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晋江独发(2 / 2)

加入书签

好吃!

不会华丽辞藻夸奖的摊主们脑中只能用这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面包松软夹杂着果干、肉松、果酱的滋味瞬间俘获了这些没有见过市面的古人,林泽毫不意外,就是吃惯了各种美食的现代人,也有很大部分还喜欢呢。

“哎呀,这叫面包是吧,俺还头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包子,哦不,是点心,不比乐仙居的糕点差……”

性格比较直白的人直接赞美,说得是真话,没有半点因为吃人嘴软的恭维。

再看那边林泽已经把竹筐里的面包摆到了竹柜上,造型别致的模样看着就舒服。

特别是那种专门给小孩做的果酱餐包,林泽可是费了心思,做成兔子小猪的模样,可爱之极,看着视觉效果就特别强。

“这位相公,你这面包怎么卖的啊?多少钱一个?”

如林泽所料,有几个尝过味道的摊主马上就问价钱了。

这么新鲜的吃食好看又好吃,要是价格不贵那就买点回家给孩子吃,孩子们肯定高兴,当父母爷奶的总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怎么苦也要尽最大能力养好孩子。

“各位叔婶儿叫我林泽就好,这是我夫郎章珛,珛哥儿……”

林泽闻言先拉着章珛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才继续说话,

“我家面包一共三种口味,果干核桃的、肉松的、还有果酱小包,前面两种是6文一块,果酱小包3文一个。”

话落,周围摊主们眼睛瞪大了下,忽然觉得自己刚才是不是吃了一个铜板。

这个价钱放在糕点铺没什么,可放在集市就是真的贵了。

林泽微笑不慌,继续道,

“叔婶儿可别觉得这价钱贵,这面包是用全白面做的,里面的材料都是上好,就拿这肉松面包来说,肉松都是纯猪肉做的,糖也是用蜂蜜代替的,是我家自己专门上山采的野蜂蜜,不仅好吃还营养。”

“镇上的肉包子一个得2文吧,可那包子只有我家面包一半大都不到……”

大家听着觉得是个理,刚才什么肉松面包尝着是有股肉味儿,果干也应该是甘甜水果做出来的,还有那果酱面包甜的,不知道放了多少糖。

不过花6文钱买块点心还是很心疼啊,再添几文都可以吃碗馄饨了。

众人犹豫,想买又心疼钱,吧唧吧唧嘴里残余的面包味儿,又回味无穷。

见状,林泽继续劝说,负手一背,特别高深的模样,

“各位叔婶儿可知这面包在海外来历可不普通,当地传说面包是一位路过道长,见当地大旱灾年民不聊生,于是可怜传授了面包的做法,使当地百姓以稀罕美食引得神仙注意,从而解救那些被遗忘的百姓……”

“之后这面包就成了当地的祈福祭祀之物,多年传承后人们虽做不出打动仙人的那般美味,但按照古法做出来的面包吃了也会对身体有益,受到福气庇佑。”

“因此,要做这面包,动手的人还须得沐浴上香,一边做一边背诵佛经,做法极其复杂,所用食材也不能有半分作假,十分费功夫,卖便宜了小子血本无归呐……”

一番胡说八道的瞎扯说得不仅周围的摊主愣神,就连章珛都听得差点以为自家的东西是神物了。

这话放在现在自然被人笑话,可放在封建迷信的古代就很有噱头了,没啥娱乐的古人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在场众人愣是没人反应过来林泽在瞎忽悠。

再听后面做面包还要焚香沐浴,背诵佛经啥的,众人更是睁大了眼睛。

“林相公,你是读书人啊?”

这年头会背佛经的除了和尚尼姑,就是读书人,老百姓很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大字不识谁去看佛经啊,那些迷信的老太太也只会念两句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再看林泽的气质,颇有书香味道,看着就跟普通人不一样。

“是的,小子不才,乙亥年秀才郎。”

林泽微微一笑,从善如流拱手酸腐两句。

“近年家中因小子念书家财散尽,日子难过须得小子撑家,可我又放不下家中老爹和夫郎,偶然在书中看到面包这等祈福食物,书中曰食之康体,小子这才来做这营生,一来养家,二来有福之物散播开来也是造福,为我日后的孩儿积福,也不亏了多年读的书让先生知道教训了……”

卖个吃的都能说成是造福百姓这么高大尚的胡扯,也就他装得出来。

大家听得一愣一愣,面包是不是有福气的他们的不知道,但这林相公竟然是个秀才郎啊。

秀才郎亲手做出来的东西那可稀罕哦,就算没福气也有才气!

