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 热闹的蹴鞠赛(1 / 2)

加入书签

蹴鞠比赛这一日,城南那是人潮汹涌,但凡没甚事的,这一日都往城南来凑热闹了。来的早又舍得花钱的早早进了场,来的早不舍得花钱的则跑到了河对岸占位置,连着河面上都停着好多船,这些是来的晚又想看比赛又有两个闲钱的,剩下的就只能赶下一回了。

因着时辰未到,大家闲着无事就唠起了磕。今个除了蹴鞠赛,另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县衙专门贴告示的地方新贴出了两张长长的告示,一张是怀念在鼠尾坡中死去的烈士,并言明会在鼠尾坡立烈士碑,每年清明供人祭拜。另一张则是感谢在赈灾中做出贡献的众人,末尾列举了各人姓名。

在那告示下,有老书生读告示,每念到一个名字,旁边的百姓们必然会接一声“好”,引来不少人围观,以至于这事飞快的传到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才众人进入蹴鞠场的时候,就发现大门两边的墙上也贴着两张同样的告示,下面还请了书生专门为大家念告示。不过,这也说的过去,毕竟在其中一个告示中,香香三坊的名字可都在里面。

除了香香三坊,还有一个作坊也颇为显眼,那就是姚氏土肥坊。所以当姚光一马当先,带着家人前往东边的看台时,西边看台上的百姓们忽然爆出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他们从云起那学来的,是表示自己喜爱和认同的意思。

商人自来被人诟病,加上姚光先前还是个纨绔子弟,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礼遇。这一刻,他差点就要哭出来。不过,他还是忍住了。挺直了背,雄赳赳气昂昂的打马往看东边而去。因着他听说云起今个要赐匾,所以特意穿了一身华美的红袍。衣袍被风吹起时,属于年轻人的意气四散而去,入了不少人的眼。

除了姚光,济仁堂和济世堂的大夫们进场的时候,也得到了热烈的掌声。总之,但凡名字在那告示上的,大家又都认得的,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掌声。

云起在角落里瞧着,心里有些乐的想,也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总之县衙是没得银子赏下去的。

辰时末的时候,知物学堂和县学的学生终于也来了,十几岁的少年郎,正是最潇洒的时候,见着满场的人也不带怕的,一个个都挺直身板,站在那里像一棵迎风的小白杨一般。

知物学堂的学生穿的都是白衫,县学的则是青衫,很好辨认。不过到底是年轻,又没怎么训练,打起来那就是菜鸡互啄,在云起看来实在是不怎么好看。

不过,老百姓的反应却相当热烈,呐喊声中夹杂着各种骂声,投入的很。即便比赛完了,大家也没急着走,而是和旁边的人继续讨论。

忽然,南边的高台上“铛铛铛”响了三声,人们尽皆望过去,就见云起从高台上走了下来,后面跟着一排敲锣打鼓的衙役,再在后面就是一些用红布系着的牌匾。

按理,云起该在高台上说几句的,奈何蹴鞠场太大,他扯破喉咙也没法子让大家都听到。所以,在蹴鞠赛比完后,他就领着人亲自去送牌匾。该来的今个都来了,就算是各人所在,他也都提前知道。

他先去的东边,甭管是像姚家这种自愿的,还是像郑家这种被逼着捐钱修水库的,只要确实出了大力的,他也不吝啬,一家子送一块匾。当然,对于这些家里有些底子的,他难免要说上一些场面话。

西边这边就容易多了,这边出银子的少,多是在抗灾中出人出力的,一般都是一族一匾。这还不算,最后所有获得牌匾的,每一家都得派出几个人来,一个在前头骑马,几个在后面抬匾,然后跟进士打马游街一样,随着前面吹拉弹唱的衙役班子再绕着县城的大街走一圈。这事显然很对那几个出钱出得不是很心甘情愿的几家的胃口,各家都争了半天,这才选出了谁在前面骑马。

云起可不管这些,见队伍齐活后,扬手让林忠在前面领路,一行人就这么出了蹴鞠场。坐在西山上的百姓们见了,也跟在了队伍后面出去。外面街上的百姓们听到了乐声,也纷纷出来看热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