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焦急,无助(1 / 2)

加入书签

第107章  焦急,无助

        当杨舒宁第二天回家是,就听王雪说起了她被朱局长安排去党校进修的名额已经到手了,九月一号去党校报名一下就行,而且全局的广播里通报了王雪怀着云还认真工作的事迹。

        果然,王雪没几天就被晋升职级了,京城铁路局的晋升名单里就有王雪的名字,而且还是一次性晋升了好几级。

        王雪的职级已经来到了行政22级,和转正的大学生相同,算是正式进入了干部序列。行政24级及以上才能称为干部,22级已经脱离了办事员序列,被称为科员。

        工资也来到了56块钱一个月,工资待遇的提高,也能为家里的装修基金的存留加快一点速度。

        大哥杨舒晨也通过区人武部部长的关系,拿到了下半年的夜校进修名额,此时的夜校名额紧张,很多初中毕业没工作甚至已经工作的都想拿个高中学历为以后的发展铺路。

        杨舒晨九月份开始就将每天晚上到夜晚学习,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后也将拿到高中学历,虽然不是全日制的,但单位承认就行。

        就和后世的成人本科,函授本科一个意思,别管它是不是全日制的,也别管它含金量高不高,国家就是承认他是本科,特别是已经进入体制内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舒宁和王雪还有杨舒晨又再一次成为学生。不过杨舒宁和王雪好一点,平时不用去上课,只要学期末能通过考试就行。

        杨舒晨则是每天骑着侉子奔波着,在夜校里也认识了几位好友,都是已经走上了社会岗位的人,家中长辈也有来头。

        不然怎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优秀的人一起玩的,基本上都查不到哪里去,这就是阶级,这就是层次。小说里yy着达官贵人们都青睐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上杆子得给人送好处,真的现实吗?

        现实中就是你连人家的门都进不去,面都见不到,就算看到了,人家身边还有着安保人员保卫,保证你近不了身。

        读书就是老百姓跨越阶层最好的办法。后世有多少人是从农村翻身的?还不都是靠着自己努力,父母资助,一步步得靠着读书,实现阶层跃迁的。

        这个时代更是如此,考上中专就可以农转非,不用再没日没夜的在农田里忙碌就能有粮食吃,就能有农村人羡慕的高工资。

        宋真宗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真的是太真实了。

        时间临近十月底,王雪也被杨舒宁请了长假,安排到了他在301医院的备勤房入住,准备再过几天就入住医院的妇产科。

        “老公,你说我们的第一个小孩叫什么啊?伱都已经想了这么久了,想出来了没?”

        王雪手摸着自己已经圆滚滚的肚皮,面带笑容还洋溢着母性光辉,问着杨舒宁。

        “按照我们家以前的族谱,下一代应该就是要带建字,你马上生的是家里的长子,就取名叫建东吧。”

        杨舒宁也是想了很久,中间的建字不能动,就只能在最后一个字上想办法,而且还得富含时代特色,不然取个富啊,贵啊,这不是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了嘛!

        东字好啊,又红又专,而且马上生的又是家中长子,东字又是四方中的第一位,也就定下了东字。

        “建东,建东,这个名字好。”

        王雪听着杨舒宁取的名字,也是很满意,抚摸着肚子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