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狠辣的试探(1 / 2)

加入书签

襄阳王府东跨院的某个房间里,杨宗谨半坐半躺在床上。在他的床边的地上,刺啦刺啦的冒着热气。

那是药碗打碎造成的结果。

而给杨宗谨送药的人,也被王府亲兵给团团围住。生怕那人狗急跳墙,来一个鱼死网破,伤害到杨宗谨。

秦祈吓得站起身来,叫道:“这药里放的是剧毒,好狠毒!”

送药的人乃是襄阳王的亲信。

他听了,立马辩解道:“在下绝对没有伤害杨提刑的意思,真的不是在下。”

已经吓得言语错乱,逻辑混乱。

亲兵首领喝道:“此人意图伤害杨提刑,将他拿下。”

“慢着!”杨宗谨沉声道,“容我问他几个问题。”

亲信扑通一声跪下,抱拳恳求道:“杨提刑求你明察秋毫,我真的是被冤枉。”

杨宗谨从容道:“你回答我的问题,我自会想办法帮你洗脱嫌疑。”

亲信连声称是。

杨宗谨问道:“抓药期间,你可曾眼神挪开半点?”

亲信道:“绝对没有。我是盯着抓药的人,一下子都不敢挪开眼睛。”

杨宗谨又问道:“那么熬药的时候呢?”

亲信想都没想肯定的回答:“也没有。我是王爷的部下,王爷待我恩重如山,甚至亲自前来关心熬药的情况。我怎敢挪开一眼,违背王爷的意思。”

杨宗谨点了点头,宽慰他道:“你且委屈一日,容我去查看一番。”

“多谢。”亲信磕了个头,然后被王府亲兵押了下去。

杨宗谨变得沉默不语。

秦祈也不敢打扰。

就这样僵持着。

直到襄阳王闻讯赶来,看到眼前这一切,忙问秦祈原因。

秦祈把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襄阳王,并请他做主。

襄阳王怒道:“好个韩让,竟然投靠敌人给杨宗谨投毒。等我把他抓出来,好好的问一下他,看他到底有没有良心。”抬腿要走。

杨宗谨却叫住襄阳王:“韩让并不是真正的凶手。”

襄阳王闻言一怔:“他不是凶手?”

杨宗谨笑道:“他的确不是凶手!”语气十分的肯定。

襄阳王转过身来,看着杨宗谨,忙问道:“莫非

你已经查出谁是凶手。”

杨宗谨点了点头。

“你难道有分身术,都没去现场就知道谁是凶手。”襄阳王不只是夸奖,还是揶揄杨宗谨,脸上流露出古怪的笑容。

“凶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杨宗谨只是微微一笑。

屋里只有杨宗谨、襄阳王和秦祈。

秦祈忙道:“我寸步不离,怎么可能下毒。”

襄阳王冷哼一声,说道:“难得是本王要对你不利,这逻辑说不通啊。”

杨宗谨道:“王爷有意试一试我的推案手段,故意亲自下毒。”

襄阳王面色不改,冷笑道:“你说话要讲证据,不然本王视你为污蔑本王,那可就闹得不愉快。”

杨宗谨道:“如果王爷不是亲自下毒,那么腰间玉佩就不会起雾。”

襄阳王听了下意识的看下腰间悬挂的玉佩,果然上面一层水渍。

在古代,无论是皇族还是贵族,亦或者是地方豪强,都有胸前佩玉的习惯,那是身份的象征。地位越高,佩戴的玉佩就越大。

杨宗谨解释道:“药罐虽然热气腾腾,只要不用靠太近是不会遇到起雾。只有特别靠近,然后站着装作若无事的投毒。水蒸气就会扑到玉佩上面遇冷凝固,从而形成少量的水渍和痕迹。”

襄阳王从腰间解下玉佩放在桌上,一脸的微笑。

杨宗谨继续道:“襄阳王本是心思缜密之人,断不会给我留下这样的把柄。一来是因为紧张事态的发展,二来是存心给我留下破绽。”

襄阳王双掌一击,喜道:“杨提刑果然心细如发,能看出本王的心思。”大方地承认了自己干的事。

杨宗谨道:“就是不知道襄阳王为什么要试探?”

襄阳王笑道:“你心里很清楚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不确定你的手段,断不能让你和秀玲见面。”突然眼神一凛,语气沉重:“那将会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杨宗谨脸色瞬间凝重。

秦祈看了看杨宗谨,又看襄阳王,隐约觉得这里面的事情蛮大。

他正要开口,却听杨宗谨道:“秦祈你去给我再熬药,并且请王府亲兵把韩让放了出来。”

襄阳王都还没说怎么处置韩让,杨宗谨就替他做了决定。

祈不敢动,看向襄阳王。

襄阳王微笑地点头。

秦祈这才离开。

襄阳王等秦祈走后,小声问道:“你为什么不肯告诉他这些事?他虽然只有十二岁,这件事毕竟他是当事人。”

杨宗谨叹道:“十二岁的少年,正是大好年华。卷进这些事里,我于心不忍。还是再等一等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