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加入书签

郁暖实是没有力道,再多说甚么了。

        说完那些话,便已然抵不住困倦之感,窝在他臂弯里沉沉睡去。

        事实上,对于现下的她而言,每一天都很珍惜,因为大脑的晕眩胀痛,是成倍与日俱增的,故而并非忍耐了一日,她便能产生惯性,再去接受第二日的痛楚。

        或许那个情节,是郁大小姐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所以比前头催促更尖锐可怖,仿佛在脑内放了数十个火警铃,虽则无声,却令郁暖隐隐觉得自己的耳膜都要被刺透。

        又似有把无形的钝刀,在缓缓从头颅上一点点压迫着她,虽不尖锐,但每日都往里进一分,直到头颅无法忍耐而龟裂开。

        但郁暖仍没有放弃。

        她想,承受这些的话,其实也无所谓罢。

        能坚持一天,便是一天。

        她不会就这样放弃自己的孩子。

        如果她早晚都要自刎而死,谁说她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

        仅仅过了十几日,郁暖便又消瘦了一些,虽然没有到达骨瘦如柴的地步,但却显而易见的很羸弱,团在锦被里便像一只小巧的猫咪,无声无息。

        有时郁暖甚至会觉得,她所有的重量,或许都在腹中的孩子身上了。

        皇帝留在她身边的时间,也愈来愈多。

        以往她十天半个月,都见不着他也是常有的。

        因为他太忙了,政务繁杂,国事劳顿,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一个小姑娘。

        尽管她是皇帝的心尖肉,但这个男人的身份便注定了,即便是最心爱的女人,也远远不足以占满他的生命。

        于是皇帝总是,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她,把最有趣的东西也赐给她,却唯独少了他自己。

        而如今,一切都那么不同。

        几乎除了早朝和议事,他再也没有去过旁的地方。

        就连批奏折的书案,都搬进了寝殿。郁暖的一切需求,都由皇帝亲手伺候,穿衣梳头,或是洗漱散步,只要他得空闲,必然会亲自陪着她。

        郁暖醒时,与他独享宁静,而她昏睡时,殿内便有各方圣手频繁出入。

        但即便如此,连日来,也并无可施行的法子。

        从脉象上看,郁氏的病越来越重,但却无人能指出,到底伤在哪里,又如何对症下药。

        他们只知晓,她一日譬如一日昏沉,连思虑的能力都要差一些,各样都变得迟缓而痛苦,仿佛只有昏睡,是她存在于世间的唯一方式。

        说到治脑子,这样的事体无论是谁都没有把握,像这般的不明病症,亦无人敢担保能把她毫发无损医治好,只得用最寻常的方式温养着,不敢行差踏错。

        他们讨论病情时,便会去御书房内。

        皇帝很少言语,只是听着他们高声辩论,在一旁慢慢记录几笔。

        直到御医圣手们稍稍静默下来,他才慢条斯理把方才说话的每一个人,都叫上前来,针对那人所言展开询问。

        陛下说话时,并没有多余的口吻,调理清晰,精准扼要,可被他问话的人却忍不住汗流浃背。

        久而久之,大夫们私下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便告吹了,皆不敢用争论的方式压制于人,只敢想清楚再开口。

        陛下更要求每人每日,皆要想出不同的法子来,写下呈上。想不出的话,就在书房内,一直想到有法子为止。

        只要言之有物,都有重赏。

        众人经年所学,却被郁氏的病给难倒了。

        毕竟那是陛下的心肝肉,真试了旁的法子,却失败了,谁也担不起责。

        师从北海医道的李韦生,却在某日晨时对皇帝拱手道:“陛下,草民有一法,可暂缓娘娘的病情,只是这其中一味药,或许……”

        皇帝修长的手指执笔,在澄纸上写了一行字,沉吟道:“鹄雪草?”

        李韦生有些惊讶,恭敬道:“正是。若以此草镇静,娘娘或可保半年仙寿。”

        皇帝从年少时,便有阅览群书的习惯,在医术方面颇有心得,只不曾有空闲,似圣手们一般,各处医治病人。

        而即便他不医人,读的医书却算不得少,该明晰的医理也了然于胸。

        皇帝不置可否,继续听着一旁的圣手说话,笔录的动作不停,一边对李韦生淡淡道:“用了这草,她也活不成了。”

