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至汴京(1 / 2)

加入书签

第102章  至汴京

    “那和变法失败有什么关系?”顾廷烨不解道。

    “大宋建国近百年了,所谓的积弊,都是建国就存在的,只是那时候并不严重,到现在已经积重难返了。而新政从准备到实行,才花了多少时间?新政没有丝毫根基,宛如空中楼阁,失败也很正常。”李安说道。

    很多人说宋朝皇帝太过软弱,几代皇帝想变法,却不够强硬,参与变法的基本都没有好下场。

    这么说有些有失偏颇了,宋朝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冗问题。

    虽说官家前几年恢复韩大相公相位,很多人都觉得官家有意变法。

    当时压力太大,确实可以停止新政,但是把变法的人都贬了,有些太过了。

    李安站在甲板上,看着人流拥挤的汴京码头,露出了兴奋之色。

    皇帝想要变法改革,官员就出来反对,皇帝顶不住压力,就把变法的人贬出去,已经形成模版了。

    但偏偏提起宋朝,给人的印象就是孱弱无能。

    “见过父亲,刘学政。”

    在官场只有处事圆滑,才是长久之道。

    “呵呵,盛大人有个好儿子啊。”

    “子谦的意思是,只要徐徐图之,变法就能成功?”顾廷烨问道。

    顾廷烨看着两人下去,疑惑道。

    在船上憋了这么多天,人都快疯了。

    “还有这回事?那我可要好好见识一下,说实话前些日子来,真没好好逛过汴京。”盛长柏笑道。

    盛长柏阻止李安说下去,并不是像盛纮想的那样是圆滑,而是谨慎。

    虽说这里只有他们三个,也能相互信任,但是这种话题还是少谈为妙。

    加上如今官家因为立储和朝臣正斗,这种事情持续个几年都正常。

    “走吧,上面风大,咱们下去吧。”盛长柏说道。

    提起历史上最差劲的朝代,估计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宋朝。

    皇帝要是真强硬支持,弄不好都要灭国了。

    刘学文虽然在汴京没有宅子,却也提前派下人来汴京租了宅子。

    “好了。”

    比起刘学文来,他认识李安更早。

    喊话的是那个孩童,见顾廷烨看了过来,面带喜色的挥着手。

    这样一来,反对阻力自然大。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些官员就是既得利益者,而恰恰这些既得利益者都掌握着权利。所谓的变法改革,损害的都是这些掌握权利的人的利益,他们能不反对么?

    加上新政太过仓促,那些人抓到一点问题,就大加弹劾。

    当然了这些话属于大逆不道,李安只能心里想想。

    “仲怀,甲班上风大,咱们还是回船舱吧。”盛长柏开口道。

    四月初五从扬州出发,一直到十九日这天中午,才远远的看到汴京码头。

    这样对那些官员妥协的太彻底了,也让皇权的权威大减。

    “则诚兄放心,我明白的。”李安说道。

    “见过老师,盛大人。”

    “呵呵,刘学政咱们去手谈一局如何?”盛纮笑道。

    三人寻声望去,看到远远的有个中年妇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正在看向这边。

    汴京作为大宋国都十分繁华,码头附近数十艘船等待靠岸,排了近办个时辰的队伍,才轮到李安他们乘坐的船。

    之前在扬州盛纮也看过李安的文章,心里都有些后悔。

    “哈哈,汴京就没有我不熟的地方,回头肯定带你们好好逛逛。”顾廷烨笑道。

    此刻盛纮颇有种吾儿类我的感叹。

    “是。”三人连忙应道。

    盛长柏打断了两人的话,说道:“子谦,仲怀。我知道你们胸有大志,不过这种话题牵扯太多,尽量少谈为好。我们私底下聊聊没关系,像刚刚幸好上来的是我父亲和刘大人,若是别人听了传扬出去,对我们很不利。”

    后面的皇帝反正遇到事了,就妥协,都妥协习惯了。

一一四.四一.八四.二二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