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茶馆听书(1 / 2)

加入书签

景阳镇上。

一间不算大,摆设却落置有序的学堂中。

台上有位着灰白儒袍的教书先生正朗声讲颂着什么。

学堂内竖着一块淡绿色的事物,正对着大门口,中间便是坐落着的桌椅,淡绿色的事物上写着什么“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之类的话……”

堂下前排坐着三四个约摸七、八岁的小孩,其中有一个小孩吸拉着鼻涕,呆呆得望着台上走动的先生。

往后学子的年龄似乎逐渐增大,到最后几排坐落着些约摸十一二岁的少年人,长开的少年们身子骨比前排高出不少,想必也是其在后方的缘由。

后排却不似前排一般,大抵是因为年龄大些,想了解的事物也和前者不同,虽在学堂中可眼睛却不自觉地瞟向窗外,似乎心儿已经飞出去了。

散漫的少年郎中有一位却极为认真,与旁边的少年形成鲜明对比,按理说这般情景先生应当会对这名认真的学子有所关照才对。

可先生自始至终眼神都落在前排那三四个孩童身上,似乎对后排的情况毫不关心。

陈时命目光如往常一样紧紧跟随着先生,耳边时有时无地低语声没能成功阻止先生的妙言入耳。

他右手持笔,在纸张上不断记录着,若是先生讲到精妙之处也附和着点头。

在一旁少年的煎熬中。

太阳自窗外照进了课堂,将课桌边缘印出闪点点微光,学堂内似乎也随着这些光芒变得鲜活起来。

随着先生罢言,说道‘下课后’,一旁的少年急不可耐的冲出课堂,仿若在烤的通红的砧板上坐了一个时辰一般,瞬间就没影儿了。

陈时命不紧不慢地收拾着东西,将笔记叠整齐放入课桌,待会还有事,带着些纸张却是不方便。

收拾好东西后,恰好先生也走了过来,二人一同走出学堂。

临近秋季的大日绽放着自己的光芒,趁自己还有力是将热量洒满人间。

课堂外是干净整洁的青石砖,满是细线的青石砖堆砌在一起,阳光将一高一矮的身影印在脚下的青石砖上。

“早点回家!”

先生说完也不等陈时命回话,径直踏着石砖走

了。

陈时命撇撇嘴,合上学堂的大门往镇北走去。

至于学堂的安全问题到不用担心,也没人担心。小镇上铺的青石砖都是大伙自个儿出钱铺的,谁有那时间来学堂作祟?

一来被人看见脸面乌光,再者学堂有啥好偷的?除了些桌椅也没啥东西了。

陈时命却没想这些,少年低垂着眼眉走在街道上,心想今日又是讲德行还有儒学,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将一些修仙人的故事。

上次可是说道赤焰真君与清澜真君斗法,光是那搬山移海那般法术就令人激动了,何况仙人斗法自然少不了些仙器法宝。

赤焰真君与清澜真君那个你来我往的打斗,可是连山川都能生生打碎,往日爬山得多久?小镇少年们可没少进行这方便的比赛,可若是能直接打碎山川那走起来不就一马平川了吗?

想到此处,少年摇头叹惜。

可惜先生上次讲到赤焰真君使出了一招回风返火正要与那清澜真君一决胜负之时,便不在言语。

先生这每日只讲授一个时辰的怪规矩让小镇少年们既爱又恨。

若是讲到仙人斗法精彩之处,少年郎们自然免不了幻想一番,自己便是那摘星拿月的仙人。可先生突然不言,就如同将他们自仙人拉到凡间。

当真是让人恼怒!

——

正午时分,小镇上渐渐的热闹了起来,比起清晨的时候,中午的人更是显得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陈时命的心神自然被到外界,小镇上能听说仙人故事的地方不多,只有三处,一处便是学堂。

二来镇上客栈也有口耳相传的故事可以听,不过少年郎们却是去不得,那客栈掌柜忒凶,嫌这帮毛头小子烦,怕打扰自己生意,自然态度恶劣。

三来便是镇北的茶馆。那说书人讲书可是引人入境,而且讲书孩童虽没钱,却能捧个人场,只要少年们没有帮家里干活,吃饭时找不人,大人来茶馆一揪一个准儿。

街边有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拿起手中的小木棍,手上一翻接着绕了一圈,像变戏法似的一扯一个小糖人就活灵活现的变出来,引得一堆小孩子围在周围叽叽喳喳的。

稍远一些。

便见着一个身着杏色衣裳的女子摆张小桌,上面垫着一

块干净的麻布,将绣着各种花草图的香囊摆在上面。

走进看便能发现有的绣着有牡丹、有的是梅花……

而远处的茶馆更是热闹,站于半街外也能听出此间喧闹。

陈时命走到门口探了探头,却见屋内错落有致的摆着几张桌子,里面的人坐的满满当当。

茶楼有两层,小二来来回回的走着,桌子上摆着几两牛肉,或者几两花生,几人一桌围坐打趣。

只见茶馆台上站立着一个头戴古学士帽,身着墨绿色布袍,面容清秀,手中握着一柄木柄较为大些的折扇,袖口处隐隐有些发白,走动之间在讲着些什么。

啪!

