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变化(1 / 2)

加入书签

在云起闭门读书的时候,靠山村再次热闹了起来。稻谷刚收,大家逢人都会问两句:你家施了土化肥的那块田收了多少谷子?我家那块可是比去年多收了好几箩筐。

不仅如此,县里的司农官也住到了村里,等老农们收了谷,他就往人家田里去瞅,看看那地还肥不肥。

老实说,他很想拉着云起一起去看,可云起马上要春闱,他也只能拉着老王头四处奔走。

老王头自从来了靠山村,精神头越来越好。每日里忙的很,不仅得带着枣花照顾林子里的猪和鸡,每日里还负责接送小山上下学。他挺不乐意跟着司农官到处跑,哪小子说话斯斯文文的,但是对田地还不如他个老汉。可谁让东家忙,他可不能让这小子去打扰东家读书。

收了稻,也该准备种冬小麦了,大部分人开始制作土化肥。暮云歌早前找了商人采买好土化肥需要的原料,好便宜卖给各个村。所以谷子收了后,家家户户分成了两拨,一拨去割构树皮和芦苇,一拨在家制作土化肥。

却说县里要验证土化肥究竟有没有大用,所以即使你买不起原料,也会让村里作保,将制土化肥的原料赊给你。就这,都是云起给暮云歌讲的,暮云歌觉得有理就都按他说的做了。

造纸坊那边也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防前的长河里浸满了构树皮,坊后也垒满了嗮干的树皮,每日里还在源源不断的收着构树皮,连着芦苇也扎了几十个草垛子。

最后没地方晒了,张知秋只得让大家将树皮晒干了再拿过来。有那村民不愿意,说是晒干了不重秤,就差指着骂他是奸商了。等到听到晒干的构树皮两文一斤,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朝他拱手,让他多多包涵。

张知秋自然是不在意这些的,今年除了构树皮造纸,他们还用了芒杆、芦苇、外加一些其它的树造纸。虽不如构树皮造的纸好,但也赚了不少。算是财大气粗,也就不在乎这点子小利了。

备着的构树皮和芦苇太多,怕雨雪天长霉,他还花了好些银子,在造纸坊后面搭起了长长的棚子。好在开春修院子的时候,河边的这块沙地都围了进去,不然还得拆了重建。另外,因着他们长年在河里洗穰,以至于河面上时常飘着些木屑什么的渣子,村里洗衣裳吃水什么的都受了影响。为此,他还请了打井师傅,在村中打了好几口大井,大家的怨声这才消了下去。因着井里的水更干净,大家也不用跑那么远,不少婶子夸他。还要给他介绍小娘子,只都被他拒绝了。

造纸坊里出的纸,不仅有构树造的宣纸,还有一些比宣纸粗糙些的草纸。这草纸自然没有宣纸好卖,且张掌柜那里也不收,镇上的书坊给的价钱先还好,后头卖的多了,反而压起价来。张知秋不愿,跟云起商量后,在镇上租了个小店,卖些杂货的同时,连带着卖草纸。

他自然是走不开的,就让云声去看着。云声倒是乐意,这可比在坊里干活轻松多了。倒是刘氏不同意,毕竟她可是抄纸好手,张知秋每月里发给她的工钱就不老少。自己挣钱,这腰杆子也挺的更直。给自家爹娘买东西不仅不用再藏着掖着,还能买些先前不敢想的。

如今,她最喜欢的就是穿着新衣裳回娘家,看着嫂子们羡慕嫉妒又不敢露出来的样子。她两个哥哥不是没有想过进造纸坊,却全被她找话推辞了。她自家都是托的阿河六叔的关系,哪里能那么大脸。

刘氏这人向来沉默寡言,但自从进了造纸坊,肉眼可见的开朗了许多。所以云声在权衡了一翻后,让刘氏和阿河依旧留在造纸坊,他自个却是带着大树去了镇上。他原是想带云河去的,又怕村里人说刘氏的闲话,毕竟造纸坊多是男人,这才将儿子也留下来了。

他想着,等再过几年,刘氏过足了瘾,他再带阿河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