        陛下并未有怒,只是客观的陈述事实,并否认了鹄雪草的建议。

        李韦生却有些羞惭。

        医者父母心,可他不是郁氏的父母,自然不在意她肚里的胎儿,见陛下如此看重这位娘娘,他才剑走偏锋,压着恐惧说出这个法子。

        却不想,陛下想的更早,更深沉。

        鹄雪草许能暂缓,却带了毒性,靠镇静思绪的功效,却实与罂I粟无差。服久了,日久天长,人的生气也要消散,更遑论是腹中小小的胎儿。

        又是一日毫无进展,皇帝还是沉肃少言的模样,但只比往日更冷些,说的话愈少而精。

        没有不耐,也不准备与无用之人多话。

        有时李韦生在下头,会有些两股战战的错觉,只怕皇帝会忽然下令,让他们这些蠢钝无用之辈,都给他心爱的女人陪葬。

        但皇帝并没有。

        隔日,戚寒时很少有的并未上朝,殿中灯火通明,只有他们二人相对。

        郁暖是个很安静的姑娘,除了脑子里奇怪的弯弯绕有些多,其余的时候几乎不太说话。

        到了这个地步,她甚至有些懒得维持片面的人设。

        病成这样的女人,甚么样的表现都并不足为奇。

        陛下在这个时候,却对她百依百顺起来。

        以往他总是冷肃居多些,说话时慢条斯理,逻辑清晰的过分,该宠的地方纵着她,不该有的过分要求也免谈,底线分明,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只是,他的小姑娘这样羸弱,肉眼可见生命力在她身上流逝,有些底线,却变得微不足道。

        郁暖太累了,脑子里又痛又空,没有任何精力起身消磨多余的时光,于是只能请求皇帝,为她读一些民间的话本子。

        郁暖苍白着脸,躺在床上软软撒娇道:“要那种,情节冲突又多又快,完全没有逻辑,但是看完大快人心的话本子。”

        她又补充一句:“最好是那种,有七大姑八大姨,每个人的想法都很奇怪极端,完全没有寻常逻辑的。”

        陛下看着她,沉默了。

        郁暖不爱看甚么情情爱爱的话本子了,这个时代的爱情,往往也带着些苛刻的礼教因素,故而在她看来还是有些不得劲的。

        于是陛下捏着一卷话本子,一只手握着她纤瘦的手腕,面色冷肃开始念:“王婆子都六十多了,仍妄想改嫁。她想要嫁给年仅三十,将将死了发妻的鳏夫县太爷……”

        皇帝念不下去了,然而郁暖眼里亮晶晶的,于是他顿了顿,还是平缓念道:“……县太爷勾起一抹狷狂的笑意,挑起王婆子的下巴冷冷道:‘老太婆,凭你也配嫁给我?你的嫁妆可只有十两银子!隔壁的张婶娘可是有十一两!’”

        皇帝沉默了。

        郁暖扭着他的手臂虚弱催促:“然后呢?”

        于是整整一下午,皇帝被自己的小娇妻缠着,读完了一整本《邪肆县太爷与娇俏老婆子》。

        他虽面上沉稳平静,但的确觉得,或许批上两日两夜的折子,都没有读这样的话本子累。

        郁暖听完之后,难得心满意足的合衣躺下,蜷缩着身子开始睡觉。

        她这几日的食量都变得很小,全然用不下东西,若是给她猛塞,郁暖就能连先头好容易吃下去的一道吐出来。

        皇宫里的太医和御膳房的掌勺,一道想了好些法子,都不曾让她多吃几口。

        这不是肠胃的问题,是整个大脑中枢的事体,她的厌食情绪来的很极端,几乎闻见味道,变条件反射的要吐出来。

        事实上,郁暖能用下这么些东西,也是因为肚里的孩子。若非是孩子需要养分,她甚至甚么都不愿吃了,又何必勉强自己。

        隔日郁暖醒的很早。

        不是因为她不困了,相反,由于艰难怀着身孕,她比谁都要困倦,只是脑袋里的钝痛隐隐约约又更尖锐沉重。她连在睡梦里头,都难以得到安稳。

        于是,她是被生生痛醒的。

        这个点,比她平日里醒的要早,但陛下应当是上朝去了。

        她很难得在这段日子里,也有了醒来不见他的时候。

        郁暖想要坐起身,却发觉下腹有些微的疼痛。

        并不明显,但伴随着轻微的抽搐收缩。

        下头仿佛有点濡湿了,她流了一点血。

        这是一种,坠坠的感觉,仿佛里头装了沉重的铅块,有什么拉扯着她的血肉在往下,想要离开她的身体。

        或许是这段日子,精神和身体上反复受创,所以,她肚里的孩子有些受不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