茶馆哄闹声瞬间一静,说书人合上折扇,清了清嗓子,今日我们来讲……

雾气蒙蒙,小镇笼罩在雾气中,街边的屋檐时不时滴答的滴下水珠,水珠砸在青石砖上面“啪嗒”一声传出很远很远。

小镇外面有好几座山,山上常年笼罩着雾气,雾气就像一笼轻纱,若有若无的盖着这山,山中的树木郁郁葱葱,便是在树林中一眼望去也望不到最深处,只能依稀看见前方的几棵树和茫茫白雾。

镇上有一家猎户叫做王五,靠打猎维持生计,也算是小镇上为数不多的老猎人。

这日。

王五将匕首插入后面处的鞘中,挽起猎弓拉了拉弓弦,检查完之后便背着武器带着干粮上山了。

才到山脚,便发现雾气比以往要浓的多,心底多了些沉重,以往薄雾时也不好捕猎,现在怕是更难,但家中吃食也快消耗完了……

他踏入雾中,寻着自己记忆中遇见猎物比较多的地方走去,走了约摸小半日,却没听见任何声音,雾里面一片寂静;甚至连鸟儿声、虫鸣声也没有。咽了口口水,将心中的不安压下,想起家中嗷嗷待哺的妻儿与不足一日的粮食。

王五咬了咬牙,往右边走去。

他没有走过这条路,只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慢慢前进,没有谁是绝对的猎人,或许下一刻你就从猎人变成了猎物。谁足够谨慎,谁才能成为猎人,作为一个老猎户他自然是足够谨慎的。

走了许久,一股刺鼻的气味钻进鼻孔,哪怕是屏住呼吸也止不住势头,王五寒毛乍起,脚尖落地一

沾即走,竟是没有发出丝毫声音。

心道如此浓厚的血腥味,难道是有猛兽相争!!!

他慢慢的向血腥味传过来的地方走去,蹑着步子走了十数步。贴向了右侧边较为粗壮的树木,树干较大,刚好能遮下一个人,湿黏的触感从树干传来,树干上的水珠浸湿了一部分衣服。

王五握紧手中的匕首,慢慢的探出头——入目是一根根粗壮的巨树杂七杂八的横倒在地,像是经历的一场大战一般显的极为凌乱。

说到此处,说书人不慌不乱地啜口茶,扫视着堂内急不可耐的人们,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道:

他缓缓抬起头,倒吸一口冷气,眼睛凝固在场地中央,只见中间躺着两只极为少见的猛兽,一只全身漆黑背部绕着红色纹路的黑虎,一只如马车般巨大的熊罴。

动物的尸体散乱在各处,青草、树干上沾着血迹,熊罴旁突然出现一条如树干般粗壮的大蛇,鳞片泛着金属般的黑光,头部微微隆起,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突出来一般……

大蛇唇角微微张开,呈裂缝状,唇角有些血红的液体溢出,隐隐可见口中的獠牙。

而鳞片上似乎有一些划痕,再细看却发现大蛇下身鼓鼓囊囊的,似乎已经吞下了什么物事。

……

过了几日,王五一身狼狈的回到镇上,刚回来的时候蓬头垢面,衣着破烂,武器也不知道丢在了哪儿……

像极了外乡来的乞丐。

他回来便四处说山中有蛇鬼精怪,还说着什么以后再也不上山打猎、好好种田、重新做人之类的怪话。

再过些时日,王五的事情也传开了,周边镇子的人都知道了这事儿,偶有外乡人见着小镇居民,便恍然大悟道:“你们小镇啊?我知道,你们镇上有个王五……

后来。

镇上来了一位道士,着一身黑白分明的道袍,背着一把长剑,眉细如柳,可惜是歪的。

搭着他细小的眼睛,虽说面色严肃。

叫那旁人看了去只觉得猥琐。

这不,有人忍不住便揶揄这道士,问道“道长为何到此?”

却不想道士只是扫他一眼,取下背上剑,径直往雾山走去

说道此处。

说书人折扇一合,发出一声惊响。

高声说道,今日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