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破浪时节(1 / 2)

加入书签

2021年11月1日。

早晨的阳光又是暖暖地从窗帘缝隙探进头来,有时候会小小地刺一下眼,让人分不清这时候到底是刚刚天明不久,还是早已过了吃早餐的时间。

“妙妙你看,我把纸条这样转了半圈再粘起来。”爸爸坐在床边,为懒懒不肯起床的程妙心讲述着科学知识,“这个,就叫做莫比乌斯环。是我们以三维世界视角设计的一种连续的二维世界。”

“这个形状有什么特别的吗?”

“有啊,你可以试着在上面开赛车,开呀.……开呀……”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拿出了一辆小车,让程妙心在莫比乌斯环上比划车开车,开呀,开呀,仿佛一直开不到尽头。

突然房子剧烈地抖动起来。

“不好,地震!”

爸爸抱起程妙心,把她放在了一处墙角。程妙心蜷缩着,睁着惊恐地眼睛显得不知所措。

“别怕,有爸爸在!”此时爸爸好像拥有无比的力量,双手把床抬了起来,然后拖到床边,架到了自己的背上,在墙角形成了一个安全三角形。

随着地震不断地继续着,房子也渐渐垮塌了,数不清的砖块、石块跌落下来。砸坏了墙,砸碎了床,还不依不饶地砸向爸爸。

爸爸的肩膀、手臂甚至脸上,都流出血来,但还是紧咬着牙,奋力保护着程妙心。

石头还是不断地落下,发出咚咚咚的声响。

“爸爸!”

程妙心惊醒了过来。

“咚咚咚”的,却是敲门的声响。

“程妙心!”程可在门外喊着,“虽然今天请了假,但你真能睡。科技节决赛你也要迟到吗。”

决赛当然是不能迟到的,来不及梦境里彻底回过神,一件件需要立刻去做的事情已经扑进了程妙心的脑中。

刷牙,洗脸,换衣服,估计又会有直播,所以必须带一件特别的衣服。

辗转着终于又来到星岸智慧广场,在形似保镖的工作人员一路护送下,兄妹两人才从媒体记者的包围中顺利进入挂着“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节总决赛”条幅的主赛场。

决赛的主赛场是一个类似演讲厅的扇形下沉式无立柱大厅,看上去能够容纳好几百人。

但是在主席台的区域,不是开会的桌椅或者发言台,而是一块巨大的屏幕。

几个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节支架,使屏幕竖立起来。

“高三点五米,宽五点五米。”程可根据工作人员的身材比例估计着,“今天要在这里演示作品。”

“牛奶与巧克力,请跟我来。”工作人员小姐姐唤着两人,把他们带到了靠前排的参赛选手座位上。

“程可,程妙心。”那是叶嘉良,没有起身,只是坐着随意地叫了一下他们的名字。

“叶嘉良,你也晋级了?”程妙心惊讶道。

叶嘉良身旁的其他队员不高兴了:“我们可是区决赛的冠军队伍!按照成绩,今天也是十个队伍里排在倒数第二个也就是在你们之前展示作品的!”

“程可,你都不看决赛队伍名单的吗?”

“我……很忙,”程可慢慢转向程妙心,“我以为你会看的。”

程妙心默契地笑了:“我也以为你会看的。”

这时一位帅气的主持人开始宣讲决赛的比赛规程,兄妹两人赶紧入座。

“今天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节创意编程决赛,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支队伍在各自的比赛房间进行开发,时间为四个小时。

“在第二阶段,十支队伍依次在这个房间的显示屏上进行展示,展示包括十分钟作品讲解,十分钟模拟试玩。

“下面,我们有请本次大赛的首席评审委员,霍弘文霍老师来宣布今天的比赛主题。”

霍弘文走上台接过话筒,慢慢地扫视了一下十支队伍的47名选手,伴随着微笑,视线最后落在了程可和程妙心身上。

“经过了残酷比赛脱颖而出的选手们,大家好。

“半天的时间进行编程竞赛是很困难的。其实在资格赛和各区决赛时,大家也应该已经感受到,我们对创意与开放的思维更为看中,甚至远超过编程开发,所以今天的创意编程主题也时对大家创意的进一步考验。

“今天的主题就是——扫雷。

此时下面逐渐泛起讨论的声音。

“扫雷,它的规则极其简单,大家都很熟悉,所以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设计主题。”霍弘文继续道,“下面,请选手们依次经过主席台,熟悉一下这块将会展示你们作品的大型触摸屏,然后去到自己的比赛房间。”

选手们都站起身来,依次走过主席台,不时有人跳一下比划着自己能摸到的屏幕高度位置,或是测试着触摸屏的压力与电容触感。

程可也摸了几下屏幕,还到屏幕后方用手机闪光灯照着仔细观察了一遍。

在熟悉的比赛房间内,两人锁好手机和随身背包,这次是程可抢先拿起了比赛任务书:“找到了,这里有屏幕参数,电容屏,分辨率,感应强度设置方法……”

“哥,这次又要先想一下别的队伍会怎么做么?”

“我早已经有想法了。而且他们今天都没有留意一个地方,所以不会和我的设计重复。”程可完全不同于上一次的小心翼翼,“但是今天你会很辛苦的。”

“还是要画一堆素材吧。”

“不止,上一次我们是无声版的游戏,这次要现场演示,必须有音效,我要用你的音乐天赋。”程可似乎又想到什么:“今天你带的另一套衣服是什么样的?”

……

四个小时很快就过去,程可上传了程序,程妙心也换好了衣服并用一件小风衣罩住,两人相视笑了笑:“出发,我们的表演时刻。”

同样是由一个小姐姐领着,两人回到主赛场。此时场内已经是挤满了人,前两排的评委席,三到十排的选手席,更后方坐的是各支队伍的支持者们。大量的媒体记者也被放了进来,各式拍摄设备长枪短炮地拥挤在评委席的两侧。

程可和程妙心刚坐到座位,就听到身后响亮的声音:“牛奶与巧克力!程妙心!程妙心!”

两人回头望去,竟然都是同班的同学,原来已经到了临近晚饭的时刻,大家一放学就赶来为两人加油。

这让程妙心激动不已,也向着他们大声地招呼。

而程可的注意力都在主席台上,这时已经有队伍准备上台展示作品。

第一个作品是左右两方的对战,每一次探路都只能打开很小的范围,然后可以向对方未被打开的范围埋设一枚地雷,直到有一方无处埋雷或者踩雷身亡。

另一个作品修改了雷区的形状,以六边形的雷区配合上多种道具来提升内容丰富度。

每支队伍都动足了脑筋,但是都逃不开触摸屏3.5米的高度问题,要么采用了辅助设备例如掌上迷你鼠标来实现全屏幕操作,要么只在1点8到2米的高度内进行表现。

终于轮到了叶嘉良的队伍,他们的作品叫做《抢雷》,也只能在两米的高度范围内游戏。

每一位队员都在手上戴了识别设备,在按动触摸屏时可以识别出操作人。五名队员依次按动屏幕,可以进行一次探路和一次标记地雷。最终要比谁正确标记的地雷最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