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江南水患(1 / 2)

加入书签

说来也巧,这边太皇太后才刚决定要将薛知道留在京中一段时间,那边就有消息来报,江浙一带连续暴雨,遭了洪涝之灾。

大楚地大物博,但也因此,各地气候不一。南方诸地水患频仍,北方却是时常连年大旱,闹得朝廷一年到头都在赈灾,国库多少银子,都是这般被掏空的。

今年的这场水灾尤其大,眼看着不但要影响地里的庄稼收成,就连河道水位也不断上涨,竟有决堤的迹象,由不得朝中诸位大臣们不紧张。

自然降水带来的影响虽然大,但也不是不能承受。然而一旦河道决堤,影响的就不是一家两家,而是数州之地。而且水龙所过之地,必定冲毁房屋,死伤无数。

虽然朝廷年年都下拨修整河道的银子,也年年都在强调治理河道的重要性,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人人揪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皇太后提议将薛知道留在京中,得到了朝臣们的一致支持。

于是,这位才致仕了几天时间的前任宰相,又被请回了咨平殿内。

江南各地的官府应对水患的经验丰富,察觉到水位上涨有异,就已经开始陆续迁移百姓,准备人工泄洪了。

只不过在如今的制度下,百姓们都是地里刨食,自然安土重迁。乍然要他们迁离赖以生存的土地,难度极大,因此迁移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

这样一来,当地官员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将所有人员都撤离出去,保证百姓们的安全,还有人留在此地,就不能开闸泄洪。另一派则认为事情紧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百姓身上毫无意义,应该按照既定的时间开闸,尽可能地将水患的影响降到最低。

是这几百户百姓重要,还是数州之地数十万百姓更重要?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就把这个难题送到京城来了。

但是到了京城,官员们还是分成两派,照旧吵个不休,根本拿不出个合适的章程。

薛知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请回来的。何不平的本意,是让他跟顾铮相互制衡,利用这件事,让他们二人在太皇太后面前出错。因为这种事,不管怎么选择,都不算错但又都不算对,将来清算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件罪证。

然而薛知道听完了各方陈词,却根本不加入这个战团,而是向太皇太后提议,派遣朝中官员前往当地,负责调度各种事宜。虽然现在情况还不严重,但不管是泄洪还是决堤,到时候势必要进行赈灾,朝廷离得远,总需要有知道情况的人在当地负责起这些事情来。

而之前一直没有参与争吵的顾铮,不但上书赞同薛知道的提议,更是主动请命,愿意前往江南,主持救灾各项事宜。

这个反应可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别说是顾铮这样的身份,就是普通的京官,这种时候也绝对不想去南方的。天灾无情,可不管你身份有多贵重,万一出了一点岔子,那就是把命都搭进去了!

这种心态,反衬得顾铮的这项请命十分高尚,朝臣们不论对他的观感如何,此刻都只有夸赞的份儿。

太皇太后自然是不舍得放顾铮出去的。

薛知道虽然还在京城,但已经离开朝堂了,如今她能倚重的就是顾铮,自然不愿意让他去涉险。但薛知道和顾铮数次单独奏对,据理力争,认为事关重大,如今必须要派人前往。

南方人口稠密,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因此也是大楚的粮仓所在,十分富庶。大楚每年的税收,南方也占据至少七成。因此这场水患不但会影响江南,更会影响整个大楚。而且这影响不是一时的,很有可能会持续数年。

天灾避无可避,朝廷能做的就是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江南如今已经快乱了套,从朝中派人很有必要。一来是让江南百姓知晓,朝廷并未放弃他们。二来也能更加及时准确的处理各种事务。三来……则是一个目前尚未提到的问题:这一次天灾来势汹汹,但其中是否掺杂着人祸,尚未可知,也需要查清。

而要做到这些,没有人比顾铮更合适。

他年轻,位高权重,在民间声望还很高,这个时候,由他出面,能够很好的安抚住百姓们的情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