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秦弦的【和声】华彩(2 / 2)

加入书签

    他从来没有见过有这样气势的学生乐团。

    明明所有人脸上的稚气都还没有消散,可是他们的身上却有着如同职业交响乐团一般的锐气。

    这个就是海音的学生乐团吗?

    主持人站在后台,看着和声交响乐团的众人不住发呆。

    他的大脑甚至有一些宕机。

    面对呆立在原地不动的主持人,陈秋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演出服,看向身边的秦弦,对着他笑着道。

    “走吧,秦首席。”

    “好的,陈指挥!”

    两人相互碰拳,没有任何犹豫地从后台的黑暗中走出,一前一后站在了舞台的阳光之下。

    哗!

    舞台下的掌声轰然响起。

    相比较之前欢迎乐团的掌声要更为响亮。

    陈秋和秦弦两人站在舞台中央,同时对着舞台下鞠躬。

    他们的视线在舞台下扫过,发现了很多的熟人。

    他们乐团里的那些因为乐曲编制原因,而没有上场的众人,此时此刻几乎全部都在台下,对着他们用力挥手鼓掌。

    还有远处评委席的那些评委,也是同样在给他们鼓掌。

    陈秋甚至还注意到在评委团那边的一位显眼包在站起来对着他用力挥手。

    看着他那略显飘逸的头发,陈秋立刻意识到那人是王海,一时间不由得尴尬地笑了起来。

    还好王海距离他足够远,否则就他那个鼓掌动作,再加上他跟自己之间的关系,陈秋真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不过……

    陈秋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虽然有些尴尬,但是王海的心意是好的。

    既然如此,那么就准备开始吧。

    陈秋的视线与秦弦接触后,转头看向乐团,对着双簧管乐府开口道。

    “oboe,432hz标准音A!”

    嗡!

    双簧管的声音立刻响起。

    相比较之前440hz标准音的明亮,432hz的标准音就显得略微温和了一些。

    如果说440hz的标准音是饱满的圆弧,充斥着完美主义的光芒。

    那么432hz的标准音,则是波动的线条,他比440hz暗淡,但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心情平静。

    坐在远处的诸位指挥家在听到陈秋让乐团主动演奏432hz的标准音之时,略显认同地点了点头。

    440hz的采用是随着时代进行的。

    而真正采用440hz的标准音,是于195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下标准音高。

    在此之前,绝大多数音乐家都是使用较为低频的声音来体现音乐。

    这也就是陈秋选择432hz的主要原因。

    这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不怎么起眼,甚至432hz的演奏与440hz的演奏都没有错误,仅仅只是两个不同的选择方向。

    但是能注意到这个细节,足以证明陈秋对作品有着自己的思考,并非一成不变。

    因此在演出还没有开始之前,在场的诸位评委便已经对陈秋提高了一点他们的评价。

    他们已经开始期待陈秋的演奏了。

    在众人的视线之下,乐团的声音调整完毕。

    陈秋也与边上的秦弦交换了一下眼神,确定在场所有人都已经做好准备后,陈秋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手,以一个格外轻快的方式,用力挥下。

    嗡!

    乐团的声音在此刻轻松响起。

    一股和之前乐团不同,如同暖黄色的柔美音色,从乐团之中飘逸而出,带来生机与活力。

    陈秋的手,也在半空中轻微划动,带动音乐的流淌。

    优雅,平静,自然。

    明明此时此刻他站着的地方是海城音乐学院音乐厅,可是他身上的这股气质,却让人以为自己现在已经来到了某间带有皇宫贵族的小音乐厅之中,欣赏着这位来自于海城的年轻音乐家的音乐演出。

    举手投足之中,都充满着艺术感以及音乐感。

    这也让音乐的氛围,在音乐响起的这一瞬间,便立刻溢满整个音乐厅。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216》,或者叫做《斯特拉斯堡(Straburg)协奏曲》,作于1775年9月12日。

