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习惯(1 / 2)

加入书签

江教授对学生高要求,希望他们学有所成,而不是抱着领个毕业证就万事大吉的心态度过大学几年。

        学生私下说江教授冷血无情不讲情面,这一点也没错,学术方面,严谨的江教授并不认为有何情面可讲。

        至于每年挂科学生的微词,江教授或许听过,也许没有,总归是并不在意。

        对于江鉴之来说,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至于其他人怎么想,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戚白能理解江鉴之的做法,毕竟他也见过老师布置二十张速写,全堆到最后一晚草草解决、敷衍了事交上去的同学。

        戚白以前看见有人说江鉴之冷血他都一笑置之,可如今就不怎么乐意了∶

        江先生哪里冷血

        好心当做驴肝肺,那些不知好歹的学生知道个屁!

        没在这个话题上浪费时间,离下午还有很多时间,江鉴之问戚白打算接下来做什么。

        承溪镇旅游业还没发展起来,跟风的景点设施廉价又敷衍,门票还贵,两人都没想过去里面打发时间。

        戚白∶”…不知道。”

        江鉴之问他白桑之前在承溪镇医院的票据是不是还在。

        被江鉴之这么一提醒,戚白想起来白桑在去夏城一院住院之前,是在镇上医院检查出来的癌症,还住了几天院。

        来之前陈少角还跟戚白说过这事,让他去镇上的医院把白桑之前没走完的医保报销办完。

        生病以来所有的票据白桑都收拾得好好的,厚厚一叠,和银行卡房门钥匙一起给戚白了。

        这事他都忘了,没想江鉴之还记得。

        戚白拿了收据和白桑的身份证明,和江鉴之一起开车去镇上唯一的医院。

        乡镇医院管理没城区医院那么严,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病患,头发花白脊背佝偻排队缴费取药的老年人,大有人在。

        这座医院破旧日,一共就两栋小楼,前面看病问诊,后面住院,没有食堂花园人工湖,多的是穿着朴素、拿着缴费单来去匆匆愁云满面的病人和家属。

        人生,世间万般辛酸,医院占一半。

        进了医院后,戚白一眼就看见有位中年女人穿着病号服在取药窗口排队,她的手上还输着液,一个简易支架挂着三袋不同的药液。

        输液的手不能大幅度活动以免血液倒流,女人把药方和缴费证明递给玻璃房里的人后,药师很快用一个篮子把她所需要的药配好递给她,嘱咐∶

        ”袋子里是口服,其他的放护士台。”

        乡镇医院医生和护士人手都十分有限,留守老人多老年病慢性病高发,每天看病的人也不少,护士忙不过来,因此病人每天输液挂水,都需要病人自己去取了药放护士台。

        大多都是家属排队,输着液还来取药的病人,一眼望去只有中年女人一人。

        中年女人应了声,把满满一篮子的药夹在腋下离开,步履很慢。

        这医院甚至没有电梯,步梯旁只有一个可供轮椅和担架推车同行的无障碍通道,台阶变成了斜坡。

        戚白一言不发目送女人一手掌吊瓶一手拿药上了楼。

        白桑曾经一个人住院时,是不是也像她这样步履缓慢

        正想着,戚白忽然感觉自己垂在身侧的手被人轻轻碰了碰,他回神收回目光,瞧见江鉴之眼里的安抚之意。

        他出神有些久,身边江鉴之哪里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戚白扯了扯嘴角,勉强地冲江鉴之笑了下,示意自己没事。

        时间还很早,太阳都还未露全脸,排队的人已经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各个村子里赶来的。

        镇上不通公交也没出租,从村子到镇上,常用交通工具是摩托和拉客的面包车,可大多数人并不舍得花那几块钱车费,宁愿起一大早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路来镇上。

        这个时节,他们天未亮起身,来镇上办完事后又走路回去,并不敢耽搁-

        家里还有家禽农活等着。

        戚白他们排在队尾,没两分钟,他们后面就站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老人排队时也没闲着,正拿着喇叭非常大的老年机打电话∶

        ”我屋头还有还有衣服没晾,你去帮我看哈,还有鸭子要放出来。

        江教授和戚白都无意探听他人的,奈何后面的大爷噪门太大,老年机也漏音严重,他们想不听见都难。

        老人说的是地道的夏城方言,戚白作为本地人听得懂,但江教授就一知半解。

        几分钟后,江教授连蒙带猜想他应该是在跟家人打电话。

        电话挂断,大爷没一会儿又拨通,还是大嗓门,还是说衣服和鸡鸭,对面的人似乎还是同一个。

        大爷听力似乎出了问题,一直对着老年机重复那几句话和&039;&039;喂&039;&039;

        ”听到没得,那衣服泡到起要烂。

        排队十分钟不到,他一连打了三个电话,说的内容相同。

        电话再次挂断,旁边有人忍不住对大爷道∶

        ”杨聋子,人家秀林是村官,又不是你家保姆,一大早打电话喊别个去给你晾衣服喂鸡喂鸭,欠你的啊。”

        承溪镇不大,病人之间互相认识很正常。

        被叫做杨聋子的大爷理直气壮,高声道∶

        ”他吃国家的粮,就该为我们这些人民服务。”

        那人∶”你又不是没儿,喊你儿子做啊。”

        说起自己儿子,大爷笑∶”我儿子要上班,哪有空。”

        那人接话∶”就你儿子那叫上锤子班,我要是秀林电话都不得接你的。”

        大爷∶”所以你没当到官。

        大爷和后面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声音大得不像交谈,更像吵架。

        两人唾沫横飞,周围时不时有人加入战场,戚白怕唾沫星子波及江教授,拉着他的手腕把他换到自己前面。

        江鉴之回头,就见戚白压着眉眼看了后面的大爷一眼,心情显然不太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