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的天后堂妹(1 / 2)

加入书签

武婧儿站起来一面行礼一面笑道:“那陛下你说说古往今来有哪个女子能及得上天后?这样的独一份不是神女是什么?"

  李治听了,低头沉思,西施王昭君之流有媚娘之容却无媚娘之才,文姬谢道韫等人有媚娘之才却无媚娘之智,吕后宣太后之类有媚娘之智却无媚娘之德,模母钟无艳之属有媚娘之德却无媚娘之容。

  "媚娘确实是千古未有之人。"李治总结道。

  武媚娘听了,努力压住上扬的嘴角,佯装不在意道:“胡闹。”说完,她看向武婧儿,道:“事情说完了,怎么还不走?"

  武婧儿诧异地用手指指着自己,道:“我?哼,走就走。”说完,武婧儿一边行礼告退,一边道:“我还会回来的。”李治看着武婧儿远去,笑道:“你怎么把三姨惹毛了。”"她说话[kou]无遮拦,不让她走难道还要留她吃饭不成?"武媚娘道。

  李治闻言笑起来,摇着头叹道:"你呀……"

  武婧儿回到府邸,派人将消息告知杨妙音。自己则收拾东西,次[ri]一早,和云川一起去了郊外的庄子。

  这是一个大农庄,也是一个大手工作坊,还未靠近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周围是一片玫瑰花田,花已经被采走,只剩下葱郁的枝叶。

  武婧儿虽然已经将这个农庄给了秦梦年和苏月莲夫妇,不过她还是可以过来住呢。

  这次过来一看,武婧儿发现村庄变了模样,原先的茅[cao]小屋变成了青砖瓦房。来时夕阳西下,天空的云彩如同锦缎一样绚丽,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

  云川扶着武婧儿下马车,一行进了院子,就看见管事一溜烟小跑过来迎接。"老奴拜见公主殿下。"管事道。

  武婧儿笑着让人起来,直道她是过来避暑的。这管事是苏月莲的陪嫁,据说是上过战场,打仗不如苏大勇猛,但做事机灵。

  武婧儿当年将这个庄子给苏月莲,就调走了原来的管事,于是苏月莲派了此人过来管理。“你去忙,我就住些[ri]子,平[ri]里不打扰你们工作。”武婧儿笑道。

  管事满脸堆笑:“平[ri]里我们求公主来还不能呢。公主若是有兴致,就指点指点我们。”武婧儿摆手道:"你们最近开发的几样产品都不错,我就不献丑了。

  "

  “全赖公主之前的教导。”管事说着殷勤地将武婧儿迎到一处两进的院子内。这个庄子经过扩建,早年武婧儿住过的地方已经改成了作坊。

  于是管事又建了一处两进的院子,修得古朴大气,供主家过来居住。

  前院安排仆妇护卫住下,武婧儿和云川住进了后院。后院正房约莫五大间宽,青砖黑瓦,院落里种着两棵的梧桐树,门[kou]摆了两盆桂花,一片质朴古雅的样子。

  正房都是大玻璃窗户,悬着秋香[se]薄纱窗帘,看不清里面的布置。武婧儿进去之后,发现东间做了书房,放了一架花[cao]屏风与堂屋分开,西间是卧室。

  武婧儿在此歇下,果然清静了许多。

  李弘百[ri]过后两三天,武婧儿动身去了东都,拜见武媚娘以及打招呼带走杨妙音。武媚娘想必已经恢复正常了,神[se]一如既往,听到这话就叫来了杨妙音。

  杨妙音穿着雪青[se]的衣裙,头上只[cha]着一支白玉簪子,袅袅婷婷,愈发显得超逸了。

  "儿媳拜见天后。"杨妙音行礼道。

  “起来吧。"武媚娘的声音不辨喜怒:“永丰既然说了这事,想必你是答应的,你和永丰一起去吧。”

  杨妙音毕恭毕敬道:“儿媳多谢天后。”天后做事追求效率,[shu]知她脾[xing]的杨妙音没有说些虚话,直接道谢。

  武媚娘转头看向武婧儿,道:"人我[jiao]给你了,照顾些她。"

  武婧儿打包票道:"[jiao]给我你放心。"

  “哼,放心?”武媚娘嘴角一扯道:“我真是不放心,你从我手里要走了多少聪明伶俐的小娘子,说着为我培养培养,结果呢,我这儿是只出不进。"

  "嘿嘿。"武婧儿装傻。

  武媚娘不理会武婧儿,看向杨妙音,她心中想起了去世的弘儿。也罢,离开也好,省得徒惹伤悲。

  "我之前认了你为侄女,以后你就叫武徽音了,跟着你姑母给她搭把手。"