    此曲与第三号,都受法国小提琴音乐影响,第二乐章慢板来自加瓦尼亚斯与亚力山大·格南的法国色彩的影响。

    这首协奏曲和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最美丽的。

    此时此刻从乐团之中所流淌出来的音色,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法兰西血统与德意志血统的融合,两者逐渐交融,共同汇聚成众人面前的这一首莫扎特G大调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

    而这第一乐章,快板乐章,更是说明这一点。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略微颤抖,而另外一只手则是平稳地将音乐托起,向上攀升。

    乐团的强弱对比所产生的张力在此刻逐渐呈现。

    这也来到了陈秋他所擅长的方向。

    既然音乐的色彩就只有这么一点点,普通的指挥家也能将音乐的色彩梳理干净,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大。

    那么,自己就去玩音乐的张力。

    去控制着音乐张力的变化,将音乐的情绪变得更具感染力。

    这就是陈秋的音乐。

    在他的手指之下,音乐之中的情绪逐渐升腾。

    音乐的色彩如同古典绘画油墨一般,平铺在乐团之上。

    明暗之间的对比犹如莫奈的绘画一般,清晰可见。

    他的音乐似乎即将脱离控制,向着令人难以预料的地方奔跑前进,可是却又能被及时地拉扯回来。

    音乐之中的情绪在这样的拉扯之中逐渐升腾,平铺在舞台之上,逐渐笼罩着乐团的全体。

    而在这时,陈秋一边指挥着乐团里的其他人,一边用视线与赵锡接触,赵锡瞬间明悟。

    秦弦的演出要开始了。

    协奏曲的部分要开始了。

    既然如此,作为乐团目前的小提琴首席,他要开始引导乐团推进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后,控制着他的音乐,带领着乐团第一小提琴部分的众人将音乐开始推进。

    并且让自己的音乐与乐团之中众人的音乐融合,交错。

    一股若有若无的【和声】感觉,从舞台上开始升腾。

    听着由赵锡带领出来的【和声】感,陈秋略显惊奇,不由得轻笑一声。

    他原本以为这样的声音需要秦弦以及苏玥两个人都到场才能演奏。

    可是谁能想到,苏玥没有来,秦弦在前面等待,这样的音色就已经开始有点升腾了。

    而在赵锡带领出这样的音色出来后,站在赵锡身后的芮佳似乎也明悟了什么一般,开始将自己的音乐穿插入乐团之中,加入由赵锡带领的【和声】。

    虽然不起眼,可是低音声部作为乐团最为稳定的基地,她的音色出来后,立刻将原本略微有些漂浮的【和声】感,给拉扯起来,变得充盈。

    随着她的拉扯与铺路。

    双簧管与圆号便极为顺利地接受了赵锡的引导,开始将音乐融合在一起。

    舞台上的音乐开始铺路,将舞台搭建的更为宽敞。

    虽然他们的乐器不多,虽然音色之间也没有特别多的变化,整体的色彩可供调整的地方不够充足,一切都还是协奏曲早期的感觉,甚至还有一点室内乐的模样。

    但是此时此刻,在陈秋的指挥,赵锡的引导,芮佳的铺垫,众人的衔接之下。

    音乐之中的一切都已经彻底完成。

    那么,秦弦会怎么做呢?

    舞台上的众人看向秦弦的背影。

    舞台下的众人,则是盯着秦弦的小提琴。

    只有陈秋一人,只是认真地指挥着乐团众人将音乐铺垫,给秦弦让出空间,顺带拉扯一下音乐的情绪,一点多余的视线都没有给秦弦。

    因为他知道,秦弦并不需要他的视线。

    在之前准备的时候,秦弦就已经说过,他想要表现的更好。

    只要秦弦下定决心的事情,他从来不会让任何人失望。

    因此,陈秋相信秦弦。

    相信他能在这个已经搭建起来的舞台上,展现出独一无二,只属于海音,不,海城·和声交响乐团的【和声】之美!

    因此……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轻微上提,将音乐的情绪往上猛地一推。

    在众人的视线之下,秦弦手中的琴弓尖端,已经抵在了琴弦之上。

    伴随着陈秋手中指挥棒的抬起,他一个尖锐的推弓。

    音乐声,在此刻……

    轰然响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