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番外三(1 / 2)

加入书签

韩天霜一直觉得自己被命运所眷顾。

她生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里,住在有点破旧却能遮风挡雨的房子里,有一个平凡又美满的家庭,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她都很爱护,让她从小就在爱里长大。

到了年龄,她按时入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同学之间对她的人缘赞叹有加,老师也很喜欢她。

每一样品质都很优秀,但也达不到击穿阶层障壁的程度。

韩天霜的人生轨迹很清晰:成年之后,考上一个离家近的大学,毕业后在老家找一份薪水不高但稳定的工作,到了合适的年纪嫁人,和某个条件差不多的人结婚,照顾父母,一起养育下一代,下一代再接着重复她的生活。

这样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韩天霜也并不觉得哪里不好。

她一开始就明白很多人一生都不懂的道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能一生过上平凡的生活,也算是一种幸福。

只是,在韩天霜十五岁那年,这种平静被打破了。

在她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一场事故带走了她父亲的生命,也带走了她原本所有的生活。

父亲的葬礼上,韩天霜站在母亲身边,穿着素白的孝服,从始至终冷静得可怕。

并不是不悲伤,只是这个打击对她而言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使得她的灵魂从悲痛中抽离出来,面对着从四面八方射来的视线。

那些视线的情绪各不相同,有惋惜,有怜悯,有打量,也有人鄙夷她看起来为什么一点也不伤心……

事实上,韩天霜非常难受,但在这些视线下,一股莫名的情绪支撑着她挺直背脊,不让那些成年人看到她的软弱。

在她的潜意识里已经明白,在陌生人面前落泪,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如果她懂得更多一些,就会知道,没有几个十五岁的小女孩会和她有一样的想法。

她的命运似乎并不想让她过上平凡如常人的生活。

而那都不是十五岁的韩天霜所要考虑的,她只是清醒地意识到:她的命运从今天开始改变了。

父亲的离去让家庭支离破碎,也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来源,家里只剩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的工作只够养活

她们生存,再也负担不起另一笔额外支出了。

比如说,韩天霜上高中的学费。

对于这个状况,很多人的想法都不同,有些孩子读不上书是天大的事情,而有些人的读书经历,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在她们老家,那个封闭的小县城里,就算提到一个女孩因为贫穷而失学,周围人的反应也只会是:那有什么关系?本来读那么多书的意义也不大,特别是女孩子,嫁个好人家不就得了?女孩子早点出去打工,补贴家里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韩天霜父母家中那一大圈亲戚的想法,在给韩天霜和母亲留下一段时间调整情绪后,各种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上门的亲戚,都以“看望孤儿寡母”为由上门来了。

至于她们来的目的到底是安慰还是看热闹,甚至是来做中间人,就只有她们自己心里明白了。

大人的谈话,小孩子是没资格插嘴的,韩天霜自觉地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关上门,然后贴在门边听外面的话语,多亏房间糟糕的隔音,她能把声音听得□□不离十。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她母亲的声音很平静:“还能怎么办,接着过日子吧。”

那些远房亲戚都围在她母亲身边,苦口婆心地劝告:“你要想清楚啊,你一个女人,带天霜这么大的孩子,太不容易了。”

“就是,本来你这个年纪,长得好人也勤快,要去找个好男人当续弦也是可以的,但是你带着这么大的姑娘,哪家会要你?”

“我看天霜年纪也大了,不如过两天让她去我做的厂子里打工吧?最近是旺季,正好缺人手。”

“你这什么馊主意?听我的。”打断她话的人声音更加尖锐,“天霜长得那么漂亮,有的是人想说亲,现下找个好人家定下来了,礼金还不是开口要多少都有?”

客厅里的声音此起彼伏,韩天霜听了一会,沉默地垂下了眼睛。

等客人们都吵得有点累了,韩天霜房间的门打开,年轻的少女走出来,脸上是毫无破绽的微笑。

“姨们要喝茶吗?”她温和地说,“我去倒。”

她的样子纯然无辜,眼眸里懵然无知,刚刚还在为她未来命运争吵的亲戚们纷纷不说话了,心

里突然涌现那么一丝愧疚。

韩天霜恍若未觉,客气地招待她们,等亲戚们起身告辞,又把她们送出门外。

等她把门带上回到客厅,一直未发一言的母亲抬起眼看着她,问:“刚刚的话,你都听到了?”

韩天霜点点头,走到她身边。

“那,你是想要读书呢,还是想要去打工,或者想我帮你找门亲事定下来?”母亲的声音平静得过分,完全不像在让她做一个命运攸关的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