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伏羲观主(1 / 2)

加入书签

伏羲观建成已超过百年,殿宇楼阁气派自是不凡。

杨宗谨和秦祈跟在那名道童,来到伏羲观主明微真人的修道之地。只见巍峨的大殿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清净环宇”四个大字,字里行间透露着霸道与自负。

再往里看,在道家三清的巨大雕塑前,一名浩然白须的老者盘膝而坐。双目紧闭,手持拂尘,一派自然清静。

这人大概就是明微真人。

道童作揖道:“师尊,客人带到。”

明微真人缓缓睁开眼,站起身,手中拂尘一挥,作揖道:“贫道明微真人见过杨提刑。”

杨宗谨忙还礼:“岂敢,晚辈不敢受前辈如此大礼。”

明微真人“哈”了一声,笑道:“以前常听人言杨提刑鱼肉乡里,实为恶霸。如今一见,足见谣言只是谣言。”

杨宗谨回道:“晋时有人名曰周处,他曾为祸乡里被认为是一霸。后来他幡然醒悟,为朝廷尽忠而死。”

明微真人听了这话,已懂得杨宗谨话里深意,便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能有如此的大智大勇,足以名垂千古。”

杨宗谨道:“不敢,但求问心无愧而已。”

“嗯~”明微真人欣赏的看了杨宗谨一眼,又向身边的徒儿吩咐道:“快去取黄山毛峰,为师要款待贵客。”

徒儿应声离开。

明微真人又向带杨宗谨来的道童吩咐道:“我们不可慢待杨提刑的朋友,你去吩咐明月童儿,命他带杨提刑的朋友绕道去前厅奉茶。记住,要好生招待。”

“是,师尊。”道童向杨宗谨行了个礼,离开去传达师尊的命令。

杨宗谨望着这名小童的离开,心想清风明月这两个字,不正是西游记里道童的名字吗?

明微真人从殿中走出,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贵客,请里面就坐。”

杨宗谨来到明微真人面前,退后一步以示敬重:“不敢,道长先请。”

“既如此,贫道就不客气了。”明微真人在前带路,杨宗谨和秦祈走在后面,绕过三清塑像来到后堂。

杨宗谨注意观察殿内环境,装饰与器物毫无奢华。

只是这三清塑像,杨宗谨总觉得哪里不

对。

道家三清,分别是分别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在没穿越前杨宗谨也曾经参观过其他道观,特别喜欢看三清塑像。

但在这三座三清塑像面前,杨宗谨不知为何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古怪。

来到后堂,杨宗谨也暂时放下心中的疑惑。只见后堂正对着门,写着“天地”二字,真就笔走龙蛇,霸气十足。

“请。”明微真人请杨宗谨坐在这两个字前的蒲团上坐下。

杨宗谨请他先走,明微真人也不再客气在刚才那块蒲团的对面,盘膝而坐。

“请。”明微真人又请杨宗谨入座。

“多谢前辈。”杨宗谨这才照办,学着明微真人盘膝而坐。

两人隔着四四方方的矮桌,面对面的微笑。

秦祈站到杨宗谨的身后,一声不吭。

明微真人道:“听贫道那不成器的明月小童说,杨提刑带着手下在疏离山里闲逛。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杨宗谨回道:“没错。今日天气不错,晚辈带着手下在山中踏青。”

“哦?”明微真人捋须大笑道,“杨提刑可真是好兴致。疏离山山势险峻,只有从伏羲观后院的一条小道可通往山上。”

言下之意是杨宗谨在说谎。

杨宗谨笑道:“上山的路岂止一条,不然前辈何必派小童告知明月,说带我的手下绕道去前厅奉茶。”

明微真人见杨宗谨如此难缠,便道:“杨提刑所言有理,是贫道老糊涂了。”

杨宗谨忙道:“不敢。”

明微真人立即转换话题:“杨提刑面色苍白,似乎身上有疾。”

杨宗谨心想,这件事说了没啥大不了。便把自己被李兴用百花杀所伤之事,避重就轻的说了一遍。

省略很重要的部分,只留下简单的部分,三言两语便能说得清楚。

明微真人听了,说道:“剧毒‘百花杀’原是黄巢之物,黄巢出家,没有后人可以传此物。据说此物落在蜀中唐门的手中,配合唐门奇门暗器‘暴雨梨花针’,神鬼莫挡。”

又听人提起唐门!

前面提起唐门的人是神医雨桑,如今提起的人是明微真人。都是武林前辈,应该不是有预谋。

难道真的要不远千里赶往唐门求证吗?

宗谨有些拿不定主意。

明微真人看杨宗谨异常的沉默,又问道:“杨提刑莫非是想到了什么?可以说出来,说不定贫道可以帮忙参详一二。”

杨宗谨撒谎道:“晚辈并非江湖中人,对唐门一无所知,正在努力回想关于唐门的信息。”又向明微真人道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