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 / 2)

加入书签

2岁的小吉祥身上背了一个小挎包(布包),是梁氏模仿解放包的样子给孩子做的,解放包太大了,孩子背着也不方便,而且解放包面料特别,还挺重的,孩子也背不动,所以做个布包轻便一点。他身上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短袖T恤,一条黑色的裤子,鞋子是梁氏做的布鞋。这衣服和裤子是林五弟穿过的,林依依把林五弟穿过的衣服裤子都整理打包给梁氏了,林五弟的衣服面料都是很舒适的,再说穿过的衣服棱角都被磨平了,孩子穿在身上就更加舒服了,而且,这些衣服都很新,就算有一个地方有洞,剪个可爱的图案补一下也是看不出的。

可别小看别人穿过的衣服,在这年代,谁家不是大的穿过再给小的?再说,旧衣服可以当抹布、可以做拖把、可以做鞋,如果不是交情好,人家那是旧衣服都不会给的。更何况林五弟的旧衣服还很新。梁氏拿到这些衣服的时候,高兴极了,齐菠菜酸里酸气的话她都不在乎,她知道,齐菠菜那是羡慕肖瑞穿不上这些衣服。

说句实在话,梁氏觉得即便自己做,也做不来这么好的衣服裤子,这些衣服裤子可以穿到她儿子长大了。因为……林五弟也会长大,长大之后的衣服剩下,还可以给她儿子穿。

在这个年代,有些人去看对象,都会借别人的新衣服,所以林五弟穿下的衣服,对梁氏来说,真的不是回事儿。

小吉祥奶声奶气道:“有吃饱……吃饱了……”说着,他挺起自己的肚子,不过他人小,肚子也就这么点大,又拼命地挺起来给林依依看,这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林依依道:“难怪小吉祥长高了,原来是吃饱了。”

小吉祥:“长高,上工。”

林依依:“小吉祥这么乖,想要什么奖励吗?”

小吉祥是知道奖励的,林依依经常奖励他,这会儿听到奖励,他有些羞涩地不好意思开口。

林依依笑开怀了:“还知道难为情了,你等着,二伯娘给你去拿吃的。”

梁氏:“二嫂,不用的。”感觉他们好像特意来要吃的是的。

林依依没当回事,去房间里拿了点吃的,也就两包小饼干和几块大白兔奶糖。小饼干是奶香味饼干,一小包里面有四块,是她在系统商城买的手工饼干,没有牌子的,没有牌子也就意味着不会有问题。小包装袋也是透明袋子,在别人看来,以为这是大城市来的饼干,就是大城市里来的人,也不会疑问,只当是自己没吃过的牌子。

林依依自从手工肥皂开始,找到了买手工制作品的快乐,因为都没有牌子,没有标志。

林依依把两小包饼干和大白兔奶糖给小吉祥:“来,把你的小书包打开,二伯娘给你装进去。”

小吉祥:“谢谢二伯娘。”

梁氏:“他每次看到二嫂,眼睛里都是光,二嫂给他的小零食太多了。”

林依依:“那也是因为咱们小吉祥乖巧听话,再说了,家里也没多个孩子,你也不要太拘着他。”

梁氏笑了笑,把一边的篮子拎过来:“二嫂,我今天去摘了毛豆,今年的毛豆不错。”

林依依:“家里种了毛豆了?

梁氏道:“是的,队里发的粮食吃吃够了,所以孩子他爸整把自留地用来种菜了,种一年菜、再换成种粗粮。”

梁氏和肖宾都是能干的人,养猪养鸡都没有落下,队上的粮食够他们吃的了,更何况还有三分自留地,而且粮食多了会烂掉,所以自留地就干脆种菜了。

林依依:“老三是个能干的。”

梁氏:“我听娘说,二哥和二嫂打算住在乡下了?”她是不羡慕县城的,像她这种大字不识一个的去县城,恐怕活都活不下去。

林依依道:“是的,我过两天要去公社做干事了,对阳光公社下面的生产大队我都不了解,所以想要了解一下,住在县城的话不好了解。而且这边刚好有托儿所,我把小五给扔进去,5岁的娃了,不能再玩得像个猴子似的。”之前不拘着他,是因为年纪还小,现在虽然也小,但是看他晒的像个黑球,林依依决定要让他收收心。

梁氏:“这个我知道,二嫂想要知道什么事情可以问我。”

林依依:“三弟妹现在空吗?空的话现在跟我说说?”

梁氏:“当然没有问题了,我们阳光公社下面有13个生产大队,分别是我们大塘生产大队、上林生产大队、黄家岙生产大队、尚家凹生产大队、小谢家生产大队、二湖生产大队、白泥弯生产大队、洪茶生产大队、东山村生产大队、阳关屯生产大队、赵桥村生产大队、渔王村生产大队、最后就是公社所在的阳光镇了。”当然了,镇不是乡下,没有生产大队,所以阳光公社严格说起来是12个生产大队加一个镇。

林依依拿了纸笔,把这些大队的名称记下:“这些大队有什么特色吗?”

