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45章(1 / 2)

加入书签

林依依最近都不想去王哥那里买菜了,吃的时候不是很爽,花钱的时候却很爽,随便买一买,就十几二十去了,这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人都会变得吝啬起来。加上家里有黄豆芽绿豆芽、小玉米笋、土豆、鸡蛋,所以她不想去买菜了。

现代人说,钱不是省出来的,是靠赚的。但是这话放在这个年代却是错的,老话说钱是要靠省的,这话还是有道理的,至少这个年代,钱就是靠省的。

10月1日发的豆芽,10月4日一大早的,崔苹就来拿了,崔苹来拿的时候,林依依把剩下的两斤豆芽也还给她了:“苹姐,这是剩下的两斤黄豆,这是这次的四斤豆芽。”

崔苹看着林依依,她话没有说仔细,但是崔苹当然听得懂。她道:“一一妹子,你这是不发豆芽了?”

林依依道:“是的,我男人怪我每天只顾着发豆芽,他不让我发了。”

崔苹:“……一一妹子,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一斤黄豆发四斤豆芽,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你说是不是?但是我觉得这也公平,不然我咋能让你白干活呢?你拿点好处,帮我继续发豆芽,咱们不是都好吗?”

林依依:“要不你跟我男人谈?我们家都是他做主的。”

崔苹:“……那行吧,我找他谈。”

林依依又道:“苹姐如果想吃豆芽,往后可以拿蔬菜来跟我换,半斤蔬菜一斤豆芽,我这点主意能做,但是一个礼拜也只能换一斤了。”

崔苹合气道:“那敢情好,谢谢一一妹子啊。”这语气有点敷衍。

崔苹一走,王奶奶又来了:“一一闺女啊,你那个豆芽让我也换一换呗,半斤蔬菜一斤豆芽,咋样啊?”要知道小王那边要两块钱一斤呢,用半斤蔬菜换一斤豆芽,等于一块钱一斤,王奶奶高兴死了,“一一闺女啊,我就一个礼拜换一次,也不要多。”

林依依想了想,她手中绿豆加黄豆有100斤,如果放着肯定喂虫子了,半斤蔬菜一斤豆芽,她还是赚的,每个礼拜给王奶奶换一回,家里多了个蔬菜,她也可以少买蔬菜,省钱了。她点头道:“我每个礼拜可以匀出三四斤豆芽,但是我不卖,只换,王奶奶

您如果有熟悉的人,也可以介绍他们来换。但是规矩得讲好,一个人一个礼拜只能换一斤,免得他们拿去卖掉。”

王奶奶赶忙道:“那真是太好了,我有好几个姐妹了,你今天能换吗?”

林依依:“……能,今天发了几斤准备自己吃的,能匀出三斤。”

王奶奶:“你等等啊……什么蔬菜都能换吗?”

林依依:“能的。”

王奶奶跑回家,再次来的时候,拿来了一把菠菜:“一一闺女啊,给,半斤菠菜,这是去小王那边买的,今天天还没亮就去买来的。”这一把菠菜,只能吃一餐,一斤豆芽能吃三餐,王奶奶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林依依没有称,只能毛估估的从一篮子的豆芽里拿出四分之一,这一篮子是四斤:“王奶奶,我没有称,就大概的抓了一下,如果缺斤少两的,那也不好意思了。”

王奶奶:“没事没事。”反正这换的还是她占了便宜的,“一一闺女啊,我去叫我老姐妹了,你给等着我啊。”

林依依:“哎。”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王奶奶又叫来两个老奶奶,她的姐妹淘都是她这个年纪的,其中一个用半斤豌豆换的,另外一个用半斤韭菜换的。

看着换出去的豆芽,换回来的蔬菜,林依依找到了乐趣,以后蔬菜总算不用买了。

中午林依依做了换来的菠菜,青炒菠菜、韭菜炒蛋,主食是白馒头,他们家面粉有点多。

她饭菜才做好,看见肖宇拎着一个大包裹回来了。林依依:“这是什么啊?”

肖宇:“内蒙古的战友寄来的东西,还没拆包呢。”

林依依去房间拿来一把剪刀:“快拆,包括那么大,不应该就奶粉吧?”

肖宇道:“我也不知道。”

等肖宇把包括拆开之后,林依依看的惊呆了:“天啊,宇哥,你这是什么革命战友?真是太客气了。”

的确是客气,对方寄来了四罐奶粉不说,可以让林五弟喝四个月了,虽然这个年头的奶粉一罐只有450克,还有两条风干的羊腿,为了羊腿便于储存,在风干过程中,盐的比平时要多一些。所以这边收到羊腿之后,还是完好的,没有一点发霉的迹象。

两条羊腿包括骨头,大概有6斤重

。风干的肉占重量,四斤鲜肉才能风干出一斤干肉。所以不得不说,肖宇这占有够大气的。

肖宇道:“革命战友,生死兄弟的那种。”

林依依:“那我们得回礼吧,不然太不客气了。”

肖宇:“回什么?”

