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 努力(1 / 2)

加入书签

却说黄家一家子到了路口,一个个上前给大夫瞧过后,又一起站在了章台柳面前。章台柳看过他们先前的户籍地后,指了指旁边的舆图道:“没有画圈的都可以选,你们尽快商量好报给我。”

“这...怎么都是临山的村子?”黄山觑着章台柳的脸色道。这舆图他虽看的不甚明白,但是图上的山型他倒是一眼瞧出来了。他这话一出,老妇人脸色立马变的惨白。

章台柳却是头也不抬的回道:“放心,山匪早就剿干净了。但若是嫌弃地方偏远,咱这却没什么好地方招待你们。”

“白山村,我们选白山村。”老妇人听说山匪剿光了,立马激动的道。

“行。”章台柳点点头,低头又写了起来。不多时,就拿出了一张路引给了黄山,“拿着这张路引就可以到白山村落户,早些去兴许能分到块好田。”

“多谢!”黄山听说还要给他分田,虽不知能分多少,但也足以让他激动的颤抖起来。

黄二郎见章台柳还算客气,走了几步又忍不住退回来问道:“听说还要给我们找活干?”

章台柳边登记边回他道:“嗯,且先去白山村,到那边自会有人接应你们,到时候你问问他们就知道了。”

“哎。”黄二郎高兴的点了点头,只要这消息是真的就行。

“二郎,怎么样?”黄大郎紧张的看着弟弟。

“是真的,咱先去白山村,到时候再打听打听。”黄二郎说着就推起了独轮车。

一家子充满希望,高高兴兴的往白山村去了。整整走了一天一夜他们才到白山村,这还是因着他们专抄近道的缘故。虽说昨个吃了半块粗粮饼,路上还挖了些草根填肚子,但是到白山村的时候,一家子依然饿的直发慌,只精神还算好。

白山村荒芜的很,村子里如今只有四五户人家,就连村正都是新上任的。这村正叫张启,是个落魄的老童生,听闻山里的荒村要招村正,他立马跑县衙去报了名。他原以为这样的偏僻村子,应该没几个人愿意来,谁知道去县衙一瞧,跟他抱着同样想法的不少。

人太多,县衙还准备了一场考试,虽然题目有些怪,但好在他时常替人读县衙出的告示,所以都答了出来,如此就这么走马上任了。他一家子倒是欢喜的很,村正虽不算个甚官,但好歹也管些人,总能吃的上饭。听说还得先试用一阵,他们一家子对逃难的灾民们尤其的热情。这边黄家一家子才到,张家大郎就先迎了上去。见这一家子壮劳力不少,他忙将他爹给喊了出来。

张启接了路引看了看,确定无误后就将黄家原先的院子分给了他们,只田地却是要重新分。上头怕人太多,自然得紧着些,所以黄家这一大家子最后只得了三亩水田一亩旱地。

黄家人对此倒是并无异议,反倒是问起了做工的事。毕竟这地都荒着,可他们的肚子却是等不得。张启瞧了瞧他们家的三个儿子,最小的也有十三岁了,就告诉他们让他们从明就跟着他清理村子附近的河道和水渠,每日包一顿干饭,另每人每天两文钱。末了,他想了想,又说起县里的香香朱颜坊也在招人,让黄花可以去试试。

黄花起初还不愿意,但听说多少人想进却进不去时,又嚷嚷着她一定能进。倒是老妇人问张启她去可能成,却是被否了,只说她年龄太大,朱颜坊要的都是些手脚麻利的娘子。

眼瞧着她一脸失望的样子,张启让大儿子叫来了刘张氏。却原来县里新出了一个香香手工坊,这家作坊专门制作一些头花钗环之类的小物什。跟绣花一样,妇人们可以去作坊拿料子回来做成头花,然后再卖给作坊。当然也可以做些别的,连着一些精致的藤编笼子都收。便是不会做头花也不用担心,交上三文钱就能学到一种头花样式。张氏如今会三种头花,张启便想着让他家娘子教给老妇人一个样式,也能帮着她添补些家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