梁氏道:“有些有,有些没有。比如咱们大塘生产大队,有个水库,里面养着鱼,鱼也是我们大队的收入之一,但是这也算不得什么特色。如果说养鱼,非渔王村生产大队不可,他们大队的鱼,是咱们整个公社出名的,那可是一笔大收入。”

鱼肉虽然腥,但是那也是肉啊,而且鱼肉的价格也不便宜,供销社在卖4毛钱一斤。梁氏接着道:“所以在咱们这些大队里,渔王村生产大队是最富有的,很多姑娘都想嫁到那边去。以前我结婚前,听大家在说渔王村生产大队如何的富有,那里的人养得如何的好,我也想嫁过去,后来婆婆用50斤粮食定下了我,我就过来了。我嫁给肖宾的时候,大家都羡慕我呢,因为我一过来就有青砖房住,二哥又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学生,还是在部队里的,所以大家都说我嫁到富裕人家了。

不过,我嫁人的时候,年景不好,家里也没有给我嫁妆,我就自己一个人带着几件破衣服过来了,那个时候觉得很羞愧。可是现在想想,我家人能把我嫁到肖家,已经是对我最大的慈爱了,如果把我嫁给差的,嫁给老头子,我该怎么办?”饥.荒的时候,有些人家为了粮食,把女儿嫁给老头子的不是没有,他们只要粮食,才不管女儿怎么样。

林依依:“你说得也有道理。”

梁氏继续道:“除了渔王村生产大队的鱼出名之外,洪茶生产大队的茶叶也非常有名,至少咱们这边县城的都知道,但是茶叶不好卖,也因此,和渔王村生产大队的富裕不同,洪茶生产大队挺穷的,因为很多山地都用来种茶叶了,茶叶便宜,如果拔了又可惜,不拔了又占地,我娘家就是洪茶生产大队的。”

林依依:“那想喝茶的话,还可以请三弟妹走走关系了。”

梁氏:“二嫂喜欢喝茶?我明天回娘家一趟,给你拿几斤过来。”

拿几斤……林依依被梁氏的豪气吓到了。要知道在后世,茶叶都是几两几两来的,这几斤几斤的,能不把她吓到吗?且不说茶的好坏,就是再差的,也是几两几两卖的。林依依的确想要茶叶,本来没有这个想法,现在梁氏说了,就有了想法了,茶叶她也有用处。林依依道:“三弟妹帮我带几两就够了,我用富强粉跟你娘家人换。”

梁氏:“换啥?我娘家都用麻袋装着茶叶的。”

林依依:“……”豪气的梁氏是个茶二代。

梁氏接着道:“第三个出名的大队白泥湾生产大队了,之前二嫂换的蟹和虾应该就是那边来的。那边靠海,站在村门口都能看见大海,还看不到边。我听说有一年台风非常地厉害,海水把大半的村庄淹了,大家的损失是小事,还淹死了很多人。”

台风的祸害林依依当然知道,可惜这个年代没有准确的气象预报,在后世,都是提前防御的,所以死人这种事情基本不会出现了,因为台风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在家里,政府部门都会做好抗台工作,除非有些人活腻了,要在台风来的时候出去浪。

梁氏又陆陆续续地说了些,直到外面响起声音。

“姐……”

这大嗓门……一听就是林四军。

林四军:“姐,我们来了。”林四军牵着林五弟跑进了院子,但因为林四军背着东西,所以没有林五弟跑得快。

林五弟一跑进屋子,小吉祥就叫道:“小五舅舅。”

林五弟看到小吉祥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笑容:“哎。”然后又看向林依依,“姐,我来了。”

林依依:“这是哪里来的小黑炭?”

林五弟又是一愣,随即道:“我是小黑炭,姐夫是大黑炭。”

躺着中枪的肖宇,正在午睡。

林依依一听,乐了。

林四军:“姐,我口渴,有凉茶吗?”

林依依:“姐今天刚回来,还没茶,你忍一忍,姐现在烧。”

林四军:“那我喝水得了。”

林依依:“不准喝,水喝多了肚子会长蛔虫,你不希望你的肚子长虫子吧?”

成功被吓到的林四军:“……”

梁氏道:“去我家喝,我家里有。”说着,她起身,“我也该回去了。”

林四军:“那我忍忍吧。”去肖家一点点的路,他也懒得走。

林依依对梁氏道:“你再坐坐,不用管他,我去烧水。”接着又看向林四军,“你这背篓里放了什么,我怎么听到动静了?”

林四军:“啊……是两只鸡。”说着,他打开背篓的盖子。

两家的母鸡吃蚯蚓长大的,为了每天吃一个鸡蛋,林家弟弟们把母鸡养得非常好,他们把鸡蛋送去供销站的时候,人家都说他们送来的鸡蛋大。别人家的鸡蛋一斤有10个,他们家的鸡蛋一斤八个就够了。

一般的老母鸡一只也就三四斤,林家弟弟们的老母鸡一只得有六斤。

林依依:“你怎么把母鸡背来了?打算养到我这里?”林依依心想,这小子不会准备住在这里,所以把母鸡带来,用来早上下蛋吃吧?

林四军道:“拿来送给你的……”他抹了一把额头,上面都是汗水,“你不是要住到乡下了吗?你这里没猪也没鸡的,咱们家里有八只老母鸡,所以拿了两只过来,你放心吧,咱们又买了两只小鸡仔。”

林家四兄弟,林大军和林三军是半大小子,林四军是小子,林五弟是小孩,但是,他们拥有4头猪,8只母鸡,对于他们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来说,这是多么富裕的身价,所以林家弟弟一出手就两只母鸡。

这叫咱别的没有,就是鸡多。

梁氏听着林四军的话,看着背篓里的肥鸡,心里有些酸,谁家兄弟有这样好的?不过也是,二嫂把他们养大,供他们读书,他们现在长大了,知道回报自己的姐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