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闫埠贵再次求助(1 / 2)

加入书签

第276章  闫埠贵再次求助

        “舒宁,下班了啊。”

        就在杨舒浩跟在王峰去华清大学上任后没两个月后,时间是66年的3月中旬,杨舒宁下班回到四合院,刚把车停好走出倒座房改的车库,就被笑脸相迎三大爷闫埠贵截住了。

        “闫老师,怎么了,你找我有事?”

        杨舒宁一看闫埠贵的样子,就知道闫埠贵这事有事求他了啊。因为此时的闫埠贵一脸局促样,有些想开口又难为情的样子。

        “舒宁啊,我家解放也是老大不小了,高中毕业也有两年了,这工作也没有,我听说最近对城市里没工作的年轻人要统一送到农村去,不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家解放就要去农村了啊。”

        闫埠贵此时已经不在局促,神情变得交集。自从杨舒宁一家入住四合院,闫埠贵虽然还是精打细算,但现在的闫埠贵却和电视剧里的有了一些区别,起码他知道了亲情是不能算计的,是不能单纯得用金钱来衡量的。

        “嗯,知识青年下乡是已经确定的事了,以前还可以找机会不去,但这次除了还在读书的学生和有工作的,其他的一律都要去农村。”

        虽然知识分子去农村已经是推行了很多年的事情了,但之前这个政策执行的也不严,不过现在随着政策的收紧,像闫解放这样的没有工作又已经毕业的青年,下农村是已经无可避免的事情了。

        把青年人放到农村接受锻炼,原因也是很简单,城市容量不够,厂子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够青年人分配,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一多,就容易引发某些不好的事情。

        “舒宁啊,农村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也是知道的,解放也是被我耽误了,之前高中毕业后我还说给他找工作,但他说要考大学,大学嘛他又没考上,这才搞得他没工作。”

        “我老阎只是一个教书的,也没什么关系,还请你帮帮忙,给我家解放安排一个工作,哪怕是临时工都可以,还请伱通融通融啊。”

        闫埠贵一边和杨舒宁解释着闫解放高中毕业后没工作的原因,一边悄无声息得把一个信封塞到了杨舒宁的手里。

        “闫老师,你可真是的,那文件还没落地呢,也许就不会落地了呢。而且临时工是临时工,正式工是正式工,你起码要有个明确的要求啊。”

        杨舒宁一摸信封的厚度就有数了,八百块钱,算是以前一份正式工人工作的正常人情费用。不过现在这段时间却和以前有了区别,八百块现在只是一个临时工的价格。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小年轻手握钞票准备买房子,可他没有及时下手,左等右等,把原来的全款等成了首付。

        过去几年虽然说国家鼓励知识青年去农村锻炼锻炼,但那是鼓励,不是必须啊。

        有几个城里人愿意远离城市,去农村里面自己赚公分填饱肚子啊。虽然正式文件还没下发,但文件内容却已经被传出来了,老百姓们知道后自然是千方得为子女或者为自己谋出路,希望能找到工作,避免子女或者本人去农村受苦受难。

        杨舒宁说完,就把闫埠贵刚才给的八百块钱交还了回去,他可不想接闫埠贵递来的烫手山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