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知遇之恩(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在常委会上,闵春晖对其它部门一·把·手的人选提名都没有反对,唯独对财政局长的人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闵春晖同意张昌当选的理由很充分,一是该人选是老财政,人称”业务篓子“;二是,刘忠良已经是江城市的正局级干部,从一个位置平调至一个位置意义不大,何况,刘忠良还不是科班出身。

其他常委在对财政局长人选表态时,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把立场站到了闵春晖一边,这不仅是因为市委书记的位显权重,更主要的是闵春晖在每个常委为自己分管部门的人选挣口袋时,没有提出丝毫异议。

“闵书记,我来看看您。”张昌把一些成箱成袋儿的礼物放在了门口的行李架上。

“张局长,你来看我可以,拿这些东西干啥?在我这可不兴这个!”闵春晖严肃地说道。

“闵书记,您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是特意来表达谢意的,这些东西呢,不值几个钱,都是老家来人时给我带的海产品。”

张昌是滨海市人,从小在海边长大,后考入滨海市财经学院,毕业时被分派到了时称江城县的财政局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这些对虾、海参啥的,还不值钱?再说,我一个人,这些东西也没法做,可你既然拿来了,也不能让你拿回去。”闵春晖说完走到门口,喊来了一个服务员。

“小赵啊,你把这些东西给你们餐厅送去,就说我说的,让他们招待客人用。”闵春晖对姓赵的年轻女服务员说。小赵答应着,抱起东西离去。

闵春晖又对张昌道:“张局长,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咱们可不能把这个工作关系弄得太庸俗了。”

“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闵书记!”

本来想再送给闵春晖一些钱,但是,一看对方这种态度,张昌便赶紧打消了此念头,其实,他真是特意前来向闵春晖表示感谢的。

没根没梢的张昌,大学毕业分配到江城市财政局后,因为业务能力出色,被老局长张洪军从办事员提拔到预算股股长(现在叫预算科长)的位置上,后又到副局长、常务副局的位置上。

张洪军退休后,财政局换了几任  一·把·手,基本上都不太懂业务,张昌就成了这几任局长的大办事员。

多干些工作倒没什么,关键是这些不懂业务的一·把·手,常常一干些违背财政政策的事情,为此,江城市财政局没少遭到上级财政部门的点名批评,这些屁股,就得张昌去擦。因此,他觉得工作干得非常累。

主管经济部门的常务副市长安广元,知道一个财政局长是否懂业务的重要性,便在现任财政局长管永旭离任后,推荐张昌坐到该位置上。

但是,张昌只能对安市长表示感谢,却从未抱有任何希望,因为他知道刘忠良的背后是高平。

万没想到,新来的闵春晖书记竟然看中了自己,这让张昌感觉到自己有幸遇见了一位明理通达的领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