在无知的百姓眼中,读过书的人随便沾上什么肯定都是好的,众人顿时眼睛一亮。

“诶,听着可真神奇,那给我来块那个肉松的吧,我家小子喜欢咸口,买回去给他沾沾福气……”才气!

“我也来两个,那个小猪模样的,我闺女小子一人一个……”

“果干核桃的那个,给我包一个。”

周围几个集市摊主成功成为林泽第一批顾客。

林泽笑容满面。

章珛侧着脑袋盯着他,努力回想自己有没有被这家伙忽悠过后还没发现的时候。

他男人真是太能扯了!

……

第30章同窗嘲讽

林泽太能扯,周边挨着他的几个摊主都没能逃过他的魔爪,纷纷掏钱光顾。

不过到底面包的价格不便宜,大家很多都是村里来卖东西的,花钱精打细算,所以每个人要的并不多,就是买点回家给孩子老人尝鲜而已。

但对于镇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花钱就爽快大方很多。

几乎每个在试吃尝过面包的味道后,都掏钱买了,还有很多牵着孩子的大人更是直接被自家孩子拽着过来,主要那针对小孩的果酱面包造型实在太可爱了。

味道也不比乐仙居的糕点差,但价格比起乐仙居便宜,非常实惠。

除此之外林泽那摊子还弄得干净,拿面包也是用的竹夹子,手不沾半点,最后用印着‘一见钟情’字样的油纸小蛋糕盒装成,看着就赏心悦目,一点都不像几文钱的街边小吃。

点心新鲜花样,油纸叠的小蛋糕盒看着更巧妙稀罕,古代没谁会叠纸盒,这心思可谓新颖吸引人至极,瞧着就让人喜欢。

有识字的看懂盒子上的字样更是稀罕的笑,目光别有深意的看向章珛,

“哎呀,一见钟情,这位相公可真是取得好招牌好名字……”

“婶子见笑了,我家夫郎嫁我后操劳,我也只能这般讨他欢心。也希望吃过我家点心的人,都能也对我家的点心也一见钟情。”

林泽态度谦虚,可说出来的话和表情就是大写的炫耀。

听见的人无不笑得停不下来,不是取笑,而是被幸福感染的笑容,还真没见过这么厚脸皮和光明正大对夫郎表达爱意的。

如果众人是现代人,铜定奉送一句‘炫夫狂魔’的外号!

