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以【和声】之名!(2 / 2)

加入书签

    每一次她听完后,都甚至怀疑陈秋是不是一个外星人,或者一位几百岁的老者。

    否则陈秋怎么可能带着乐团演奏出如此有哲理性质的乐章。

    贝七第二乐章,他所体现的不是乐观、有朝气的舞蹈形象,而是送葬的行列。

    这是贝多芬对死和厄运的思考,这也是第七交响曲中最迷人的乐章。

    在这部交响曲的首次演出中,这个乐章就被听众要求重演。

    要知道,绝大多数受人欢迎的作品,都是一些相对而言较快的作品。

    那些相对而言较慢的作品,特别是对于那些慢板乐章来说,能够被人要求重演,这几乎是最高荣誉。

    那么这一次,陈秋将会如何去演奏呢?

    因此,她看向陈秋,等待着陈秋给众人的第二次震撼。

    一次不同于之前明显轻快活跃舞蹈的,一次带有忧愁悲伤痛苦迟疑情绪的,第二次震撼!

    在她的视线之下,陈秋稍微吐出一口气,将自己面前的乐谱翻页而过。

    贝七第二乐章啊。

    陈秋闭上眼睛,思考着音乐的表达。

    这和命运交响曲类似,是一首有很多很多优秀版本的乐章。

    并且这一首乐章同样被用在很多的电影配乐之中。

    《国王的演讲》《X战警》《神秘代码》《西部世界》《坠入》等……

    他与第一乐章不同,他象征的并不是生机,而是死亡。

    然而在这死亡之中,心脏所代表的音乐脉搏,依旧需要在乐团的低音声部缓缓跳动。

    因此,陈秋将他的视线看向芮佳。

    虽然芮佳并不是主奏部分,甚至整个低音声部相比较乐团而言,都不是那么的显眼。

    但是,他们却是这第二乐章的灵魂所在。

    他们是在给乐团增色的。

    如果没有他们低音的存在,那么整个乐团将会死气沉沉,一点力量都没有,彻底步入毁灭之中。

    那么,芮佳她能担当起整个低音声部的重任,支撑起整个乐团吗?

    陈秋看向芮佳,而芮佳的视线也在这个时候看向陈秋。

    她很明显没有想到陈秋居然会在演出开始之前盯着自己看,一时间有点慌神,思考自己是不是第一乐章做错了什么东西,让陈秋不满了。

    不过很快,她便安下心来。

    陈秋的视线之中没有任何的指责以及批评,他就只是用平静的眼神递给她一个询问。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芮佳知道,陈秋是在问她能不能将乐团支撑起。

    作为一名刚刚大二的新人,从之前大四的学长手中越过大三,接过低音提琴声部首席的重任,芮佳其实还是有点心虚的。

    毕竟还有一两位大三的学长在那边。

    不过知道这个是那位胖胖的原首席的提议,低音提琴组讨论,再加上陈秋等人的支持后,芮佳这才稍微放下一点心来,不再担心自己这个算不算夺权篡位,名不正言不顺之类的事情。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身为一位大二学妹就莫名其妙加入首席组,为了不被其他首席给比下去,特别是秦弦他们。

    这也就是芮佳更加压缩自己的时间,帮助低音声部重建,推动低音声部大一新生尽快跟上乐团的主要原因。

    和秦弦他们不同。

    秦弦他们声部的大一新生基本上都是放给赵梓潼去管,让赵梓潼作为指挥助理去调整,他们主要负责大二大三乃至于部分大四老生的演出。

    芮佳则是会演出结束后,跟着赵梓潼一起,带着低音声部的新生去练习。

    偶尔也会帮助一些其他乐器的人,从低音方向去考虑,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乐团。

    这也让她很快在大一新生之中有了一点点的声望。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她更像是一位虽然小巧,但是很让人安心的小学姐,而并非是乐团首席。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芮佳除了担任低音提琴首席外,她算是支撑起大一新生的精神领袖。

    而作为精神领袖的芮佳,看到陈秋递过来的眼神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后,便对着陈秋用力点头,没有任何犹豫。

    她一直在乐团里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就是为了这一刻。

    就是为了能够让陈秋等人,放心地将乐团低音声部交给自己。

    之前第一乐章的时候,最为核心的部分交给了秦弦那些大佬,自己只是和平常一样,作为低音补充着一些细节。

    现在自己要成为核心了,要成为支撑起乐团灵魂的人物了。

    自己,必然不会放弃!

    看着芮佳逐渐燃烧起来的眼神,陈秋不由得轻轻一笑,将视线收回。

    既然芮佳没有问题,那么自己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就从现在开始吧。

    陈秋的手臂抬起,将手中的指挥棒举高。

    飒……

    原本还略微有些嘈杂的音乐厅,在此刻便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声音。

    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

    所有人都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着演出的开始。

    陈秋的视线与乐团中所有人相互接触,与他们碰撞后,嘴角不由得略微扬起,将手中的指挥棒略微落下。

    第二乐章,a小调,小快板。

    虽然标记为小快板,但是速度绝对算不上快板的一个乐章。

    而这样的乐章开头,则是木管与圆号的齐鸣。

    陈秋的手指落下,他的视线与远处的苏玥相互接触。

    苏玥目光平静,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将手中的单簧管拿起,缓缓吹响。

    柔和且平静的旋律在她的带领之下,从乐团之中缓缓走出。

    铺垫出整体的情绪。

    而在这情绪之下,陈秋的手中指挥棒轻微颤抖。

    中提琴作为主奏乐器,在低音提琴以及大提琴的衬托下,将音乐声构响。

    芮佳在此刻的目光变得锐利。

    她与乐团内所有的低音提琴视线相互接触,略微点头后,将自己手中的琴弦给拉动。

    嗡。

    嗡。

    嗡。

    低音提琴的声音并不明显,就这么平静地隐藏在音乐之下。

    在舞台上,吴明带领的中提琴,以及赵锡所带领的第二小提琴开始进行对位演出。

    他们将音乐之中表达相互碰撞,交错,对立,融合。

    将之前苏玥所带领木管声部所演奏出的那股悲伤推动。

    将音乐的情绪一步一步地向着死亡推进。

    就如同葬礼那天,一步一步向着墓地走去的步伐。

    音乐之中的情绪似乎愈发痛苦,悲伤。

    中提琴与大提琴交织,与第二小提琴交织。

    虽然你不说,没有人知道这个是中提琴,但是中提琴的存在感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他们的声音在乐团之中如同男中音一般,沉稳地推动着音乐的前进。

    他们是礼兵,是葬礼的护卫队。

    他们在护送着葬礼的前进。

    似乎一切都在步入终焉。

    然而……

    在他们的音乐之后,芮佳将她的脑袋抬起,注视着面前的众人,格外坚毅地将手中大提琴拉动。

    她是最后的壁垒,是第二乐章之中不断跳动的心脏。

    是维持这一首关于生死的作品中,作为生命的,最后底线。

    她是这一首作品的高光。

    即便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并不会注意低音提琴的存在,就和流行乐队里的贝斯一样。

    但是,缺了她,以及她身后的低音提琴们,音乐将会彻底生死失衡。

    所以!

    芮佳手中的粗壮琴弦颤抖,带来低沉的活力,铺在乐团之下。

    以,【和声】之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