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认知逻辑的思考上(1 / 2)

加入书签

第274章  认知逻辑的思考上

        66年的年初,对杨舒宁一家来说是实打实的大丰收,家里除了三个小屁孩以外,杨母成了市供销社工会副主席升到了正处,丁秋楠成了厂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成了副科级干部,王雪成了京城铁路局财务处财务一科的科长升到了正科,杨舒浩成了华清大学保卫部治安处副处长升到了正科。

        家里工作的几人,除了杨舒宁和杨舒晨两兄弟没动,其他人个个都进了一步。特别是杨舒浩,刚升到副科级没多久,又成了正科级,惹得杨舒晨都羡慕了。

        杨舒晨风里来雨里去,甚至在出任务时差点提前去见地下的长辈,但到现在还是正科,杨舒浩却是在62年工作以后,三年半的时间,顺顺利利的到了正科。

        当然,杨舒晨也只是羡慕,没有半分嫉妒,因为他知道杨舒浩能有今天,完全是因为顶头上司是杨家的姻亲。这个是有后台的好处。

        在职场中,能力是次要的,关系和忠心才是主要的,当然,也要看这份忠心是献给谁的,更要看领导是否接受你的这份忠心。如果这份忠心和关系是某个不起眼的公司小领导,那你还是继续当你的老黄牛或者可以直接躺平。如果伱这份忠心献给了公司董事长,你恰好又是董事长认识的,那就恭喜你,只要你不是脑残,以后就是前途无量了,运气好点,还能成为公司总经理。

        杨舒晨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也不会嫉妒杨舒浩。更别说两人还是一起长大的堂兄弟了。

        至于丁秋楠前段时间计算的杨家的收入,这个收入总和,又要往上加一加了。之前是每个月九百多,现在都是每个月一千了。

        当然,这只是杨家一家人的收入,但现在杨家不管是名义上已经分家了,杨舒晨和丁秋楠是一家,杨舒浩和塔娜是一家,杨母则是跟在杨舒宁和王雪过日子三人是一家。事实上则是还住在一起,家里也还是杨母和杨舒宁主持着。

        “哥,我最近也在看历史书,你说普六茹广在位期间开创提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为什么却在史书中被说的一文不值呢?”

        客厅里,已经成为治安处副处长的杨舒浩还是有些想不通。

        “小浩啊,历史告诉我们,马能看到什么都是由人所决定的,换句话说,老百姓能看到什么,都是由皇帝所决定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大野渊和大野世民让你看到的,或者说是大野世民让你看到的,希望你相信的。”

        杨舒宁喝了口水后缓缓说道。

        “小宁,你说的普六茹广是不是杨广啊?难道你说的大野世民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杨广和李世民不是都是汉人吗?”

        家里学识第三浅的丁秋楠率先问道,并列第一的当然就是杨舒浩和杨舒晨两兄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