面对大家投过来的目光和笑容,章珛差点没从脸上红到脚底下去。

林泽真是太不要脸了,这些话怎么好意思拿出当众说嘛。

不过虽然懊恼,但被林泽当众承认身份和爱护的感觉确实真的让他喜欢,没人不喜欢自己的爱人对外面人这般介绍自己,大大方方的表现宠溺。

以林泽的口才,以前那么难缠的客户都能给他解决,现在这些集市的婶子大叔简直就是小意思。

但凡今天从他这里路过停下脚步的人,就没有不被他给哄得高高兴兴花钱的。

带了一百五十个面包出来试卖,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光了,赚了六百多文。

主要是有不少买回家给孩子尝了后孩子没吃过瘾跑回来的回头客,这才卖得这么快,为了孩子大人们都很舍得。

这才第一天,很多人不知道面包,等名声传出去后,一天的收入绝对非常可观。

章珛抱着钱袋子兴奋之极,真没想到镇上的人这么舍得花钱,如果这营生一直能持续下去,家里就不愁温饱了。

-

推脱完没有买到遗憾的顾客,中午时分夫夫两人收拾东西,简单吃了碗清汤面,就直奔杂货铺置办家里所需。

老屋原本留下的东西少,这段时间都是将就用,锅碗瓢盆再不置办等旧锅坏了就只能干瞪眼。

还有做面包的面粉食材、工具、油纸等等也要买;另外林泽复习的书本、笔墨纸砚都需要。

因为购买的东西多,杂货铺的老板热情至极,知道合作好以后林泽肯定会长期在他这里大量购买米面粮油,对林泽想存放竹柜子的事情也爽快答应了。

林泽本来想给点存放费的,老板没要,是个会做买卖笼络客人的。

杂货铺零零总总买下来花了好几两银子,别说章珛心疼,林泽都觉得钱不禁花。

可没办法,大米白面粮油这些在现代很普通的东西放在这里就都是好东西,什么铜锅罐子碗碟家用也不便宜,样样都需要,真是想节约都不行。

其实这些都还是小的,书斋的东西才是真正花钱。

“三百千的启蒙书三本、劣等宣纸十刀、普通黑墨一块,历届乡试魁首策论一本,共十三两四百五十文。”

林泽站在书斋的柜台面前,听着书斋伙计算出来的价钱,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忍住没骂娘。

他算是彻底体会到了林建文为什么为了家产银子那么阴险连自己大哥都要整了,实在这古代穷人真的读不起书啊!

他不过买了几本书和一些劣质的宣纸墨块,就花光了他现在手上大半的银子,天知道以前林三贵是怎么咬牙供两个儿子读书的。

还好原主以前把该背的书都背得滚瓜烂熟,不然林泽估计会打消科举的念头,他只是想有个功名护身罢了,不想真学一脑子的之乎者也,还这么费钱。

“相公,要不咱们不买三百千了吧,你念给我听我也能学的……”

章珛听着书斋伙计的报价更是心肝脾肺都在滴血,他也没想到买个书竟然那么贵。

三百千是林泽买来给他学字的,就是传说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初学识字专门的启蒙书。

这些林家以前有,不过两个儿子长大书都背熟后,那些书就给二次利用又卖回了银子,寒门念书都是这么干的,节约。

既然要教章珛学认字,林泽就打算好好教,基础的教学教材不能少。

“不行,这些都要要,小二,都包起来吧……”

委屈谁都不能委屈自己媳妇,给章珛用的东西,林泽舍不得节约。

再说三百千的启蒙书不贵,贵得主要是他用来研究抓乡试重点的《历届魁首策论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清楚出题方向大纲和难度是学生必备守则!

“好嘞,秀才郎请稍等。”

像林泽这种囊中羞涩的秀才书斋伙计见得不少,也没露出不耐,态度良好的继续做生意。

“喲,这不是林兄吗?还买了策论集?怎么,林兄今年还要参加乡试啊,莫不是这晕考的怪病被哪位神医治好了?”

就在此时,书斋忽然走进两个长袍方巾书生打扮模样的年轻人。

对方穿着衣服普通,手上也是拿的不值钱折扇,不难看出应该就是普通家庭学子,但脸上却是普通人家没有的高傲,以及……嘲笑。

林泽回头很快就反应出了对方是谁,原身以前在私塾的同窗,关系不怎么好。

既然不是好关系,对方也没什么背景,那林泽自然就没顾虑。

当下淡淡一笑,直接怼回去,

“原来是王兄钱兄,前些日子听说你们又去考童生试了,现在应该早就放榜了吧,不知两位这次考过没有?想当初同窗到现在,也有十载之年,我可一直等着你们请我吃秀才宴啊……”

大稷秀才郎都会佩戴朝廷专门发放的玉佩以表身份,面前两人没有,自然是连秀才都还没有考中的白身。

就这资格还敢嘲笑原身晕考屡考不中,原身再怎么差也是秀才郎,怎么也轮不到这种人落井下石。

原身以前天资过人,私塾同窗妒忌的不少,这两人就是其中之一罢了,完全不用放在眼里。

两人的气量可没林泽大和想得开,一句话就给气到失态露出丑脸,

“林泽,你不要以为你年少考中秀才就有什么了不起,再有天赋又如何,得了晕考这种疑难怪病,你这辈子就是个废人,还敢跑来书斋,还痴心妄想考试呢,你就继续做美梦吧……”

