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坐火车(1 / 2)

加入书签

第213章  坐火车

        “雪儿,我们四个人的车票买好了吗?”

        等王雪下班回到家后,杨舒宁又问起了车票的事情。

        “已经买好了,从京城直接到尚海,再从尚海转车到诸几。回程的票也买好了,来回路上的时间要四天四夜左右。票在包里。”

        王雪一边抱起朝她跑过来的小葡萄,一边把自己的女式手提包递给杨舒宁。

        一般情况下,在现在这个年代,火车时速平常都是40一50公里每小时。这速度,读者们可以想象一下。而且现在是每个乡镇都会停靠,很多百姓会把火车当成城乡公交使用,花上一毛钱从自己所在乡镇坐火车到城里。

        而且从京城回老家不但没有像后世一样有直达车,连到省城临安的车都没有,必须要用尚海转车。

        因为速度慢,而且很多时候还要给一些特殊任务的列车让行,来回四天四夜已经在杨舒宁的预料之内了,其中从京城到尚海至少需要37小时,从尚海到诸几也要9个小时左右,这还是王雪通过关系,杨舒宁他们坐的是快车。也就是说从京城到诸几,不算晚点不算转车,起码也要46小时。

        最有趣的是因为长江上还没有铁路大桥,途经金陵的时候,火车开到长江边就停下来了。12节车厢的火车被拆成每4节一段,分三次由火车头牵引到过江的拖轮上。到了江对岸,再由火车头把车厢牵引到正常轨道,一节节连接起来,再继续往前开。整个轮渡的过程就要耗上两小时。

        直到1968年10月,公铁两用的金陵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才结束了火车轮渡的历史。

        吃过晚饭,杨舒宁一家就早早入睡,这次出远门,必须要养精蓄锐,准备好充足的体力。至于行李,杨舒宁的早就有王雪帮忙收拾好了,钱票也分别放在了杨舒宁和杨舒晨身上和行李中的不同的位置,免得被偷。

        至于不放在杨母身上,是因为杨舒宁和杨舒晨是壮小伙不说,身上都还穿着军装,最起码也能让小偷有所顾忌。当然,杨母身上也会放点钱票,免得走散了身上还能有钱,以免一些意外发生。

        “小浩,走吧。”

        一大早,就由杨舒宁来着吉普车,带着回老家的四人还有把车开回来的杨舒浩往火车站开去,因为行李太多,车厢空间有限,连王雪都没带,当然,就算带了王雪,王雪下班回家也不方便,总不能走路回家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