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曾相识(2 / 2)

加入书签

一身朱红的卫侯爷翻身上马,袍角翻飞之间接过了护卫杜弑扔来的一把长剑。

屈指轻拨挑开剑鞘,他轻叩剑身,感受着逐寇的铮铮轰鸣。

剑刃的寒光映射在半张侧脸之上,卫枢一改素日的端方持正,眸光中闪现着冰冷的肃杀。

身后十余部曲虎背熊腰,皆着了泛着冷光的甲胄,跨坐在无一丝杂色的黑骑之上,虽不发一言,却齐齐看向卫枢,无声地等待主人下令。

卫枢轻夹马腹,座下那匹黄骠神驹长嘶一声,前蹄飞扬,脚踏飞燕,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

他身后的黑甲骑兵显然训练有素,以杜弑为首,排成尖锥一般的队列,快速地跟上了主子。

一行人直奔西北宣武门。

……

因着并未打算在相国寺留宿,简祯轻车简从,只带了自小习武的唤月映雪两个丫头,连并不放心她非要跟来的岑妈妈三个人侍奉,自个儿牵着女儿的手便出发了。

为防颠着了夫人小姐,车马行的并不快,悠悠地出了城门,踏在了城外的官道上。马车又是特地扩充过的形制,长宽一丈有余,中间安放着玲珑小巧的红泥炉子,并着一方矮脚茶几,五人坐在车厢里依旧绰绰有余。

简祯抬手撩起了左侧的车帘,道旁的景物缓缓退去。随着马车东行,鳞次栉比的房屋与商铺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苍翠的林木与婉转清啼的鸟鸣。

细数日子,她意外来到自个陌生的时空也有半年,却是第一次出了燕京城那一道巍峨的城门,如今好似解脱了樊笼,什么掌家,什么内务,什么宗妇之责,大可以完全不理了一般。

此刻,她就是简祯,仅仅是简祯而已。

她抬手遮挡过于刺目的阳光,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光。

垂着脑袋的卫宛淡淡扫了一眼趴在窗上痴痴向外瞧的嫡母,继续合上了眼帘,装作打盹儿。

简祯回头,看着小姑娘白皙通透的小脸,和与卫枢相似的卷翘睫毛,再次觉得自己这些天对着小团子练出的免疫力岌岌可危。

萌得人心都化了好吗?

她食指轻轻抵着双唇,对岑妈妈与唤月映雪示意保持安静,好让小姑娘睡上一会儿。

今日为着晨起去相国寺上香的事,估计小团子都没睡好。

巳时末,平宁侯府的车马终于驶进了幽静空幽的明净山,一条依山而建的九转石阶横亘在车前。

依照相国寺的规矩,香客前来礼佛,皆需走上这一百二十级石阶,以示心诚。

简祯叫醒半梦半醒的小姑娘,拉着大女儿的手下了马车。

卫宛睡眼惺忪,被力气极大的丫头唤月映雪抱着,迷迷瞪瞪地登上了石阶。

到了大雄宝殿之前,她蹬了蹬小腿,示意唤月放她下来,自个儿昂着小脑袋,细细地看了一通这雄浑的庙宇。

前世夺嫡之争,嘉元帝的几个皇子杀的你死我活之前,她与齐王曾经来过这座坐落于京郊的名寺。

两人携手跪坐在蒲团之上掷签,约好了不论吉凶,共赴风雨。一路腥风血雨,一往无前,幸而他们努力了十年,殚精竭虑,不择手段,终究还是成了。

即使她未能有机会执着贺归年的手登上凤位,似乎也没有甚么可遗憾的了。

她想,贺归年会照着十年之前的誓言,做一个心忧苍生的好皇帝。

小姑娘扭头甩掉了自个儿一脸追忆往昔的沧桑,抱了生母林姨娘生前最爱的《水经注》,迈步走上正殿,打算遥寄那个早已面目模糊,却死得不明不白的生母林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殿前空荡荡的蒲团之上,寂静无声地跪了一个黑衣少年。

四月不见,贺归年似乎长高了点,脸上了添了些肉,一双眸子黑亮,与除夕宫宴上那个被人欺负的落单小狼崽大相径庭。

这人似乎算准了她们要来,卫宛还没迈进门槛便被他听出了脚步声,急匆匆地站了起来,一脸希冀,却又不敢上前的样子。

简祯向殿内走了几步,终于认出来这个一身黑衣的男孩子,正是除夕宫宴之上,匆匆见过一次的七皇子贺归年。

她心下惊诧,带着女儿上前行礼:“妾带小女到相国寺为故人祈福,不想竟在此处遇到齐王殿下。多有失礼,还望勿怪。”

贺归年虽口不能言,却耳力过人,不待简祯说完,便扶起了她,黑亮的眼珠透出璀璨的光来,看向简祯的眼神满脸孺慕。

简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