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的天后堂妹(1 / 2)

加入书签

"媚娘,帮我一次吧。"李治又重复地求道。

  武媚娘心神晃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毅然决然地狠下心拒绝道:  “不行。”

  服饵,饵中包括磐(音玉)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ru]。饵有五石或三石之说,五石就是以上五种金石皆用,三石是取五石中的三种。①

  自古以来,服用金石之药的帝王都逃不过中毒而亡的下场,秦始皇如此,汉武帝如此,唐太宗也是如此。

  武媚娘不忍眼睁睁地看着李治服饵身亡。

  李治听到之后,双手抱着脑袋在床上滚来滚去,苍白的嘴唇咬出了血[se],嘴里断断续续发出虚弱的呼痛声。夏[ri]本来就燥热,李治这么折腾身上就出了一层虚汗。

  “陛下……”武媚娘看着李治如此狼狈的样子心中也跟着难受起来,转头吩咐道:“传太医过来。"

  太医就等候在偏殿之内,听到传呼立马过来。武媚娘问道:  “天皇喝了你们开的药,仍然不见好转,你们可有良策减轻天皇的病痛?"

  众太医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院判站出来,小心斟酌字句,说了一通云山雾罩的话来。

  武媚娘和李治都听得心烦意乱。李治是头疼难忍,集中不起[jing]力,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心里烦躁,武媚娘则是因为院判在和她绕圈子打太极说不到重点。

  "你就说有没有?能不能?"武媚娘打断院判的话,厉声喝道。

  院判被武媚娘的声音吓了一跳,脊背发寒,几乎一动不动。殿内的沉寂蔓延开来,连李治急促的呼吸声都能听见。

  武媚娘狠狠地拍了拍床榻,指着太医们气骂道:  “天皇对你们恩宠优渥,如今天皇病重,你们一个个竟然拿不出一个主意来,天皇要你们何用!若是天皇有个不好,你们也逃不掉!"

  众人唯有跪下请罪:  “臣等才疏学浅,请天皇天后降罪。”

  "降罪?才疏学浅?"武媚娘冷笑:  “今儿你们就给我拿个章程来,不然……"

  太医们感到身上背了一座大山,压得他们直不起腰,喘不过气,汗如出浆,流入眼睛。太医们的眼睛被汗水刺得生疼,视野模糊,但都不敢伸手擦拭。

  仿佛过了很

  久,一个太医出了声,声音发颤,明显感到他的紧张。"启……启禀天后,臣以为可以试一试……服……服饵……"

  武媚娘双目如电,蓦地刺向这出声的太医,冷笑道:“哦,服饵?原来是你。”就是这个人给李治提了服饵的治疗办法。

  这太医仿佛被武媚娘的视线刺中心脏,双腿一软几乎倒在地上。

  但他仍硬着头皮,顶着压力出声道:  “臣的师父曾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服饵,言若人忽遇

  风发,或[kou]不能言,可在无风密室内服汤药或粥,至汗出不绝为佳。”②

  武媚娘的目光扫过这名太医,脑海中浮现了他的名字——刘神威。孙思邈的亲传弟子,当年孙思邈不愿任官,就举荐自己的弟子刘神威来宫廷担任医官。

  "可有章程?起来回话。"武媚娘的声音稍稍缓和。刘神威说到[shu]悉的领域,心中的惶恐逐渐散去,变得侃侃而谈起来。

  他起身拱手道:  “家师在书中曾言,凡患风疾,服用汤药,不出大汗就不能驱除风疾,因而汤药中要有发汗散寒的麻黄。又言,若患者五十以上且体虚,更适合用三石。食用的粥要大[shu],[shu]了易消化。在密室之中不能苦心劳力及大喜大怒,务必要将息节慎。”③

  "天后……"李治将头转向武媚娘的方向。

  武媚娘似乎不为所动,继续盘问:  “可曾以此方治过病人?”

  刘神威道:  "臣少时曾随师父治过两例。"

  "治疗之后效果如何?病人年寿几何?"

  刘神威顿了顿道:“两人病情均有减轻,一人六十而终,一人六十一。”

  武媚娘闻言,眉头皱起来,显然她对这两人治疗之后的寿命不满意。她扫向众人,问道:  "你们有何看法?"

  院判出列道:"这服饵药[xing]太烈,天皇体虚,怕……"

  刘神威反驳道:  “这服饵汤勿计剂数多少,亦无虑虚,只求汗出不绝为佳。”④

  院判摇头道:“不妥,天皇的病症乃是最近劳心忧虑所致,再加上暑气燥热,故病情加重,宜服药静养为主,抑或辅之以沐浴泉汤。"

  武媚娘沉吟一下,

  挥手道:  "你们先下去吧,暂且按院判的法子来。"

  太医退下后,刚才集中[jing]力听治疗方案的李治此刻听到武媚娘的决断,头又开始疼起来。"媚娘……"李治的言语中带着哀求。

  武媚娘用手帕擦去李治额头上的汗水,安慰道:  “陛下的身子尚未到最严重的地步,还是以常规疗法为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