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1 章 离开(1 / 2)

加入书签

云起在义阳整整待了九年,这才迎来圣旨,命他去京都长安县做县令。虽然还是个县令,但是却从七品升到了六品,还在京兆府治下,算是高升了。

对此,义阳的老百姓反应最大。他们先前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义阳每天都在肉眼可见的变得更繁华。但眼见着章台柳中了状元、毛尖闻名周边各州,棉花都种到了西疆,他们明府依然没被调走,他们觉得明府许是得罪了皇帝,怕是要在义阳做一辈子的县令了。他们一边为云起无法高升感到愤愤不平,一边又在心里窃喜。私心里,他们自然是希望云起永远待在他们义阳的好,谁知道下个县令来了会怎么样。就连云起,先前也以为自己要在义阳干一辈子。不过,他倒无所谓升不升官就是了。

新县令眼瞧着就要到了,云起也得尽快上任。所以圣旨一到,他就开始加班处理衙门里的事。好在他在义阳经营数年,衙门里的事做起来那是驾轻就熟,很快就忙的差不多了。

倒是他在义阳这边的产业,处理起来有些麻烦。他原是想着让小春继续留在义阳管理香香三坊的,但小春不愿意,说是许文斋既留下做了县丞,自然不能跟着上京,所以他要回来补这个缺。就连候大,也不愿意再管着茶山了,非得跟着他一块上京。云起训了他两个一顿,到底还是同意了。倒是许家一大家子都愿意继续留下,所以玉清山的棉花庄子倒不用操心。

最后,暮婉派了个管事和齐嬷嬷一起管理香香三坊,茶山却是卖给了张槐清。说起张槐清,不得不提一句。在云起推广毛尖种植的时候,这位辞了茶山的管事职位,主动承包了几座适宜种植毛尖的荒山,带着一家子老小上山种茶,如今已是义阳有名的大茶商。听说云起要卖茶山,他主动找上了门来,以三万两的价格买下了云起手中的三座茶园。

云起是在新县令到了第二日走的,除了自家人,谁都不知道,还特地选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出发。谁知道他的马车才走到中街,远处就有几个人影窜了出去。正当护卫们准备拔刀的时候,忽听到有人大喊:“明府要走了,明府要走了。”

云起听了,忙让暗一派人去拦住哪些还在喊话的人。不过已经迟了,很快他们的车队就被从四面蜂拥而来的老百姓给围住了。这些人有的还未来的及梳头,有的连鞋子都没穿,有的衣服都是皱巴巴的,但是手里无一不提着东西。见着云起出来,立马往前挤,嘴里喊着让他收下他们的一点子心意,有的年级大些的瞅着他还流起泪来。

云起肃起脸,再拿眼睛扫了一眼全场,大家立马安静了下来。这是云起的习惯,每到这个时候,就是他要给大家说话的时候。果然,就见他一拱手,一弯腰,这才站直身子,朗声道:“众位乡亲,起何德何能受得大家如此深情厚谊,不过承皇命为大家做了点子事罢了,乡亲们实不必如此感怀。此既去,山高路远,也带不得这许多东西,大家且家去吧。所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日后大家若见着了,再坐下喝一杯绿酒吧。”说完,他就扭身上了马车。

听了云起的话,大家伙下意识的往后退,马车终于再次跑了起来。

云起松了口气,一抬头就见暮婉正眉眼含笑的看着自己,脸忍不住有些红,忙别过了脸去。却原来他才上马车的时候,不知怎的就觉得喉咙哽咽,眼泪使劲的往外涌,他怕暮婉瞧见了笑他,也不敢用手擦,就这么低着头忍着,谁知还是被她发现了。正想着要不要破罐子破摔、擦擦眼睛的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了掌声。起初还只是断断续续的,到后来忽的就汇到了一处,响如爆竹。

云起听了猛的仰起头,闭上了眼睛,还使劲的吸了吸鼻子,才没让自己哭成个大花脸。

这一次暮婉倒是没有笑他,而是掀开了车帘的一角,就见着路两边站满了赶来的老百姓,大家伙拼命的鼓着掌。马车一直前行,那掌声也一直未停,路边上的百姓也未见少,却是街头巷尾都是人。她听苏叶说过,这鼓掌还是云起带起来的,是认可和赞同。看了一会,她这才放下帘子,定定的看着云起道:“你做的确是很不错。”

云起闻言,立马抬起头,眼睛红的看着她,瞧着有些惊讶。

暮婉叹了口气,朝他招了招手,“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