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变法的本质(1 / 2)

加入书签

海文仁闻言更加失望了。

    新政推行不过两年就失败了,要是从提出时间开始算,加上前期准备,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五年。

    新政实行太过仓促,他自然知道。

    李安也察觉到了海文仁的失望之色,解释道:“海学士,我说的着急,不是指的实行过于仓促。当然了,实行仓促也是存在的。但是即便准备充分,最终还是会失败的。”

    “子谦,那军队应该不在分饼范畴吧?”一旁的苏辙忍不住问道。

    如此庞大的收入,用在养军队上就要花费六七成。

    李安摇了摇头,说道:“这是目的,并不是本质。

    海文仁心中一振,沉思许久,苦涩道:“老夫一大把年纪了,还没你看的透彻。”

    若是别的革新派听到李安这么说,肯定会十分不快。

    “海学士谬赞了,学生说的这些不过纸上谈兵,当不得真。”李安谦虚道。

    天下权贵吃的多了,朝廷和百姓吃的就少,所以弊端丛生,国家积弱,百姓穷困。

    海文仁一愣,笑道:“这说的应该说的是长平之战的赵括吧?不过子谦言之有物,岂是赵括可比。”

    这就好比天下大乱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投资那些争霸天下的诸侯一样。

    更何况,普通百姓没有丝毫话语权,即便支持又能怎么样?”

    但是大宋朝廷的收入,也是历史上所有朝代中最高的。

    也有可能二者皆有。

    李安这才想起纸上谈兵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战国时期,但是那时候没有成语这个说法,一直到清朝才有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但是正如李安所说,太贪了。

    就说土地兼并吧,那些明君难道不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么?

    但是他们在位期间,土地兼并依然存在。

    只是这种情况会慢很多罢了。

    古代王朝更迭,都是因为财富资源往少数人手里流去,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

    李安微微摇摇头,“军队最大的弊端在于冗兵,大宋养了百万大军,国库的钱粮,有六七成都用在了军队上,让朝廷财力不堪重负。而这些钱难道都用到了实处么?”

    海文仁面露沉思,许久开口道:“你继续说。”

    而权贵富户直接或者间接的掌控权柄,而他们又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把到嘴的饼分出去。

    在我看来,改革就是分饼,天下财富资源就好像一张大饼。

    李安也想过这个问题,后来想到了两个可能。

    第二个可能则是守旧派知道改革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即便改革的刀子还没对他们砍下,他们就开始反对了。

    李安直接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

    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甚至就连平民百姓都不支持,因为他们不懂那些大道理,只看自己有没有获得实际好处。

    确实,大宋实行的是募兵制,需要给将士发放军饷。

    虽然知道不可能,不过海文仁还是问道:“你所说的画一张更大的大饼,指的是什么?”

    即便是秦皇汉武来了,也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