“这就是你换亲的对象?是个小哥儿啊,也对,像你这种私德败坏醉酒闹事往人家姑娘闺房跑的人,谁家姑娘敢嫁,能娶到个小哥儿干活养你,林泽你真是走运啊,咱们羡慕羡慕,哈哈哈……”

林家的事情村民怕影响村子名声,嘴巴都很严,最近林家发生的事情都没敢往外面说。

所以面前两人还当林泽是以前嘴笨任人笑话的‘林泽’,他们每次见了‘林泽’也都是这样笑话打击,在这位曾经他们遥望不及,现在过得不如他们的落魄才子身上找优越。

不过这种奚落对现在的林泽来说完全就是不痛不痒的毛毛雨,半点感觉都没有。

林泽只觉得面前两人嚷嚷得跟苍蝇似的烦,不就是笑话打击戳人痛楚的事儿嘛,当谁不会啊。

“两位仁兄真是慧眼如炬,能娶到我家夫郎这般好的小哥儿确实是林某走了大运,不过我观两位仁兄印堂发黑,看来最近诸事不顺,估计童生考试又落第了吧?”

“哎,考不起两位也别灰心,下次继续就是,反正你们也考了十年了,不差再来几次,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哪里爬起来就从哪里再跌倒就是……”

“不过有句话我不得不说,两位仁兄莫怪我说话直爽,既然两位印堂发黑最近就少出来走动,不然自己倒霉不要紧,连累了别人可就真是太要不得了。幸好我家夫郎旺我,我才能抵挡住冲击,家中还有事情,就不唠叨了,你们慢慢选书,可记着千万别碰,黄道书很灵验的。”

一本认真指点模样的说完,林泽就提上自己的东西,牵着章珛转身走人。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王钱两人站在原地脸色气成猪肝。

想骂回去林泽都爽快走得连背影都没了,简直气死,只能也拂袖走人。

今日这林泽倒是嘴利!

.

这幕冲突看得书斋伙计直摇头,这种吵架他也见多了,其实读书人真没普通百姓想得那么全都高风亮节,里面的龌龊不少呢。

除了书斋伙计,角落另一个正在选书的中年胖老爷也把这场戏看完了,心里乐得不行。

“诶,刘小二,刚才那带着夫郎的相公是谁啊?我看着挺有趣的,听刚才他们吵架,那相公还是个秀才啊?真没看出来,他怎么不带秀才身份玉佩出门呢,碰到事情有功名在身别人也不敢太过冒犯吧……”

李广财走到柜台跟书斋伙计说话。

他常来书斋给儿子买笔墨纸砚,书斋伙计跟他很熟,对他问话答得热络,

“怎么,李老板这是又想请那位秀才郎给你家小子当先生了?我劝你还是算了吧,念书师从可尤为重要,那位秀才郎在镇上名声不太好,还得罪过东郭私塾的魏夫子,你要是找了他,以后镇上可就真没秀才会教你儿子了……”

“哎,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嘛,前几天我家那混小子又把先生气走了,这回还揍了人家,现在整个镇上以及方圆十几个村子的秀才见了我家就跟见瘟疫一样。”

李广财提起给儿子找先生的事情就头疼,老来得子,开始还高兴,谁知道后来是个要账的小祖宗。

“不过话说回来,刚才那位秀才郎我瞧着挺不错的啊,他名声怎么不好了?怎么会还把东郭私塾的魏夫子给得罪了呢?魏夫子可是德高望重啊。”

“那说来话可就长了,那秀才郎叫林泽,以前是镇上挺有名气才学的学子……”

书斋暂时没其他客人,刘小二无聊八卦得起劲儿。

李广财可是东街绸缎庄的老板,不算大员外,但也小有身家,对方感兴趣,他说得好肯定能得不少赏钱。

-----------------------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作者我真的试过手打蛋清,天知道手都抽筋了,手打蛋清这绝壁是个力气活!

(作者我愚蠢的算错了上夹子时间,哭笑,今天早点更新,应该是明天2号晚点再更)稍后为你更新最新章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