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此一时彼一时(1 / 2)

加入书签

平西侯府大的很,几乎占了一条街,云起是从西角门进去的。进去后,他就被安排在一处大院里等着。至于小春,另有人招待他。

吩咐小丫鬟上了茶后,青槐就出去了,说是要先派人去内院请示老太太。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外面才走进来三个人,云起忙站了起来。先看了最后面的青槐一眼,见他点了点头,这才拱手道:“起见过侯爷和大郎君。”

陈彦鸿虚抬了抬手,这方道:“不必多礼。”

“听青槐说你挺能打,找个时间我们比划比划。”陈安之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云起道。

陈彦鸿才坐下,就听到这么不着调的话,有些不悦的道:“你自个整日在外鬼混也就罢了,没得带坏乘风。乘风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举人了,你却连个童生也没考上。”

“爹,你怎么又说起这事来,我早说过了,我就不是读书的料。且上京如我这般家世的,又有几个下场读书的,不过是装装样子。便是四郎,你别听大娘说的好听,他也就比我强那么一些。何况你自己都弃笔从戎了,还想着那‘书香世家’的名声做甚。”陈安之毫不在意的道。

“你...”要不是云起也在,陈彦鸿都恨不得抽他一顿。他是弃笔从戎不假,那还不是被逼的。能安安稳稳的做官,谁愿意去守边疆。不过,这些话却是不能宣之于口。所以他眼不见为净,扭头问云起:“你此次进京可是为着参加今年的春闱?”

“正是。”云起起身答道。

“今春的主考官是翰林院的大学士杜为礼,为人虽有几分迂腐,学问却是有的。此人最擅诗赋,当年就是因为诗文写的好,才被陛下看中,钦点为探花。对了乘风,你的诗赋如何?”陈彦鸿微微笑着问道,瞧着就像一只眯着眼的老狐狸。

云起犹豫了下,这方说了实话:“实不相瞒,起并不擅长写诗。”

“我也最不喜欢写那些劳什子诗。”陈安之在旁边嘟囔道。

陈彦鸿瞄了眼儿子,见他不说话了,这才慢悠悠的道:“我哪里收着好几本杜为礼出的诗集评注,连着他自己写的诗文集子也有,等你走的时候拿回去看看,放在家里也是沾灰。”

云起听了,这方真心实意的站了起来,朝他拱手道:“多谢侯爷。”

陈彦鸿依然笑着的点点头,“一家人,实不必如此客气。可怜我儿没那个福气,难为你一个带着两个孩子。老太太昨与我说,说她做梦梦见两个曾外孙在乡下受苦,所以想着派几个人过去伺候。我听了自是同意,全当全了老人家一片慈心。秀娘在的时候,老太太也最是疼她。齐嬷嬷你也见过,一直跟着老太太,规矩那是顶好的。你若是同意,今你回去我就让他们跟着你回去如何?”

云起听了,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点了点头,这位怕是听说了他要娶新妇。

陈彦鸿见他同意,这才站起来道:“今日府里来了位尊客,老太太实在走不开,你下回再见吧。我也得过去招呼,就不留你吃饭了。安之,替我送送乘风。”

“侯爷自去忙就是。”云起说完跟着站了起来。

到西角门外,云起才出府,就见着齐嬷嬷、青槐、绿竹各背个包袱等在门口。见着他们出来,齐齐躬身行礼道:“见过大郎君和六郎君。”

“行了,以后你们就都跟着乘风了,可别给侯府丢脸。”说完,又记起什么似的让云起等一等,回头跟身后的小厮说了两句。不一会,小厮就抱着两个盒子过来。

“上面那个盒子是我给两个小外甥的见面礼,下面盒子里装的是我爹说的诗集,这是他们三个的身契。行了,我还有事,就不多送你了。等明我闲了,我再去永和坊找你。”陈安之将三张契纸递给云起就扭头要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