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又见农家乐(1 / 2)

加入书签

刘子东将学校的事情交给刘子楠打理,而农家乐的事情由村长代∽办,他们俩负责将项目的规划,以及日后的施工进度向自己汇报。

回到诊所的一段时间里,日子过得风平浪静,村民们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灾疾病,酒楼那边的生意也是如往常一样。

唯一让刘子东感到有兴致的,就是跟踪学校的重建和农家乐项目的建设。大概每隔两个礼拜,就会去隔壁村看看实际情况。

两三个月之后,学堂已经重建的差不多了,原先的茅草屋被青砖白瓦取代,崭新的桌椅整齐地置放在明亮的教室里。

教室前方修建了一块水泥操场,孩子们在课闲时间,可以打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娱乐项目。

刘子楠也从自己的母校里,招来了学弟和学妹,在开设文化课的同时,每周也会适当的增加两节音乐课和美术课。

刘子楠这次当上了名副其实的校长,由于他兢兢业业的对待本职工作,耐心地给每位家长普及教育的重要性,村里的适龄儿童都进入了学校学习。

而刘子楠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热诚,当然也是为了能够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夫妻俩决定到,学校帮忙处理一些后勤事务。

由于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劳作,刘子楠一家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和尊重。

村里的父母白天忙着做农活,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因此,学校还开了一个食堂,专门给他们提供午餐,保证孩子们充足的午休时间。

而灵婉儿的母亲,烧得一手好菜,理所当然的成了食堂的主厨。女儿下放学后,总是陪在她身边,看她读书识字,替她缝衣做饭,陪她散步娱乐。

灵婉儿缺失多年的母爱,瞬间得到了弥补,爱意填满了她的整个生活。

学校新开设的图书室,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

这让灵婉儿终日沉迷于知识书本的海洋里,刘子楠也将图书室的钥匙交给她保管。

同学们也受到了鼓舞,放学后,大家除了运动外,最爱呆的地方就是图书室。

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娱乐的放松时间,有些还有些父母,甚至都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在干农活。

但是,刘子东觉得,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读书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体会到干农活的艰辛,不仅可以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父母,也能化作刻苦学习的动力。

在和刘子楠商议后,学校在每周五的下午,还专门开设了劳动课,主要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参与到田间劳作中。

周末除了一些文化课作业外,还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些农活习作,写一些劳动感悟。

作为一个农村人,希望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拥有更广阔的未来,但是更希望孩子们能勿忘初心,踏实肯干,为自己是一个农村人而感到自信,自豪。

这是子东学校办学的初衷,培养的不仅是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更加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没过多久,农家乐的建设也接近尾声,刘子东这会儿正忙着给它做宣传,吸引一些有钱人来此游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