林依依想了想家里的东西,似乎没什么好东西:“虾肉干和富强粉?”这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米?”

肖宇:“那就虾肉干和富强粉吧。”

中午,肖宇去上班的时候,去了一趟邮政局,寄了5斤富强粉和2斤虾肉干,还有20块钱的奶粉汇款单。

这个礼拜林家兄弟没来县城,因为上工很忙,周一的时候,王奶奶带着两个老姐妹在和林依依换豆芽。

转眼间,时间到了10月底,这个月,林家弟弟们一次也没来过,估计是地里忙的走不开,而林依依靠着山药、小玉米笋、豆芽、以及和王奶奶他们换的蔬菜,撑过了一个月,这个月她除了花钱买了2斤鸡蛋之外,什么菜都没有买过。她觉得还挺欣慰的,多亏了豆芽还能换菜,但是她每个礼拜只换三斤,不能影响王哥。而且,她换的蔬菜是人家花2块钱一斤买的,所以也不影响王哥。不过她精打细算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已经是顶顶好的了。至少她有白米饭吃、有白馒头吃,肖宇不至于吃饱,但是七分饱是有的,而她自己呢,却能吃饱。

她知道有些蔬菜可以省,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省的,比如鸡蛋。所以一个月两斤鸡蛋还是要的,每天蒸蛋羹补补身体。

10月底,林依依的第二个小说十万字真假千金的稿子已经写好了,加上5000字的民国小说,她去寄稿子的时候,把这个月的稿费也取了,七万字拿了140块钱,5000字拿了5块钱。一共145块,加上之前的77块,有222块了,林依依给自己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把222块存进去了,这是她的私房钱。至于家里平时的花费,当然用肖宇的钱了,肖宇每个月工资80块,足够他们一个月的开销了。

而县城报社那边,林依依这个月都没写,在困难面前,她还是选择了现实,先寄稿子给市里出版社赚钱要紧。

11月初的天气,逐渐凉了,林依依没什么衣服,林大丫的衣服根本不能保暖,所以她想给自己买毛衣

,买棉袄,至于织毛衣是不用想的,她没这本事。这不,不管是毛衣还是棉衣,只能靠王哥了。

这天大清早的,天才微微亮,王奶奶和林依依就去了王哥那,肖宇抱着林五弟也跟去了,让媳妇一个人去,他可不放心。

王哥这两个月利用豆芽方子赚了不少钱,而且,他转手又把豆芽方子卖给了其他县城的黑市,所以别看他花了1000加房子买的豆芽方子,其实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

王哥:“一一妹子今天想买什么?”

林依依先挑了两斤鸡蛋,加上居民福利,一个月三斤鸡蛋,刚好一天一个。然后又挑了两斤萝卜,两斤芋艿:“王哥,你这里有票吗?我想买毛衣和棉衣……我家有三个半大小子、一个三岁的娃子,四个长辈。”至于肖宇,衣柜里有军用的大衣,还新的,比棉衣还保暖呢,所以她只想给他买件毛衣。

王哥:“一一妹子,你要么不出手,要么大生意。这毛衣票我有,但是棉衣没有,只有棉花,你也知道这年景,棉花流出来的也少,就是好的年景,棉花也不便宜,现在这棉花虽然不是必需品,但是价格也不便宜,一斤棉花要5块,你看怎么样?”

王奶奶:“这可不得了了,一件大人的棉衣得2斤棉花,半大小子也要一斤半,一一闺女,你得买不少。”

林依依算了算,肖家四个长辈、加上自己、林五弟、想到最近很乖的林家三个弟弟,一共9个人17斤棉花,加上家里的被子来个六斤的:“我要23斤棉花。”

王哥:“成,还是今年最新的棉花,23斤棉花115块钱,毛衣票要几张?”

林依依:“2张。”

王哥:“毛衣票我算你2块钱一张,2张是4块钱,加上115块棉花,加上菜钱20,一共139块。”

王奶奶看着肉疼:“一一闺女,你可真会买。”

林依依笑笑:“我男人刚到手的工资还不够,我还没捂手呢。”肖宇同志一个月80块钱的工资没了,但是为他爷奶和爹娘买的,不亏。

肖宇看见林依依出来,惊呆了:“你这买的什么?”别看23斤棉花斤两才23,可是棉花轻啊,一斤棉花面积就不少了,更何况23斤。

林依依道:“这是给大家做棉衣的棉花,今年新的棉花,给爷爷奶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