  武媚娘终究对武婧儿说的让杨妙音做帮手的事情动心了。杨妙音能力才干不缺,又是自己人,不能白白[lang]费。

  像之前的库狄云珠和王迦陵都做的不错,现在她们都成

  了武媚娘的心腹。

  "多谢天后赐名。"杨妙音,不,以后就是武徽音了。

  武媚娘的眼睛仿佛盛满了金[se]的阳光,她对二人说道:“你们走吧。”

  “天后珍重。”武婧儿和武徽音辞别了武媚娘,前往泉州。

  一行人乘船沿着大运河南下。武徽音好奇地看着窗外,见船只络绎不绝,水面[bo]纹[dang]漾,岸边杨柳青青,眺望远方,只见天地[jiao]界之处是一抹浓郁的绿,那是一丛丛高高的树木。

  武徽音的心情不由得舒畅起来,河面吹来凉凉的风。她就坐在窗前,盯着外面。

  太子会喜欢这样的景[se]吗?武徽音心中暗道,想必是喜欢的。

  李弘虽然嘴上不说,但武徽音看得出来他很羡慕弟弟李贤能畅快淋漓地打马球,他渴望健康的身体,渴望去更多的地方,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扣扣扣”敲门声响起。

  武徽音抬头,看见武婧儿停在门[kou],连忙请人进来,道:“姑母,快请进。”

  武婧儿进来笑道:“打扰你了。我来给你说下接下来的行程,咱们乘船坐到杭州,有两条路到泉州,一条是走陆路,一条是走海路。陆路安全但颠簸,海路平稳但有风[lang],你喜欢走哪个?"

  武徽音想也不想立刻道:"既然去泉州,哪能不走海路?"

  武婧儿点头道:“我知道了。妙……徽音,你会说其他语言,比如突厥语、[bo]斯语、吐蕃语或者大食语吗?"

  武徽音摇摇头道:"不会。"

  武婧儿解释道:“咱们泉州市舶司管事的人都要学些外语,以防被下面的人蒙蔽。我学了[bo]斯语和突厥语,你要学什么语言?"

  武徽音想了想,道:“那我先学大食语,等学会了再学其他的。”

  武婧儿点头道:“跟随我来洛阳的通事中就有一个大食语说得不错的小娘子,我让她过来教你。”

  武徽音道谢:"让姑母费心了。"

  下午的时候就过来一个容长脸麦[se]皮肤的年轻妇人,她朝武徽音自我介绍:“武娘子,我叫刘珊娘,珊瑚的珊,这一路上我来教你大食语。"

  武徽音点

  头,心中对于这个年轻妇人会大食语十分好奇,刘珊娘见状说出自己的来历。

  原来她十岁时被大食人买去当奴婢,武婧儿见她可怜就给她赎身放为良民,聘在身边当通事,顺便教导别人大食语。

  刘珊娘轻描淡写地说了自己的来历,武徽音不用想也知道这份轻描淡写之下的沉重。异国他乡,为奴为婢,其中艰辛不为外人道也。

  刘珊娘教得仔细,武徽音学得认真,两人[ri]常间的对话都是用大食语。武徽音果然成绩斐然。

  武婧儿一行等到适合的船就出了海。武徽音站在甲板上,抬眼望去,满眼都是澄澈的蓝,海水是碧蓝的,天空是湛蓝的,连阳光看着也是明蓝的,几只海鸟略过桅杆朝岸边飞去。

  蓝[se]的[bo][lang]打在船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激起一簇簇白[se]的[lang]花。

  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武徽音觉得自己飘飘忽忽,仿佛自己就像在水中行走的鱼,身体如[bo][lang]般跟着风儿摆动起来。

  “现在心情是不是开阔很多?”武婧儿带着用稻[cao]和绢纱编织的宽沿帽子,和武徽音一起趴在栏杆上朝远处看。

  武徽音点点头,好奇道:“姑母以前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景[se]吗?”

  武婧儿闻言,嘴角弯起,伸开手臂,仿佛要拥抱这方天地似的,道:“是呀。你走得越远,爬的地方越高,看的风景就越与众不同。当然了,人生也是这样。"

  武徽音觉得武婧儿最后一句话有些意味深长。她心中明白,武婧儿愿意为自己说情,一来是怜惜同情自己的遭遇,二来是自己有能力。

  武徽音在东宫之时就听说过,天后身边有一群以永丰公主为首的女官,最出名的有裴行俭的妻子库狄云珠、房家后人房如雪、邢国夫人王迦陵。

  库狄云珠在安西都护府经营,房如雪和王迦陵管着织造局。织造局可不了得,它的收益让殿中省都眼红。

  不过殿中省现在有了让尚书省都眼红的市舶司,就看不上织造局了。武徽音当时只是好奇而已,没想到现在却加入其中。人生的际遇果然妙不可言。

  回过神来,武徽音学着武婧儿双臂打开,做出不淑女的动作,笑道:“那我就更期待到泉州了。

  这一路上还算顺利,虽有大风[lang],但有惊无险。

  武徽音从船上下来,脚都打着飘。武婧儿扶着她笑道:“过两天就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