要加紧把最后一批羽绒服赶制出来,和旁边县的合作谈下来之后,也差不多到了过年的时候,就谈下来之后休沐半个月,准备过年的事情。”

“不过即便是过年,也要准备好轮值的人,不能让过年的时候,一个待在县衙的衙役都没有。”

两个人在书房谈论着公事,要赶在过年之前,把过年期间的安排都吩咐下去,保证过年时候不会发生意外的出现。

不过主薄倒也觉得没有必要这么谨慎,眼下一片和平气象的,但碍于乔庭渊的面子,还是正常的布置了下去。

乔庭渊想到了开春之后还要继续耕种的事情,连忙写了封信催促着沈家的人把找到的玉米种子运来。

他从八月就催着沈家把玉米的种子找到,这都小半年过去了,沈家的人似乎完全忘了还有这回事儿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